
5月19日,塞爾維亞魯班工坊揭幕儀式暨“風雅·宋宴”美食文化展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活動在為到場中塞兩國代表展示中國美食的同時,也揭開了中國為塞爾維亞提供優質烹飪職業教育資源的序幕。
“風雅·宋宴”美食文化展由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廚藝學院師生團隊設計制作并傾情呈現,展出菜肴以中國宋代美食為原型,從《夢粱錄》《武林舊事》《山家清供》等宋代文獻中汲取靈感,充分融合了現代中式烹飪的創新理念和技法。

比如“黃精燉豬蹄”,是典型的中國藥膳,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的功效。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健康與科學學院院長伊戈爾·德米特里耶夫對這道菜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表示他們正在研究飲食與健康,希望能有機會學習中國藥材在烹飪中的運用。
“品味杭州,千年宋韻,是我們設計這次美食文化展的出發點。所以我們在臺面設計上,以西湖美景為背景,專門設計了蘇東坡面塑形象。在冷碟、熱菜和點心等設計上,展示了武林魚丸、叫花雞、錢塘八寶菜、定勝糕等宋菜宋點,還有莼菜珍珠湯、油燜香菇、黃精燉豬蹄等浙江‘百縣千碗菜肴,以及香蕉魚夾、酒釀紅油蝦等國宴菜,以此展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中國金曉陽廚藝傳承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廚藝學院院長金曉陽說。

“參與這次美食文化展示活動的師生,擁有高超的烹飪技術和創作水準。這支師生團隊曾經參與G20杭州峰會的國宴菜肴設計,同時,他們也是即將在杭州召開的第十九屆亞運會的餐飲研發團隊的主力軍。”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校長杜蘭曉說,“相信憑借‘美食,可以打破語言束縛、擺脫距離限制,真正推動中塞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
除了菜肴,現場還展示了宋代點茶技藝,宋朝被稱為中國“茶文化”的巔峰,點茶最為日常也最為風雅。身著漢服的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茶文化專業學生正在表演調膏畫。旅游和青年部部長助理伊萬娜·安東尼耶維奇嘗試體驗,她說,塞爾維亞的民眾對中國茶文化越來越感興趣,今天的展會讓她發現了中國茶優雅又有趣的一面。

活動當天,“魯班工坊·中塞旅游學院”正式落地貝爾格萊德。浙江旅游職業學院作為項目牽頭單位,攜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杭州飲服集團和塞爾維亞瀧鼎昇酒店三家共建單位,共同為魯班工坊揭幕。
據杜蘭曉介紹,“魯班工坊”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的知名品牌項目。“魯班工坊·中塞旅游學院”的建設初衷就是向塞爾維亞輸送中國的烹飪技藝。

未來,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將派出技能卓越的師生團隊,面向兩類人群進行中式烹飪培訓:一類是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塞方學生。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將開設“中文+烹飪”的選修課程,推行配套課程標準,學生完成初級課程后,可以到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習進階課程,并選擇優秀的中式餐飲企業實習。二類是以職業培訓為主的塞方中餐館從業人員。培訓課程從中式菜肴研發、制作和餐飲服務三個角度出發,將全面提升塞爾維亞中餐館的經營品質。
作為由文化和旅游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旅游高職院校,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率先于2019年與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共建中塞旅游學院,從此搭建了兩國旅游文化傳播的橋梁。2022年,雙方聯合兩國具有影響力的中餐企業,共同成功申報中國首批“魯班工坊”建設項目,旨在依托“大國工匠”精神,把中國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通過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方式進行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