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樂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一世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夏洛特·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顒印榱吮硎緡鯇ζ涑济竦亩鞯?,在這兩天的活動中,慕尼黑的四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示助興。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參賽的官兵請求國王用新娘特蕾澤的名字來命名這個草坪,從那時起這個草坪就叫“特蕾澤”草地。由于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自此以后就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后來也稱為慕尼黑啤酒節。
十九世紀末,十月節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世界知名的民俗節日。十月節的時間也逐漸延長,并且改到了陽光明媚、天氣相對暖和的九月。1880年起,市政府頒發了十月節上銷售啤酒的許可, 1881年第一家啤酒釀造商落戶十月節。是夜,400余家攤位燈火通明,照亮了整個夜空。為了增加座位,并加入樂隊演奏,啤酒商們將小型啤酒屋改建成了大型啤酒帳篷,越來越多的馬戲團和游樂場經營商前來為啤酒節助興。1910年是啤酒節100周歲的華誕,當年人們總共喝掉了120萬升啤酒。當時最大的啤酒帳篷同時接待了一萬兩千多人。
1950年,慕尼黑市長托馬斯·維門爾用木槌敲開第一罐新釀啤酒桶,宣布啤酒節開幕,從此這種特別的開幕方式成為了啤酒節的傳統。
慕尼黑啤酒節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與英國倫敦啤酒節、美國丹佛啤酒節并稱世界最具盛名的三大啤酒節。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舉行,持續兩周,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止,每年大約有六百萬人參與其中。
每年啤酒節的第一個周日,來自全德國各個州的人們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演奏音樂,浩浩蕩蕩地穿過慕尼黑市中心,最后來到啤酒節的現場Theresienwiese,巴伐利亞方言意為“牧場”。人們駕著鮮花裝扮的古典馬車,把自己打扮成古代衣著考究的貴族公爵、身披綾羅綢緞的王妃貴婦、阿爾卑斯山下的牧童、萊茵河畔的磨坊主、科隆教堂的修女、北德普魯士的老翁,也有不少人穿著農民過節穿的衣服。參加的人覆蓋全年齡層,有家庭婦女、學生,甚至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有。

為了招徠世界各國的客人和朋友,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棚,德語稱為“Bierzelten”,比一般的帳篷裝修更大也更豪華。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帳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臺,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七千多個座位。
每一個啤酒棚一般都只提供一個釀酒廠的啤酒。為了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每個啤酒廠都把自己的啤酒棚修建得富有特色而舒適氣派。啤酒棚外部的裝修標新立異,但內部大多都是一個格局,長條木桌椅排排擺開,會場中心是被鮮花和燈光裝扮一新的高高的表演舞臺,棚頂裝飾著巨幅的綢緞和編織的花環,有的啤酒棚還設有二樓,樓上便是“雅座”,各帳篷里都有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
大會組織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鮮的節目或游樂項目,例如聘請外國的藝術團體演出,還有馬戲表演、魔術表演、旋轉木馬等。此外,其間也會舉辦許多展覽會,如現代電器展覽、優良小麥展覽等。各具特色的小店把整個游樂場裝點得生動活潑,游客可在這里買到紀念品和巴伐利亞的特色小點心。


2013年9月6日至21日,慕尼黑啤酒節亮相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這是德國慕尼黑啤酒節首次在北京給予官方授權的節慶活動。
2015年5月22日至6月7日,首屆“慕尼黑啤酒節——成都之旅”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這是慕尼黑啤酒節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首次嘗試。活動獲得了德國慕尼黑市慕尼黑啤酒節組委會官方境外授權,以“成都的慕尼黑,世界的狂歡節”為主題,為30萬游客展現慕尼黑啤酒節原汁原味的巴伐利亞民族特色。
博若萊是法國著名的紅葡萄酒產區之一,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地區,它位于勃艮第的南端,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整個博若萊地區只種植一種葡萄——佳美。每年的11月份,博若萊新酒從博若萊39個小村莊同時奔向世界各地。

博若萊新酒節最早可追溯到風行于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酒神節。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博若萊新酒在全球統一開瓶。這一天,無論是巴黎、倫敦、紐約還是東京、臺北、新加坡,全球各大城市的風雅人士都在翹首企盼飛機空運而至的博若萊新酒上市。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年輕”的葡萄酒,在零點準時上架。為了避免有人搶占先機提前銷售,法國政府專門頒布法令規定要依法定日期上市,否則每瓶將被罰款150歐。
“新酒(Nouveau)”是博若萊為自己打造的一張名片,從葡萄采收到最終裝瓶上市,僅需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作為法國AOC級葡萄酒中唯一一個當年產酒當年飲用的紅葡萄酒,對全球品味人士而言,博若萊新酒是法國葡萄酒世界的珍饈,只為真正愛酒、懂酒的人士尊享。這個已有55年歷史的習俗既傳統又時尚,其醉人之美不僅在酒,更在于喜慶的氣氛。
博若萊新酒清淡的口感,富有濃濃的果香,酒精度數很低。雖說是一種酒,但更似融合了多種水果和花香的飲料。其清新芬芳的口感來源于獨特的釀制方法——二氧化碳浸泡法,將整串的葡萄放入密封罐中,注滿二氧化碳氣體,使得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做小規模的酒精發酵,然后才將葡萄搗碎。由于一開始就注入的二氧化碳可以防止發酵過程中酒的氧化,從而保證產出的酒既新鮮又飽含果香。
在蘇格蘭,威士忌被稱為“生命之水”,據說蘇格蘭威士忌是由一種名為“Uisge Beatha ”(生命之水)的飲料發展而來的。蘇格蘭威士忌有五大產區,分別是高地、斯佩塞、艾雷島、低地和坎貝爾城。不出意料的,在蘇格蘭以威士忌為主角的節日不止一個。

艾雷島的面積僅有500平方公里,島上的居民也只有不到4000人,卻稱得上威士忌愛好者心中的圣地。艾雷島因臨近海邊,終年被海風吹拂,風中又混合著海鹽的氣息,加上在潮濕的環境之下逐漸形成的泥煤,這些絕佳的先天優勢便賦予了酒液獨一無二的風味——帶著美妙的海洋與煙熏風味。
從1986年開始,艾雷島酒廠就會在5月的最后一周舉辦盛大的嘉年華活動。美妙的威士忌配上動聽的音樂,島上的威士忌廠商會舉行酒廠開放日等一系列活動,旨在弘揚艾雷島的島嶼文化。從2000年開始,島上的所有酒廠都加入了這場慶典,這場嘉年華也從最初緬懷威士忌釀造文化,演變至今成為島上酒廠共襄盛舉的盛會。大家輪流開放酒廠并舉行特別的慶祝活動,推出各種導覽活動以及大師品飲課程。當然,重點還有各酒廠推出的限量版威士忌。
坎貝爾鎮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世界威士忌中心、威士忌黃金時代的寵兒,這個曾將英格蘭、蘇格蘭和美國連接在一起的貿易重鎮,也將威士忌的經典風味帶向全世界。位于蘇格蘭坎貝爾鎮的云頂酒廠,每年5月都會開展為期三天的酒廠開放日活動。

由于參與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多,云頂與坎貝爾鎮內另兩家酒廠格蘭蓋爾和格蘭帝商議后決定,從2014年開始將云頂酒廠開放日擴展為坎貝爾鎮威士忌嘉年華。
斯佩塞威士忌節是蘇格蘭地區歷史最久遠,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威士忌主題嘉年華,又名精神節,在每年的四、五月份舉辦,為期6天。斯佩塞產區內的數十家酒廠都會參與其中,提供限定產品、酒廠參觀、威士忌課程等活動,吸引著全世界的威士忌愛好者。

斯佩塞地區制造出來的威士忌,普遍帶有比較豐富的果香與花香,優雅且富麗堂皇的風格之外,口感也相當圓潤清爽。生產出了遠近聞名的三款世界級名酒:格蘭菲迪(Glenfiddich)麥卡倫(Macallan)和格蘭威特(Glenliv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