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陜西省宜川縣黃河壺口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陜西延安 716200)
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業與其他產業聯合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目標,由此促進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旅游資源是核心的內容,因此要加大對旅游資源的分析力度,從整體上對區域實際經濟狀況進行考量,以不斷優化調整鄉村旅游產業結構,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延伸發展;第二,在鄉村旅游發展中,要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現代化社會發展中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鄉村旅游成為人們放松休閑的主要方式,游客對鄉村旅游中的衛生、環境、基礎設施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使鄉村旅游發展對環境的保護,并能夠正確地認識鄉村的整體形象和面貌,對鄉村進行系統規劃和建設,建設美好的鄉村。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原生態的旅游產品受到了游客的追捧,要加大農村建設力度,發揮農村特色農產品的優勢,切忌千篇一律。立足全國農村建設整體局面進行分析,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舉措,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發展鄉村旅游對資源環境保護、鄉村發展科學規劃和基礎設施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鄉村旅游建設數量逐年攀升,由此存在著效仿和抄襲的問題,導致鄉村旅游的同質化程度較高。而千篇一律的鄉村旅游產業并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缺乏亮點,忽視了鄉村獨有的特色,長此以往會直接影響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進行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凸顯各鄉村地區的特色,由此吸引游客前往。現階段,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缺失鄉村特色的問題嚴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鄉村旅游模式有較高的相似度,沒有與本地特色進行結合,也沒有發揮本地特色優勢,因而無法提升競爭力,最終會直接影響游客的心理期望值,影響鄉村旅游產業經濟發展;第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對農村地區的開發力度不夠,沒有進行特色挖掘,沒有將人文環境、自然風景、地域資源特色等融入旅游產業的發展中,在長期的發展中區域之間發展無特點,因此鄉村旅游產業的價值沒有發揮出來,反而造成市場混亂、風險凸顯,對鄉村經濟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備,而且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尤其是在住宿、餐飲、服務品質等方面,衛生和環境條件急需提升,游客去一次便沒有復去的想法,對游客吸引力嚴重不足,由此流失了大量游客。現階段下,要特別關注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要從思想意識上引起注意,大力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能夠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現如今流行自駕游,在自駕游中,公共設施、停車場、餐飲和住宿等是否完備,對游客出游也有一定影響,如果衛生和環境都無法保障,則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補救,這是現階段鄉村旅游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發展旅游業過程中,農村旅游產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農村旅游產品千篇一律,大多都是效仿相鄰地區,而不是推廣本地特色產品資源,特色產品的內在價值被埋沒。鄉村旅游產業中,大多是以走農家化的道路為主,在農家吃住,旅游產品雷同,而這與現代化社會的多層次和多元化發展顯得格格不入。鄉村旅游中,農產品無論是從營銷、包裝、品質上都沒有競爭力,基本沒有農村特色可言,游客無法體驗和感受農村特色文化,進而直接影響鄉村旅游產業的整體市場競爭力。
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消費者接近大自然和感受鄉村文化的機會越來越多。現階段,一些旅游產業機構還沒有認識到旅游的本質,加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認為旅游就是純粹的游玩,而忽略了旅游行業內在的價值,所以在鄉村旅游行業升級發展中,重區域經濟發展、輕產業經濟發展的現象嚴重,缺乏對產業的管理,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將嚴重影響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化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也較難提升。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著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資金投入不足直接影響基礎設施建設,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壯大集體經濟是有效手段。在采取該措施時,對于基層產業組織而言,要引導村民采用多元化的經營方式,發揮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優勢,不斷探尋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將集體經濟與鄉村旅游充分結合起來,為鄉村振興建設助力。此外,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要在產業優化工作中不斷提高基層組織的管理能力,加大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其綜合水平。以黨組織引導合作社為基礎,對鄉村集體的項目、鄉村管理組織、基層委員會等進行融合,推進集體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實現區域間的交流和互通,實現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發展,從整體上提高產業效益,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旅游產業夯實基礎。
鄉村振興環境下,旅游產業升級要凸顯區域特色,這是產業升級發展的根本核心所在。以經濟新常態為發展背景,發揮旅游企業的競爭優勢,首當其沖的是要加大旅游市場開發力度,以凸顯區域特色為旅游發展目標。由于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區域資源的不同,在鄉村旅游產業開發中,要以科學地利用當地資源為基礎,發揮當地旅游產品的特色,進行特色化發展,最大限度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為產業市場升級做好鋪墊。此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在升級優化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對于基層組織部門而言,要能夠有針對性地發展旅游產業,并不斷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在發展規劃制定中,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地區情況進行合理、科學、有針對性的規劃。在旅游產品設計中要適當融入當地特色風景、人文,并結合民宿、餐飲、特色,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的附加值,拓寬鄉村旅游市場,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鄉村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確保鄉村旅游產業收益的同時,要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為發展方向,對產業布局進行合理、科學、系統的規劃,以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積極發展。在系統布局鄉村旅游產業的過程中,具體可分兩步走:第一,發揮政府相關組織部門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綜合規劃區域特色產業,發揮產業最大化優勢的同時,徹底解決粗放型鄉村旅游模式,促進鄉村旅游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發展;第二,加大區域產業文化的推廣力度,對于旅游產業組織而言,要精確把握落腳點,創新區域產業文化的推廣形式,加大宣傳,以新穎的推廣方式吸引游客,將其帶入其中,為后期旅游產業升級夯實基礎。與此同時,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發展中,對于基層組織而言,要能夠全面、整體、綜合地發展旅游產業,對交通進行考量,對旅游特色區進行建設,對文化特色進行宣傳,做好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工作。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發展,除了要綜合考量規劃發展定位、市場定位以外,還要重視鄉村旅游品牌的建設工作,積極創新營銷模式,推進鄉村旅游品牌特色化和專業化發展。具體可分兩步走:第一,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加大旅游品牌的宣傳力度,對鄉村旅游企業而言,要善于應用和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勢,并創新營銷模式,以互聯網為依托推進旅游產業的發展,不斷擴大旅游產品的宣傳,提高影響力;此外,要完善鄉村旅游體系,促進旅游項目和產品宣傳,確保游客能夠全方位地了解項目和產品;第二,增強旅游品牌觀念,在推進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發展中,品牌化是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要樹立旅游品牌的觀念,積極打造區域旅游產業品牌,并將當地文化、風俗、節日等融入其中,在節慶活動日進行品牌推廣和宣傳,提升品牌影響力。
拓寬鄉村旅游產業投融資渠道,要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引進有經濟實力的龍頭企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如“直播+鄉村旅游”“互聯網+鄉村旅游”“短視頻+鄉村旅游”等;第二,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參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并形成利益共同體,調動農民發展旅游產業的積極性;第三,根據區域發展實際,設立相應的鄉村旅游發展基金,并進行投融資機制的創新,建立鄉村旅游經營主體和旅游企業貸款擔保組織,同時引導金融機構進行抵押貸款,給予鄉村旅游經營主體一定的金融支持,將更多的資本引入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中,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為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發展助力。
眾所周知,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這其中產業之間的聯動起著重要作用,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促進住宿業、交通業、餐飲業、營銷業、金融業的發展,產業之間聯動形成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推進鄉村旅游項目多樣化發展,所以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發展中推動產業之間聯動是非常必要的。
綜上所述,在鄉村產業轉型的過程中,鄉村振興戰略起著支撐作用,對村民增收和生活質量提升意義重大。在鄉村產業轉型地區,相關部門可通過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人資基礎,并為其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對鄉村居民而言,要緊抓優惠政策帶來的機遇,發揮資源優勢,將鄉村文化融入鄉村旅游發展中,以文化為發展的根本,不斷創新旅游產品和項目,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不斷升級和優化旅游服務體驗,最終推進鄉村旅游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