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影途
英語教材大多以單元的形式編排,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主題。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指圍繞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思路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為單元每課時、每堂課的教學創造必要條件。語言能力指在特定情境下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知識及各種策略參與特定主題的語言活動時所表現出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教育部2022)。學生能在感知、體驗、積累和運用等語言實踐活動中認識英語與漢語的異同,逐步形成語言意識,積累語言經驗,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和交流,最終通過英語的學習發展語言能力。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語言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單元主題語境與單元各語篇之間的內在聯系,缺乏整合單元教學內容的意識,設計的單元教學活動也缺乏主線和邏輯關聯性。以上因素導致單元教學碎片化和孤立化,學生對單元中每個語篇的內容和意義理解不到位,無法在主題語境中深入探索文本意義(齊地爾2019)。另外,單元教學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導致其興趣、需求和個人生活經歷被邊緣化,難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依托主題語境下的語篇學習,在探索主題意義的學習活動中獲得必要的語言知識,將語言知識內化為語言技能,建立起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將語言與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構建基于主題的知識結構,從而能夠連貫、生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語言表達能力顯著提高(閆景榮2021)。具體表現如下:
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主題語境下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主題語境下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使學生不再簡單地把英語語言知識視為語言符號進行學習,而是將其視為語言媒介并應用于現實生活實踐。這些探究性學習活動有助于教師發現單元各語篇之間的關聯,打破現有語言素材之間的邊界,從而設計出目的明確且相互關聯的單元學習活動,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為課程的整合提供正確的方向和有效的依據。
主題意義探究是單元教學的主線。在主題的引領下,教師圍繞主線整合課程,基于主題把單元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使學生與文本之間基于意義實現有效對話,將語言學習融入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學生接觸單元中多角度、多層次的語篇,參與主題語境下相互關聯的語言學習活動和思維活動,逐步深化對主題意義的認知,從而建構新概念、形成個人觀點。在內容和意義的推動下,基于主題語境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單元整體教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語言的碎片化、孤立化等問題,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深度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指出,教師要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和相關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組,挖掘單元內各語篇的育人元素,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整體性的單元教學藍圖(教育部2022)。
主題語境是課堂教學的線索和支撐。在大的主題語境下可以設幾個小語境,小語境之間相互連接,構成邏輯清晰的主題。在邏輯清晰的語境中,學生可以真實、自然地理解和探索主題語境下的意義,并有更深的體驗。
主體性原則是語境教學設計的主導因素。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貫徹教學是建構學習主體的對象化活動的理念,根據教學內容構建學習主體的學習手段,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充分參與、自主學習、親自實踐。
教師基于主題語境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是在大單元概念下對單元內容和目標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幫助學生理解單元主題語境中的主題信息,在分析、比較、整合和評價主題信息的基礎上,培養其綜合表達和傳遞主題內容的能力,提高其主題溝通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遵循以下教學流程(見下圖)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單元整體教學的第一步是分析單元教學內容。分析單元教學內容有助于確定整個單元的教學主線,即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主線,以及圍繞主題意義探究確定關鍵的學習文本和內容。小學英語教材通常以主題為單位安排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習目標設置不同的學習模塊。教師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呈現教材中已有的單元內容和順序,還包括整合、重組和開發單元教學內容(沈杰2019)。單元教學內容包含若干個部分,教師應對單元結構進行劃分,即把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核心板塊、次核心板塊、非核心板塊幾個部分。
英語教學具有實踐性特點。學生的語言能力具有明顯的個體特征。為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需要,從單元主題語境出發,展開單元整體教學,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學習風格、生活經歷、能力層次和語言水平等,合理組織教材內容、制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實施和評價教與學活動,保證課堂設計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根據學情的動態變化,靈活調整教學目標和設計,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設置分層任務(張婷2020)。
單元是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材處理的重要單位。在教學內容分析與整合、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教師應首先制訂單元整體目標。單元的整體性體現在“整合、融合”上。單元教學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方面的整體目標應始終圍繞主題意義探究設計。從單元教學目標出發,整體規劃單元教學,在單元目標的基礎上細化課時目標。各單元以同一主題為主線,開展聽、說、讀、寫、看訓練,各項活動服務于單元教學目標。同時,教學設計應綜合考慮語言學習相關因素,如詞匯、語法、情境和任務,考慮如何設計單元活動來實現這些目標,并使這些要素相互關聯,使語言知識和技能相結合、任務和功能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環節、教學策略、教學活動和評價都應圍繞單元主題和單元目標進行,如此,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將會得到提高。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載體。在整體設計單元教學時,教師必須先研究教材,再準確處理單元主題與主題、單元內容與主題之間的內在關系。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它統領著整個單元和每個板塊的詞匯和句型等內容。大部分閱讀文本的內容與主題相關。教師不能孤立地“教教材”,而要做到源于教材、重組教材,然后高于教材,這樣才能落實“用教材教”的理念。
語言學科的學習強調系統性、整體性與情境性。為使所創設的語境符合單元教學的要求,教師應整合和重構教材中的文本內容,使其既能反映教材的主題和內容,又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提升,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在確立課時話題后,需要一定的教學媒介架起情境與語言學習的“橋梁”,這就是教學的文本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話題和語言知識重構文本,將要學習的內容合理安排在單元整體和單課教學的系統中,并按照上下文、主題和層次的邏輯順序對分散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排列,從而符合學生從易到難、從學到用、從舊到新等認知規律。
在基于主題情境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和內容,為整個單元構建連貫的語境,使單元所有課時的教學都在有連貫性的語境中進行,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連貫的語境下學習,學生不必花更多的時間適應新的語境,就能夠在整個單元的語境中學習、體驗和實踐語言,輕松、愉快地交流,從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根據英語學習活動觀對學習活動的分類,單位整合輸出活動屬于遷移創新活動。簡言之,單元整合輸出活動是讓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和意義用英語做事情的活動。下面,以教科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11 第一課時Festivals in China 為例,談談如何基于主題語境設計教學活動,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為The Spring Festival、The Qingm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和The Chongyang Festival 四個文本。
1.基于主題語境的課堂導入,感知主題語言
創設“外星人Aki 看到了放煙花的情景,想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語境,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festivals can you see in this video?”觀看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視頻。通過視頻內容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使其初步感知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接著,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中國傳統節日,引出本課主題:Festivals in China,達到整體感知、呈現主題語境和目標語言的目的。后面講授的各個中國傳統節日語境的導入也都貼近生活,具有真實性。
2.基于主題語境的語言操練任務,鞏固語言
教師可以采用機械的跟讀文本、閱讀文本、角色扮演、復述文本或者意義替換等操練方式進行語言的鞏固。比如,在鞏固端午節的相關語言表達時,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并介紹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 May or June.It is sunny and hot.Sometimes it is rainy.At this festival,people usually eat zongzi and watch the dragon boat races on the river.It is to remember a great poet Qu Yuan.”在鞏固重陽節的相關語言表達時,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并在橫線處填入合適的單詞:“The Chongyang Festival usually comes in_______.We will visit old people and_______.It is a festival for old people.”在鞏固中秋節的相關語言表達時,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閱讀相關文本內容。
3.基于主題語境的拓展訓練任務,內化和運用語言
拓展訓練任務可以是創編對話、圍繞話題的口頭和書面表達等。教師要通過拓展訓練任務,幫助學生運用、內化所學語言知識。本課中教師設計的拓展訓練任務是讓學生根據表格(見下表),用所給的語言“支架”進行語言輸出:The...festival is in...(month).It is...(weather).People usually eat...(food).People usually...(activity)。

Festivals in China FestivalsMonthsWeatherFoodsActivities
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主題范圍或語境。主題語境不僅規約語言學習的范圍,而且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并有機融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對主題語境和文本理解的深度直接影響其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效果。因此,在設計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的連續性、主題與話題之間的邏輯關系、主題是否有效建立、語境設計是否合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提升,突出教學的整體功能。教師應通過單元整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單元的主題語境制訂教學策略,在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