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惠科 王躍斌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與美學相互交叉、滲透。將美育的原則和方法靈動地貫徹到智育中,能夠促進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形成價值觀念、培育精神品質。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美育,不僅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成效,促進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落實。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以所在學校的“智美課堂”建設為契機,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進行探索。
“智美課堂”即兼顧智育和美育的課堂,它體現了與新時代有效教學的一致性和對“三新”(新高考、新教材、新課標)形勢的適應性?!爸敲勒n堂”建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宗旨,以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為目標,遵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旨在“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爸敲勒n堂”建設既能啟迪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又能促進教師對學科教學中美育資源的開發、整合與運用?!爸敲勒n堂”建設有助于學生多維度體驗學習過程,實現智商和美商的同步提升。
對“智美課堂”建設的實踐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引領其專業成長,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和校本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邵惠科2020);另一方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其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其核心素養,將其培養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情操高雅、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公民。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受課時緊張和應試壓力的影響,教師往往將詞匯講解、句子翻譯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環節,不注重引導學生分析語篇的內在邏輯結構、文體特征和語言特征等,設計的問題大多停留在淺層次,難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講解練習冊中的閱讀文本時,很多教師的做法是:在粗略地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后,僅僅把錯誤率高的題講解一遍,一味訓練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答題依據的解題策略。如果文本中有教師認為比較重要的詞匯或句型,教師在講解習題后就會重點提示,讓學生在課后牢記。這樣的閱讀教學既忽視了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又忽視了學生感知、理解、整合、內化語言和文化知識的過程,還忽視了對文本的分析與評價,難以實現對文本主題意義的深度理解。這無疑是與“智美課堂”建設理念相違背的。
“智美課堂”建設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認真學習《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深入領會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調整教學的重心,改變以往過分注重詞匯、語法知識講解的做法,科學定位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深度對話,深度解讀文本,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給學生提供及時、到位的閱讀指導,引導他們逐步形成積極的閱讀態度和主動閱讀的習慣,培養他們的閱讀品格(顧素芳2013);既要培養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注意培養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教師要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因為在教學中,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和感悟將直接影響學生對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評價(王蓓2017)。在此基礎上,教師重視以下三個方面:
學習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學生主動運用、調整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的意識和能力(教育部2020)。如果學生具備學習能力,他們在課余時間就可以通過自學提高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當步入社會、沒有教師在旁指導和幫助時,他們也能持續進行學習活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他們推薦優質的閱讀材料,促進他們積極閱讀;把英語閱讀正確方法傳授給他們,并指導其有效運用工具書、網站等進行閱讀學習。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制訂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開展閱讀活動。
“智美課堂”建設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教師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學生反映在課外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很難找到適合的閱讀材料,也很難得到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基于“智美課堂”建設,從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及課后拓展性閱讀的實施三個方面著手改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除了教材、練習冊、試卷中的閱讀材料外,高中英語教師還要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文體多樣的課外閱讀材料,如報刊文章、英語原版名著、英語分級讀物等。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征,遵循趣味性、知識性、時代性、拓展性和經典性原則。將趣味性作為第一原則是因為有趣的閱讀材料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促使他們積極閱讀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強化其閱讀興趣。教師所選的課外閱讀材料應通過各種形式體現人類社會共同的準則,如善良、正直、勇敢、忠誠等,并倡導對理想的追求、對社會的奉獻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等。教師所選擇的課外閱讀材料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堅持進行課外英語閱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養。在給學生布置了課外閱讀任務后,教師組織開展閱讀分享交流會,讓他們朗讀優美選段、分享讀后心得、探討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在英語課外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重點開展英語報刊閱讀。英語報刊與教科書相比,具有時效性、趣味性和內容多樣性等優勢。融合了多種模態的英語報刊閱讀,在給讀者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傳遞出更豐富的含義。在高中階段開設英語報刊閱讀課程,可以使學生的閱讀量大大增加,促進其多模態閱讀能力的提高。為了使學生重視英語報刊閱讀,教師合理引導,積極“助讀”。在英語報刊閱讀課程初期,學生多模態閱讀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教師仿照教材課文閱讀教學,堅持一段時間后再適當放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英語報刊語篇進行閱讀,并在讀后進行集體交流與分享。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同主題多文本”閱讀的空間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教師將學生分組,給他們推薦一些符合教學主題的文本材料,或讓他們根據教學主題自主選擇英語材料進行閱讀,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外閱讀任務。學生通過閱讀同一主題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題材、不同視角的作品,能更深刻地領悟教學主題。主題是一種鮮活的文化元素,當同一主題的閱讀達到一定量時,學生會由文生意,由意生情,由情至理,最后內化成一種素養。
多維閱讀即注重文本特征、話語模式、思辨結構,且強調知識建構與應用的閱讀范式,它從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轉向關注其閱讀素養,改變了一味注重知識傳授的閱讀教學傾向,拓展了閱讀的外延,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個性、精神、價值觀念、文化素養的發展,契合課標精神。為了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推行多維閱讀。下面從閱讀空間、閱讀媒體、閱讀內容、閱讀方式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1.安排閱讀空間
雖然課堂是英語閱讀教學的主陣地,但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局限于課堂,更多要靠一系列課外閱讀活動。因此,教師積極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豐富他們的閱讀體驗,通過打造課上課下相結合的立體閱讀空間來拓展其閱讀思維空間。比如,班級圖書館的設立為打造“書香班級”奠定了基礎,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閱讀漂流活動”讓學生在教師推薦的書目中快速挑選出適合自己的讀物,確保了閱讀的質量;“讀后分享活動”給學生搭建了平臺,讓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分享閱讀體驗和感受,形成新的認識和理解。
2.選擇閱讀媒體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及時適應教學大環境的變化,科學、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積極運用翻轉課堂、微課視頻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閱讀課堂的積極性;通過不斷的實踐,提升在互聯網中搜尋信息和篩選有效教學材料的能力;有效利用時間開設網絡視頻講座,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及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從而滿足其不同需要,促成了其個性化學習。
3.篩選閱讀內容
教師精心篩選詩歌、新聞、小說、散文、演講、故事、科普等方面大量的英語閱讀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以閱讀文本為中心,凸顯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把握閱讀內容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圍繞課堂知識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觀察和思考的時間,鼓勵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并用英語有效表達。教師引導學生善用思維導圖,理清閱讀文本中的信息脈絡。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和文本主題,創設話題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將閱讀文本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輸出。教師的問題及任務設置融合學生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提高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改進閱讀方式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著力打造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導的閱讀課堂,通過設計層層遞進的活動,引領學生深刻理解語篇,培養其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思維能力;通過“頭腦風暴”活動,激活學生對主題的原有認識,引發他們閱讀、探索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繪制思維導圖等活動,引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主題意義進行深度思考與分析;通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方式,讓學生將閱讀學習中的深度思考以寫作的形式進行表達;組織讀后交流活動,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展示閱讀成果。以上舉措一方面能拓展和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思考、深度挖掘、大膽創新,從而發展思維能力。
在“智美課堂”建設背景下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效的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教研組教師通過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并運用閱讀策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影響下,慢慢地悟出了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一些學生還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自己的閱讀方法。學生不僅掌握了閱讀策略和技巧、擴大了閱讀量、提高了閱讀速度與效率,還增加了知識,增強了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帶來了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對閱讀的重視和與日俱增的熱情和投入,反映了“智美課堂”構建下英語閱讀教學正在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