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濤 韋志英 李輝利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趙縣實驗基地 河北 石家莊 051530)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安排在河北省趙縣實驗基地。試驗地內土壤為輕壤質潮褐土。土質肥沃,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土地肥沃,地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前茬小麥6 月中旬收獲。玉米播種前,施摻混肥(28-12-5)50 kg,用旋耕機旋耕2 遍。
1.2 試驗材料。MC121、京科999、碩秋702、C9929、農大778、農大372、沃玉998、裕豐801、東單1775、豫單888、豐樂365、荃科789、中玉303、登海606、登海710、中天308、立原296、秋樂618、百玉9337、棒博士767、壟翔7399,共21個玉米新品種。
1.3 試驗方法。根據確定的黃淮海夏玉米新品種展示方案,每品種12 行為1 小區,行長50 m,行距0.6 m,小區寬7.2 m,株距0.25 m,小區面積330 m2。按品種要求確定播種密度,不設重復。試驗區兩側對照種為鄭單958。對收獲小區的全部果穗進行考種,計算小區產量。
1.4 田間管理。播種前把參展種子進行曬種。播種前一次性施肥、旋耕,播種期為6 月20 日,6 月21 日澆水,確保墑情充足,播種后一次全苗。6 月25 ~27日出苗。7 月10 日噴施高效氯氰菊酯+噻蟲胺防治粘蟲、棉鈴蟲、玉米螟和蚜蟲。在玉米3 ~5 葉期噴施煙嘧磺隆+莠去津300 g 防除試驗田雜草,進行土壤封閉。7 月15 ~20 日定苗,并于9 月初再人工除草1次。不同品種分別于9 月25 日~10 月1 日先后成熟,10 月5 日全區收獲。
2.1 生育期調查結果。由表1 可知,從生育期上看,百玉9337、中天308、農大778 和豐樂365 這4 個品種生育期最長,壟翔7399 等5 個品種生育期最短,其余幾個在中間,平均生育期102 d。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性狀 發病率及產量調查表
2.2 倒伏率及倒折率調查結果。從表1 可知,試驗期間各品種倒伏、倒折較少,所有品種表現良好。
2.3 病害發生率調查結果。從表1 可知,試驗期間銹病發生率最高的品種為鄭單958、荃科789 和豐樂365;MC121、C9929 和棒博士767 銹病發病率最低;但從數據上明顯看出,2021 年銹病整體危害范圍廣。
2.4 生育性狀比較結果。①禿尖:沃玉998 禿尖最長,碩秋702 禿尖最短。②千粒重:碩秋702 千粒重最大,秋樂368 千粒重最小。③小區產量:農大372小區產量最低,比對照低23%;MC121 小區產量最高,比對照高5%。
3.1 MC121。產量最高,比相鄰對照增產8.3%,產量位居首位。在本基地測量,株高274 cm,穗位高105 cm,穗長18 cm,穗粗5.1 cm,軸粗2.5 cm,穗行數16,千粒重341.2 g,禿尖高,出籽率90.6%,抗病性好,結實性好,是一個較好的雜交種。
3.2 豐樂365。產量其次,比相鄰對照增產4.9%,居第二位。在試驗基地2021 年銹病偏高發生,株高275cm,穗位高120 cm,穗長18 cm,穗粗5.4 cm,軸粗2.4 cm,穗行數16,千粒重350.8 g,出籽率91.9%,結實性好,抗病抗倒,是一個較好的雜交種。
3.3 東單1775。產量第三,比相鄰對照增產4.5%,居第三位。但2021 年試驗中銹病偏高發生,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穗長17.0 cm,穗粗4.8 cm,軸粗2.7 cm,穗行數18,千粒重320.4 g,出籽率90.2%,穗位整齊一致,是一個較好的雜交種。
3.4 立原296。產量第四,比相鄰對照增產0.4%,居第四位。但2021 年銹病偏高發生,該品種株型半緊湊,株高270 cm,穗位高104 cm,穗長17 cm,穗粗5.4 cm,軸粗2.5 cm,穗行數16,千粒重370.4 g,出籽率90.2%,抗病性好,是一個較好的雜交種。
3.5 中玉303。產量第五,比相鄰對照增產0.4%,居第五位。但在基地試驗中2021 年銹病偏高發生,株高265 cm,穗位高115 cm,穗長18 cm,穗粗5.5 cm,軸粗2.9 cm,穗行數18,千粒重320 g,出籽率90.5%,抗病性好,是一個較好的雜交種。
通過試驗可初步確定MC121、豐樂365、立原296、東單1775、中玉303 這5 個品種增產明顯,適宜在本地區種植,是可以代替鄭958 的優良玉米品種,可以大面積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