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罡,周贛東,王勇
黎川縣中醫醫院,江西 黎川 344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氣道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復雜呼吸系統疾病,是臨床常見病[1],截至目前,全球逾2.5億人罹患COPD[2]。我國一項橫截面研究表明,成年人(年齡>40歲)COPD總體患病率約為13.6%,提示COPD已成為我國主要公共衛生問題[3]。因COPD病情遷延難愈,隨病情惡化亦誘發不同程度呼吸衰竭,進而可導致患者死亡[4],另有可靠證據指出,COPD高居總死亡原因第3位[5]。為此,對于COPD伴呼吸衰竭危重患者,采取積極對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COPD以西醫治療為主,包括解痙祛痰、抗感染、營養管理及通氣支持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提升肺功能,但與預期理想療效尚有一定差距[6]。中醫學在COPD伴呼吸衰竭治療上有獨特見解,將其歸屬于“喘證”“肺脹”等范疇,循其病機,為本虛標實之證,以肺脾虛衰為本虛,痰瘀互結為標實,宜用補益臟腑,活血行氣,化瘀祛痰之法治之[7-8]。而撫州市黎川縣中醫醫院基于上述治則自擬益氣滌痰通腑湯治療該病,獲有較佳療效。本研究觀察益氣滌痰通腑湯對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清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經撫州市黎川縣中醫醫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2~77(60.35±7.20)歲;COPD病程2~15(7.06±1.92)年;呼吸衰竭類型:Ⅰ型10例,Ⅱ型20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4~79(60.52±7.16)歲;COPD病程1~16(7.11±1.95)年;呼吸衰竭類型:Ⅰ型11例、Ⅱ型1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COPD病程及呼吸衰竭類型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符合2021年修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9]《協合呼吸疾學》[10]中COPD伴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即以咳嗽、咳痰、喘悶、明顯發紺或呼吸困難等主要臨床表現,查體見胸廓前后徑增大,觸診有心臟抬舉感,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聽診聞及肺部啰音,實驗室檢查顯示,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500 mm Hg,且胸部X線片見肺部紋理增多。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內科學》[11]中相關標準,辨證為痰瘀阻肺證。主癥:氣促胸悶,咳嗽咳痰,痰稠膩且多;次癥:面色暗沉,肢體乏力;唇甲發紺,動輒加劇;舌淡苔膩,脈弦數。符合主癥及次癥≥2項即可判定。
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年齡40~80歲,可全程配合研究;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1.4 病例排除標準重度肝腎功能不全;嚴重血液系統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部腫瘤等呼吸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膿毒癥休克;臨床資料不完備。
1.5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西醫對癥治療,即祛痰解痙、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及機械通氣治療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益氣滌痰通腑湯治療,方藥組成:黃芪30 g,黨參、白術、茯苓、焦麥芽、焦山楂及焦神曲各15 g,枳殼、厚樸、大黃、苦杏仁、石菖蒲、竹茹、膽南星、瓜蔞及甘草各10 g,用800 mL水煎煮取汁300 mL,于早、晚分兩次行鼻飼給藥,兩組均治療1周。
1.6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中醫證候積分、血氣指標、肺功能、營養狀況及不良反應。中醫證候積分:取主癥(氣促)及次癥(面色、唇甲、舌脈)進行評分,主癥計0分、2分、4分、6分,次癥計0分、1分、2分、3分,評分越高,表明中醫證候越嚴重。血氣指標:包括PaO2、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2)及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OI),測定均采用血氣分析儀。肺功能:包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測定均采用肺功能儀。營養狀況:包括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白蛋白(albumin,ALB)、轉鐵蛋白(transferrin,TRF),測定均采用免疫比濁法。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腹瀉、乏力等。

2.1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2.2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2.3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2.4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營養狀況比較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營養狀況比較
2.5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在全球人口老齡化背景以及空氣污染、吸煙等危險因素影響下,≥40歲中老年人群中COPD病例逐年增多[12]。因COPD發生后表現為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在吸入有害物質或顆粒時,可增強氣道炎癥反應,隨著大量炎癥因子釋放,局部水腫及黏液分泌物增多,可阻塞氣道,進一步加重通氣及換氣功能,肺功能呈進行性下降,進而導致機體缺氧或二氧化碳駐留引發呼吸衰竭[13]。因COPD伴呼吸衰竭屬危重疾病,臨床多采取解痙祛痰、抗感染及通氣支持等西醫對癥治療。其中,解痙祛痰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通氣功能,抗感染可防止細菌生長繁殖,通氣支持則可維持正常氧氣供給,有助于臟器功能恢復[14]。臨床實踐中發現,采取支氣管擴張劑解痙祛痰時難以有效控制肺功能下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則可增加耐藥風險,且部分患者受不適感影響,在通氣支持治療時呼吸頻率加快,進而導致通氣支持效果不佳[15]。為進一步提升療效,運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為現今研究熱點方向,亦為我國特有優勢。
COPD伴呼吸衰竭可歸屬于中醫學“喘證”“肺脹”等范疇,循其病機,由《丹溪心法·咳嗽》記載:“肺脹而咳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提示COPD伴呼吸衰竭與痰瘀互結關系密切,《重訂廣溫熱論·清涼法》言:“因伏火郁熱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表明肺失宣降,津液下行不順,血行阻礙導致血瘀。故其病機為肺脾虧虛,日久及腎,因肺脾腎功能失調,痰濁內蘊,若復感外邪,可引動伏痰,郁而化熱,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瘀血[16]。對此,宜采用補益臟腑、活血行氣、祛痰化瘀之法治之。根據古代、現代醫家診治經驗,本院以扶正祛邪治則為總領[17],自擬益氣滌痰通腑湯用于COPD伴呼吸衰竭治療。方中黨參(性溫味甘)、黃芪(性溫味甘)、白術(性溫味甘)、茯苓(性平味甘)均入肺脾經,共具補中行氣、健肺益脾之效;焦麥芽(性平味甘,入脾胃經)、焦山楂(性溫味酸,入脾胃肝經)及焦神曲(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開胃,行氣散瘀之功;枳殼(性微寒味苦,入心脾胃肝經)、大黃(性寒味苦,入心脾胃肝經),厚樸(性溫味苦,入肺脾胃大腸經)共奏通腑理氣,消積化痰,燥濕平喘之功;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苦杏仁(性微溫味苦,入肺、大腸經)、石菖蒲(性微溫味苦,入心、胃)、膽南星(性微涼味苦,入肺脾經)、瓜蔞(性寒味苦,入肺胃大腸經)可協同發揮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效用;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肺健脾、理氣活血、化瘀祛痰之功[18-21]。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氣促、面色、唇甲及舌脈評分均更低,PaO2、SaO2、OI、FEV1、FVC、FEV1/FVC均更高。據此可知,應用益氣滌痰通腑湯治療COPD伴呼吸衰竭可獲確切療效,不僅證候得到緩解,通氣功能有所改善,且增強了肺功能,這與程茹等[22]研究結果一致。但因納入對象差異及湯劑方藥組成差異,研究結論有一定偏倚,尚待可靠循證研究進一步支持。
此外,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因長期氣道阻塞可降低肺泡彈性回縮力,進而增加呼吸功及耗氧量,且易誘發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并發癥,導致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亂,且持續處于炎癥反應過度應答狀態下,機體能量消化增加[23]。Yeh等[24]研究表明,30%以上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營養不良。而PAB、ALB、TRF為評估營養狀況特異性指標,PAB<200 g·L-1、ALB<30 g·L-1、TRF<2.2 g·L-1提示營養不良。兩組治療前PAB、ALB、TRF均高于正常臨界值,可證實上述觀點準確性,且觀察組治療后PAB、ALB、TRF高于對照組,說明益氣滌痰通腑湯還有利于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營養狀況改善。究其原因,益氣滌痰通腑湯中焦三仙(焦山楂、焦麥芽及焦神曲)在消食化積上療效突出,具體機制可能與焦三仙參與了氨基酸、還原糖及蛋白質之間的復雜反應(美拉德反應)有關[25]。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益氣滌痰通腑湯中方藥可從免疫、胃腸黏膜屏障保護等多方面發揮作用,進而對營養狀況改善產生積極影響,譬如黨參中黨參多糖可通過調節胃腸激素分泌、增強免疫力及腸黏膜屏障保護以改善營養狀況[26]。焦小強等[27]研究證實,益氣活血化痰湯有利于免疫功能提高,可佐證本研究觀點準確性。且從安全性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提示益氣滌痰通腑湯治療具有較高安全性,原因可能與湯劑方藥配合合理,藥性溫和有關。但本研究因納入受試者例數較少,僅60例,可能研究結論有一定偏倚,此為局限。
綜上所述,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益氣滌痰通腑湯治療可獲確切療效,能恢復患者血氣狀況,增強肺功能,改善營養狀況,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