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專欄
北京知由科技創始人,哈佛商學院DNH學者,G-Camp加油站管理訓練營創始人,天津財經大學MBA/EMBA特聘導師,殼牌零售學院特約專家,原丹納赫集團吉爾巴克中國市場與大客戶總監,作為資深專家長期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殼牌、和順、延長、小海豚等超過100家各類型領先的石油公司提供加油站經營管理咨詢輔導與培訓。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面臨兩類選項:一是看似“輕松但錯誤的選項”,一是令人畏懼卻“難而正確的選項”。雖然選擇后者是正確的,但總有其他誘惑。事實上,這些正確的選擇并不容易做到。兩類選項的潛在投入與付出雖然不同,但如果我們不采取正確行動的話,可能同樣付出代價,并為未來留下懊悔和遺憾。
油站在經營過程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如,某個消極的員工會影響油站氛圍,解雇他可以清除負能量,但崗位空缺怎么辦?新人如果也這樣怎么辦?
那么,“難而正確的選擇”為什么難?可以從五個方面分析。
輕松與辛苦。“輕松但錯誤的選擇”和“難而正確的選擇”之間的巨大反差,在于輕松程度。要知道正確的選擇并不是最容易的,錯誤的選擇通常是一條相對輕松的路。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即使做出更難的選擇,也不代表知道將來發生什么。這顯然是非常困難的。然而,我們必須面對。
舒適區與挑戰區。舒適區通常使我們保持原狀,放棄更好的機會。挑戰區是我們需要去的地方,要學習和成長才能做得更多。這并不輕松。
平靜與打破平靜。平靜代表相安無事,打破平靜則要求我們進行相對沖突的活動,付出更多努力和時間,甚至需要處理復雜關系與社交。我們可以選擇忽視問題或繼續打破平靜,但做決定前必須認真考慮影響。
有取舍或無糾結。做出正確選擇經常會面臨取舍。因為很少有結果是完美的。因此,我們需要接受這種情況。
分析完“為什么難”,那么“難而正確的選擇”中的“正確”又是為何?同樣總結為五個方面。
長效或短效。“難而正確的選擇”長期而言,比“輕松錯誤的選擇”的收益更明顯。所以,仔細考慮當下決策對于未來的回報會發現,這無疑更有利。
自我成長或設限。正確的選擇,要求我們面對難題時要思考并學習。長期而言,我們可以培養技能并取得成功。錯誤的選擇,則可能讓我們止步不前。
真因解或癥狀解。正確的選擇會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問題,弄清根本原因。而錯誤的選擇,通常會暫時擺脫困境。真因不除,癥狀短期也許會緩解,最終卻會惡化。
持續精進或適應現狀。“難而正確的選擇”會推動我們向前發展,成長并改善生活和事業。如果一直采取“輕松但錯誤的選擇”,可能止步不前。
被沉默成本裹挾或斷舍離后輕裝上陣。當我們投入過多時間和精力時,對于投入的不甘心會影響決策。沿用之前的做法,的確可以讓我們獲得短暫輕松。然而,結果并不會說謊。我們很容易因為沉默成本而誤入錯誤的道路。實際上,我們應該采取“斷舍離后輕裝上陣”的策略,始終保有強烈的目標感,積極面對新挑戰。
每當你面臨兩難時,可以嘗試拋開難易與對錯,問自己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問題:哪個選擇最值得?希望答案能夠給予你選擇的勇氣。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