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青
小學英語RLPR話題教學模式包含引起關注(Raise concern)、學習新知(Learn)或鏈接(Link)、練習實踐(Practice)或準備發表(Prepare to report)、發表匯報(Report)四個環節。
本文以六年級寫作課My Changes為例,用小學英語RLPR話題教學模式結合寫前、寫中和寫后的活動,注重寫作方法與思維實踐的訓練,突出學生寫作的主體性,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核心素養。
一、引起關注——寫作前活動
教師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寫作動機,提供與本節課相關的背景知識并自然地引出話題,為學生的寫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活動:Lets chant
T:Boys and girls, I will tell you more about me. Can you clap like me? Lets chant together.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復習本節課需要的知識,為后面的輸出做好知識和心理準備。
二、學習新知和練習實踐——寫作中活動
這個環節尤為重要,它是學生能否順利輸出的關鍵。在“引起關注”環節的Lets chant活動中引出了idol的話題,學習新知時就自然地帶學生了解教師的idol——江夢南。江夢南從小失去聽說能力,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刻意練習,最終不僅會聽說,還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被評為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因此,反映教師的idol江夢南人生蛻變的文本就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學生不僅學會了表達變化的相關英文知識,還內化了江夢南堅毅、自強的品質。
活動1:根據文本內容,繪制思維導圖Jiang Mengnans Changes并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習、模仿文本內容并熟悉文本的寫作結構。在分析文本內容時學生能快速感知文本,熟悉文本的主要內容及寫作結構;思維導圖可以讓枯燥的英語知識可視化,利用思維導圖復述文本能強化學生的感知力,并把文本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活動2:模仿Jiang Mengnans Changes思維導圖,繪制反映自己變化的思維導圖并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寫出自己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主題,學生在大量輸入后能熟悉寫作支架,并能用思維導圖展示出自己的變化。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復述,執行“聽說先行,讀寫在后”的原則,口頭復述自己的變化為學生用英語寫出自己的變化做了充分的鋪墊,同時也為之后的發表匯報做了鋪墊。
三、發表匯報——寫作后活動
發表匯報可分為在課堂中展示和在課外提升兩大部分,其中,課堂展示部分即一邊展示作文My Changes一邊講解作文。
活動:展示作文My Changes并進行講解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分享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及變化,讓同學們了解、欣賞自己,提升自信心;在整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堅定信念"Lets be better than before",鼓勵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成為更好的自己。
課外提升部分是模仿今天所學的思維導圖,展示自己朋友的變化。學生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了解了自己和同學的變化,也能學以致用,引導朋友成為更好的自己。
小學英語RLPR的話題教學模式不僅具有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功能性,還能培養其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等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賴燕英.RLPR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04):37-39.
[2]鄺健云.RLPR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8(14):11-14.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