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煒

近年,商丘師范學院堅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六攀”計劃為引領,著力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地、應用型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轉化高地、區域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地,走出了一條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成功之路。
一、實施學科攀峰計劃,在特色鑄校上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建設優勢學科。學校著力構建以申碩學科為龍頭,以省級重點學科為主體,以校級重點學科為重要支撐,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學科建設新格局。對生物與醫藥、社會工作、教育三個申碩方向學科實行傾斜政策,補短板,鍛長項,凝特色,增亮點。依托教育部協同提質計劃等政策,加大與省內外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生力度。
二、實施人才隊伍攀高計劃,在人才強校上實現新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學校加大推進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建立“領軍人才”“杰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分類評價管理制度。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30.24%,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32.44%。“雙師雙能型”教師456人,占專任教師比30%,部分應用型專業占比達50%以上。完善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為特殊人才、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建立“綠色通道”。
三、實施科技創新攀登計劃,在創新興校上開創新局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學校啟動科技創新“123”工程,實施高水平科創成果培育計劃、高層次項目培育計劃和高層次科創團隊培育計劃等三大培育計劃,不斷提升科研創新服務能力。積極對接區域發展戰略,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近年,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48項,省廳級科研平臺25個;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完成校企合作項目1500多個,到賬經費達2.7億元。
四、實施校市融合攀親計劃,在合作厚校上展示新氣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學校實施校市融合“5211”工程,與商丘市共建“五個院”“兩中心”“一個產業帶”“一個附屬教育集團”。實施科教融合“十百千萬”工程,與十個產業集聚區和產業園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與百家企業建立長期緊密合作關系、開展千個校企合作項目、組織萬名師生進企業參與研發服務。與26家商丘市規上企業簽約共建研發中心,與130余家行業企業共同成立合作發展聯盟。
五、實施校際合作攀強計劃,在開放活校上形成新格局
落實教育部協同提質計劃,加強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加強師范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國內高水平大學合作,實施中層干部掛職鍛煉和教師訪學五年行動,探索學分互認辦法。派出12個團組64人次對接合作辦學項目,20個團組93人次專業教師赴國外高校培訓、進修、訪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獲批2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10個中外本科課程合作項目,獲批河南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
六、實施師德師風攀越計劃,在文化育校上釋放新活力
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實施師德師風攀越計劃,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打造師風品牌,通過“文明教師”“十佳最美教師”“師德標兵”等評選活動,強化榜樣引領。設立“校長質量獎”“教學奉獻獎”“青年教師教學獎”三大教學獎勵及“科研杰出貢獻獎”“科技創新獎”“青年科研人才獎”三大科技獎勵,營造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
(作者系商丘師范學院校長)
責編: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