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周玉,余義,董孝元,汪明迪,唐艷榮
1.黃鶴樓酒業有限公司(武漢 430050);2.湖北信嘉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咸寧 437000);3.武漢雅仕博科技有限公司(武漢 430000)
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簡寫為AF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香豆素)。黃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的一種。黃曲霉毒素B1對包括人和若干動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對肝臟的損害。
在天然食物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危害性也最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黃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之一。
據相關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毒性強,且不易分解,能損傷人的肝臟,臨床表現有胃部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及肝區觸痛等[1]。目前,關于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2]、柱后衍生法[3]、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4]、免疫層析法[5]、酶聯免疫吸附(ELISA)與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6]、高通量自動化免疫磁珠凈化-超高效液相色譜法[7]。
此次試驗通過不斷試驗簡化樣品前處理方法,使分析方法更加簡便快捷,在保證準確性的同時縮短檢測時間,提高分析效率。
乙腈、甲醇(色譜純,美國Baker公司);乙酸銨(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水(二級水,德國默克密理博MiLLi-QDireat);AFT B1標準品(C17H12O6,CAS:1162-65-8,純度≥98%,質量濃度為100 μg/mL)。
Agilent 1 260 LC-Agilent 6 460安捷倫三重串聯四極桿質譜儀、Agilent ZORBAX RX-C18安捷倫色譜柱(2.1×150 mm,1.8 μm),安捷倫公司;孔徑0.22 μm有機濾膜、1 000 mL全玻璃微孔過濾器,天津津騰。
1.3.1 標準溶液配制
標準儲備溶液(10 μg/mL):準確移取1 mL標準品溶液(100 μg/mL),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10 mL。
標準工作液(100 ng/mL):準確移取1 mL標準儲備液(10 μg/mL)至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
標準系列工作溶液:準確移取5,1,50,100,200,500,800和1 000 μL標準工作液(100 ng/mL)至1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配制質量濃度為0.05,0.1,0.5,1.0,2.0,5.0和8.0 ng/mL的系列標準溶液。
1.3.2 樣品制備
為保證樣品具有代表性、均一性,在采集樣品時,采樣量需大于1 kg,將采集的樣品采用四分法,將樣品均勻分配,取其中兩份樣品,用高速粉碎機將其粉碎,過篩,儲存于樣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檢測用。
1.3.3 樣品提取
稱取5 g(精確至0.01 g)試樣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20.0 mL經在-10 ℃下冷凍30 min的乙腈-水溶液(84+16,V/V),振蕩混合后靜置30 min,在5 000 r/min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備用。
1.3.4 樣品凈化
準確移取4 mL上清液備用,將制備好的上清液用定量濾紙進行過濾,待濾紙內的液體流盡后,往濾紙內加入10 mL水進行沖洗,待水溶液過濾完后,再加入10 mL甲醇溶液進行洗脫,收集全部洗脫液至試管中。在50 ℃下用氮氣緩緩地將洗脫液吹至近干(切記不能將溶液吹干),加入1.0 mL流動相,渦旋振蕩1 min溶解殘留物,再經0.22 μm濾膜過濾,收集濾液存放至進樣瓶中以備上機檢測。
1.3.5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ZORBAX RX-C18色譜柱(2.1 mm×150 mm,1.8 μm);流動相A為5 mmol/L乙酸銨溶液,流動相B為乙腈;流動相A與B體積比30∶70;流速:0.3 mL/min;柱溫箱:40 ℃;進樣量:5 μL。
1.3.6 質譜條件
2.1.1 色譜條件的優化
通過對黃曲霉毒素B1物理和化學信息的分析,分別以0.1%甲酸-甲醇、0.1%甲酸-乙腈、5 mmol/L乙酸銨-乙腈、5 mmol/L乙酸銨-甲醇作為流動相進行樣品分離。由于不同流動相的pH不同,對色譜柱中的填料物質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流動相有利于目標物質的分離,有的流動相則會抑制目標物出峰,導致峰形異常,如峰拖尾、峰前伸、雙頭峰以及鬼峰等現象,均不利于對樣品進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通過利用以上流動相對黃曲霉毒素B1進行色譜峰分離,結果表明,用5 mmol/L乙酸銨-乙腈作為流動相時物質分離度、峰形、響應值以及保留時間的穩定性均優于其他流動相,最終選用5 mmol/L乙酸銨-乙腈為流動相進行洗脫。黃曲霉毒素B1在優化的色譜和質譜條件下的MRM色譜圖如圖1所示。

圖1 AFT B1子離子掃描圖

表1 離子源控制條件
2.1.2 質譜條件的優化
將液相部分色譜柱換為兩通連接,采取直接進樣的方式,將配制的純品目標物標準溶液注入質譜,分別進行正離子模式和負離子模式,在Scan狀態下進行全掃描檢測,得到TIC總離子流圖(見圖2),根據總離子流圖標記出特征離子峰,即得到一級質譜圖和準分子離子峰,再進行SIM模式掃描,將標記出的準分子離子峰進行單獨掃描,得到EIC提取離子流圖。再用碰撞氣惰性氣體氮氣攻擊該前體離子,獲得其二級質譜圖及相應的子離子。結果表明,在正離子模式下響應值及靈敏度均高于負離子模式,因此,選擇正離子電離模式。利用多反應監測模式(MRM)對選定的定性離子和定量離子對裂解電壓、毛細管電壓、碰撞能、保留時間、碰撞池加速電壓等質譜參數進行優化,使各監測離子豐度和信號達到最佳。

圖2 SCAN模式下掃描色譜圖
通過設置Precursor Ion模式對母離子進行確認,確定AFT B1質荷比313作為母離子;再通過設置Prodμct Ion模式,利用碰撞池電壓對母離子進行轟擊,得到相應的子離子碎片,選擇其中離子豐度高的離子作為子離子,且每種化合物的質譜定性離子必須出現,至少應包括一個母離子和兩個子離子。通過設置,確定AFT B1質荷比285和241作為子離子。目標化合物質譜離子圖見圖3。

圖3 目標化合物質譜離子圖
經過以上質譜條件設置,最終明確采用正離子模式采集,該模式下的質譜分析參數見表2,質譜圖見圖4。

圖4 液相色譜-質譜圖

表2 離子選擇參數表

表3 AFT B1標準曲線線性相關系數
2.2.1 標準曲線
將氨基甲酸乙酯標準儲備液用一級水稀釋,分別配制成0.05,0.1,0.5,1.0,2.0,5.0和8.0 ng/mL的標準工作液,按1.3小節所述的色譜-質譜條件進行測定,繪制標準工作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標準曲線峰面積比值-濃度圖
由圖5可知,以AFT B1與對應峰面積-濃度作圖,得到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其線性相關系數為0.998,根據方法驗證學要求,線性相關系數應大于0.99,故該方法線性滿足標準要求。
2.2.2 定性測定
為保證樣品在色譜保留時間穩定,便于在復雜基體中快速判定物質出峰位置,作初步定性分析,故在同一批處理中,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出峰時間與標準點出峰時間相比較,變化范圍應在±2.5%之內。見圖6。

圖6 目標化合物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圖
由圖6可知,同一批處理中標準色譜峰的保留時間為10.306 min,試樣中目標化合物色譜峰的保留時間為10.268 min,其變化范圍為0.37%,小于2.5%,符合標準要求。
2.2.3 方法檢出限和定量限
參考GB/T 27417—2017《合格評定 化學分析方法確認和驗證指南》[21]中5.4小節檢出限和定量限的評定方法規定,采用信噪比法評估檢出限和定量限,檢出限可接受的信噪比為3∶1,定量限可接受的信噪比為10∶1。為保證實用性,模擬黃曲霉毒素B1在谷物中的狀態,選擇高粱為基質,然后在高粱樣品中添加黃曲霉毒素B1標準儲備液,進行方法探底試驗。既要保證信噪比可接受,也要保證峰形易識別,且峰形無異常,如圖7所示。

圖7 定量限和檢出限信噪比圖
由圖7可知,當稱取樣品5 g時,AFT B1濃度為0.01 μg/kg,峰形易識別且信噪比rSN為73.8,大于3。AFT B1濃度為0.05 μg/kg,峰形易識別且信噪比rSN為83.1,大于10。該方法在滿足國標要求的檢出限和定量限的同時,峰形易識別,便于樣品結果的定性定量分析。
2.2.4 精密度和準確度
按照谷類中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要求,選擇常見及常用谷物高粱作為基體檢測,在高粱中加入AFT B1標準溶液,分別配制成低中高3種濃度的加標樣品溶液,按照給定分析方法的全過程進行處理和測定,記錄6個平行樣的測定結果,按全程序每個樣品平行測定6次,分別計算每個樣品的加標回收率,統計其相對標準偏差。見表4。加標回收率按式(1)計算。

表4 AFT B1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
由表4可知,此試驗中檢測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10%,且加標回收率均在95%~115%之間,滿足標準方法使用要求。
選擇常見的四種不同類型糧食高粱、小麥、玉米、大米添加黃曲霉毒素B1,將該方法與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22]方法進行加標測回收率結果比對,比對結果見表5。

表5 方法結果比對
將該方法和國標方法的數據進行比較,兩組數據的絕對偏差小于1,相對偏差小于10%。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用于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
此研究利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分析了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化合物的分子信息,利用多反應監測模式的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技術,建立了一個快速、穩定、靈敏的可定性定量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可在15 min內完成,其檢測范圍內線性良好(r=0.998)。檢出限0.01 μg/kg,定量限0.05 μg/kg,精密度小于6%,回收率均在95%~115%之間。相比于國標方法,該方法在前處理方面從樣品制備、提取、凈化,進行了改良,在保證結果準確的前提下,簡化前處理步驟,縮減前處理時間,大大縮短了方法檢測時間,同時在耗材方面也是大大節約了資源。綜上所述該方法可以對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進行實際的定性定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