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琦
摘 要:踏板是彈鋼琴的重要技術手段,踏板的運用能力代表了藝術家的鋼琴水平及其對音樂的理解。踏板是彈鋼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彈鋼琴的內在靈魂,踏板和聲音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任何歌曲的演奏中使用踏板會使音樂的聲音發生微妙的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踏板風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新,本文討論了踏板的使用及其對音樂的影響。
關鍵詞:踏板;鋼琴;音樂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0-00-03
踏板技術在鋼琴演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踏板技術的合理使用可能會使鋼琴演奏得更好。國內外著名的鋼琴家彈鋼琴時都需要踏板,踏板的使用直接影響鋼琴演奏的效率。為了能彈出高質量的音樂,演奏者必須利用精確的踏板技術。世界著名鋼琴家魯本斯說:踏板是鋼琴的靈魂,也是彈鋼琴的關鍵。美國鋼琴教師本諾娃也在鋼琴踏板方法一書中承認了踏板技術的重要性,因此踏板在鋼琴演奏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鋼琴踏板的發展背景
在1790年以前的現有音符中沒有踏板使用的痕跡,踏板的記錄也很少,在現有的樂譜中,踏板的第一次出現是丹尼爾斯蒂貝爾寫于1793年,但只是一個提綱,在閱讀這些音符時,人們會發現音樂中有很多復雜的部分,而且沒有為踏板制作專門的音符,這給了演奏人員創新的空間,因此,許多演奏人員對鋼琴踏板表現出無限的研究興趣。
二、踏板的類型和功能
鋼琴結構通常有三個踏板,每個踏板都有自己的功能,如果這三個踏板使用得當,鋼琴的優美音效將得到充分發揮。三個鋼琴踏板的具體功能如下[1]。
一是右踏板,即加長踏板。踏板延長主要用于進一步的弦擊,根據踏板的程度,也可以分為全踏板和半踏板兩種不同的類型。全踏板主要是指完全踩下踏板,然后完全抬起,半踏板基本上不會深深踩下,只抬起大約三分之一的踏板。根據踏板練習,踏板可以分為相同類型的步進式踏板、樂高式踏板、前置式踏板和振動式踏板,踩右踏板時,鋼琴中可以支撐毛氈。
二是左踏板,它叫弱踏板。這種類型的踏板可以有效地改善聲音的柔軟度,并過濾粗糙的聲音。由于這個原因,一些人直接用麥克風代替了左踏板,麥克風有效地補償了演奏中手指的弱點,并根據音量的變化來調整鋼琴的聲音效果。總的來說,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都有相應的軟踏板,但由于兩種鋼琴的結構明顯不同,它們的使用也有所不同。無論踏板技術類型如何,左踏板都提供特殊的音響效果,是一種通過模糊鋼琴演奏風格來給鋼琴添音的方法。
三是中間踏板,即連續踏板和保持踏板,立式鋼琴演奏中使用中間踏板只能聽到演奏的聲音,而其他人聽不到,因此,中間踏板在立式鋼琴中沒有意義。當中間踏板降低時,所用制動器的邊緣打開,并與連續踏板配合。實際上,中間踏板是用來更好地保持連續低音效果,避免間歇,然后最大化中間踏板的效率。
三、鋼琴表演中踏板技術的運用原則
(一)參考作品整體風格
鋼琴演奏需要在整體演奏風格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踏板技術,正確展現鋼琴演奏效果。例如,在車尼爾的599、849和99演奏中,專注于手指的演奏方式。巴赫的復調作品較多,演奏時要確保水平線的清晰和準確,并盡量不使用踏板。莫扎特的作品表現出清晰透明的風格,表演者可以少用踏板,經常更換踏板,控制深度。貝多芬的音樂風格需要充實的音色和和諧的共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更多踏板。在練習不同的作品時,應先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音樂家作品的整體風格,然后完成踏板練習。
(二)參考聲音色彩程度
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聲音,演奏人員必須仔細研究作品的類型和聲音。肖邦等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作品中,在長音階和半音階中有許多音符作為過渡音符,如果不踩下踏板,就會偏離作曲家的初衷,這時可以使用擺動踏板來避免混淆。如果需要模糊的夢幻效果,可以將踏板踩得很平。因此,沒有踏板的音樂和有踏板的音樂在聲音上差異很大,表演者可以通過使用適當的聲音形式進行比較。
(三)參考和聲變化需要
和聲是鋼琴演奏的基本要求,一般來說,和聲結合踏板,如果和聲發生變化,踏板也要發生變化,演奏者必須遵守這個原則。在特定演奏中,當多個連續的和弦不斷改變,并且每個和弦改變其和弦功能時,通過分割踏板使音樂流暢清晰。在浪漫主義時期創作的許多作品中,表演者不能用手來把握低音,尤其是在需要和聲的情況下,需要操作踏板來保持低音,然后將大跨度和弦連接。
四、鋼琴表演中常用的踏板類型
踏板的應用是彈鋼琴的靈魂,踏板的應用不僅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目前,傳統的立式鋼琴有中、左、右三種踏板[2]。左踏板,也稱為軟踏板,可以降低音量或音調。例如,休伊特的《牧笛》第1-14小節使用左踏板。立式鋼琴的中踏板可以降低聲音,如果在家練習,可以經常放下這個踏板。右踏板也稱為延長踏板,琴聲可以拉長。右踏板是鋼琴演奏中最常用的踏板,可以豐富音樂藝術的表現力。
(一)制音踏板
在發明之初,鋼琴只有一個手動螺桿聲音控制器,后來變成了踏板。減震踏板的功能是允許琴弦自由振動和拉長聲音,因此常常被誤解為拉長踏板。制音踏板通常有兩種功能,一種是連接手指無法掌握的聲音,另一種是富含聲音效果的聲音。在實踐中,表演者應特別注意將音符與手足相結合,充分利用踏板技術控制深度。通過對各種踏板技術的熟練控制和對踏板技術的掌握,在踏板練習中,表演者必須輕輕踩下踏板,以改變踏板施加在弦上的力。因此,踏板的一半允許制動器接觸琴弦,而踏板的另一半將制動接觸與琴弦分開,表演者可以使用半踏板技術,及時剪掉不必要的音符,減少練習過程中踏板噪聲的影響。
(二)持續音踏板
顧名思義,持續音踏板可以使音連續,使用它時,先播放特定的音符或代碼,然后踩下踏板,當前播放的音調持續到另一個音符不會中斷。持續音踏板的功能是,一旦演奏者踩踏板,最后一個音符和最后一個演奏代碼將被保留,但不會影響稍后執行的音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使用這種中間踏板,它主要用于以防止聲音對他人的影響。此外,在演奏印象派鋼琴作品時,持續音踏板不僅需要觸摸按鈕來產生夢幻漂浮的聲音效果,還需要使用踏板技術來增加作品的效果,從而吸引觀眾。
(三)弱音踏板
弱音踏板位于三個踏板的最左側位置,弱音踏板通過改變和弦的相對位置來減弱聲音。例如,《夜晚的寂靜》曲目,第3-47節有許多版本,踏板軌跡明顯較弱。表演者可以根據音符要求使用弱踏板,這樣這部分就可以看到各種聲音效果。必須指出的是,踩下弱音踏板時,演奏者必須仔細傾聽聲音,必須與上一段有很好的聯系。此外,更換踏板時需要小心處理,不能影響音樂的整體連續性,使用弱音踏板,表演者可以讓段落變得更安靜,不由自主地吸引觀眾。
五、從鋼琴曲中了解踏板的作用
(一)貝多芬的《悲愴》中的使用
鋼琴音樂作品充滿了簡單的激情和無比的幽默感,它有一種優雅、純潔、寧靜和歡樂的悲傷,在各種音樂藝術中是無與倫比的。鋼琴有獨特的形式感,與作品的激勵表現力完美結合。不同形式的聲音屬于不同的音樂作品,表演經典作品時很少使用踏板。在貝多芬的《悲愴》中,四重奏和弦使用加長踏板來實現音樂演奏期間放大聲音的效果,低音演奏期間施加力,提高聲音區域水平,穩定音樂波動,增加踏板變化的次數,改善音樂清晰度,并正確控制聲音效果,重復相同的音樂形式,改變踏板模式是產生不同聲音變化的絕佳方法。
(三)肖邦《練習曲》中的使用
19世紀末,浪漫音樂中鋼琴的發展變化不大,仍集中在肖邦和舒曼,民族主義音樂進入新階段,鋼琴是樂器之王[3]。通過不斷的創新,肖邦的音樂發展達到了頂峰,使鋼琴音樂出現了飛躍。在浪漫主義時期,音符并不總是剝奪踏板功能,踏板使用技術已經成為一些讓人引以為豪的方式。肖邦的《練習曲》也改變了舊的技術,不斷增加踏板的使用。音樂中各種聲音的結合產生了新的、充滿活力的音樂。肖邦是一位天才藝術家,也是當時社會上唯一一位專門為鋼琴寫作的音樂家。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意、強烈的情感、法國情懷和愛國主義。在華沙起義期間,肖邦的作品發生了質的變化,洋溢著他的愛國熱情,在革命中生動地表達了他的悲傷,在華沙起義失敗后,這首曲子成為他的作曲杰作。
六、踏板的運用與音樂作品的關系
踏板的使用可以有多種形式,取決于音樂作品。例如,在特殊的主題和明亮的氣氛中進行音樂表演,必須在音樂的適當位置添加相關踏板,以產生一種和諧的聲音效果。低音也使用連接踏板,肖邦的《歌謠》中,八音曲保留了很長一段時間。更換低音踏板時,不得踩踏板,直到音調增加,踏板才能變得清晰。《波蘭舞蹈》是踏板連接發生重大變化的作品,新的諧波聲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對踏板進行處理,在開始前的關鍵時刻,必須釋放踏板。舒曼是18世紀著名的古典音樂家,他的和弦一直是音樂課上的重點和難點。振動踏板是一種快速、平穩的音樂運動,有時會被完全阻擋,只有弦的振動。振動踏板給音樂增加了一個音符,使它的聲音非常微弱。浪漫主義音樂家肖邦在其作品中多處使用踏板,《船歌》對主導踏板的要求很高,必須迅速放松音樂,以免音樂的感覺突然變薄。
七、踏板技術的準確使用
(一)規范性使用鋼琴踏板技術
鋼琴踏板的使用影響了鋼琴演奏的音色效果和作品的文體特征,這就要求演奏者盡可能規范鋼琴踏板的使用,并在實際演奏中盡可能正確地使用踏板,使鋼琴音樂可以凸顯多樣性。
首先,從管理角度來看,鋼琴踏板技術必須標準化。在具體控制中,作為演奏者,必須全面考慮腳的位置是否合適。一般而言,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腳不應離踏板太遠或太近。如果距離太遠,演奏者只能用腳趾踩下鋼琴踏板。因此,在演奏過程中,踏板不牢固,很容易感覺不安全。離踏板太近會導致腳趾接觸鋼琴,不利于踏板的控制,在演奏中會產生噪音。因此,演奏者應檢查腳與鋼琴的實際距離,找到正確的起始點。在這種情況下,左腳不應該放在左踏板上,其應該準備好相應的工作。表演者的左腳通常被認為是整個身體的平衡點,使表演者的身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正確地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其次,需要設定一個合理的時間來踩下鋼琴踏板。什么時候踩踏板是正確的?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的踩踏:直接踩踏和反向踩踏。所謂直接踩踏,實質上是指當腳趾尖接觸到踏板時,反復松開腳,踩下踏板,彈出音符,每彈出一個新的音符,就踩下踏板,繼續循環。對于倒置的踏板,通常被稱為切割踏板,演奏者必須在用指尖演奏完音符后壓下踏板。一般來說,在鋼琴演奏中使用踏板時,重點應放在規范的踏板技術上。腳和踏板必須與手指有效協調,同時保持正確的位置,否則會直接影響表演效果。此外,鋼琴踏板必須牢牢控制與特定應用技術相關的各種形式的踏板技術,如節奏、壓力、震顫等[4]。
(二)藝術性地使用鋼琴踏板技術
鋼琴演奏中的踏板技術要求演奏者能夠靈活地使用標準化的踏板技術。同時,演奏者必須靈活、嫻熟、準確地運用踏板技術,才能在演奏中取得最佳效果。因此,除了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外,重要的是每位鋼琴演奏者還必須具備合理使用踏板的能力。在具體應用中,踏板技術必須考慮作品內容、文體特征和創作者的創作意圖,這些因素是鋼琴踏板的運用技巧。
第一,要認識到不同的踏板技術需要應用于不同地區、風格和民族的音樂作品中。實際上,踏板技術取決于許多因素,如作品背景、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旋律節奏等,這些不同形式的因素要求表演者正確理解作品的所有信息,并仔細分析和識別音樂的背景、風格和其他因素。在鋼琴發展過程中,鋼琴踏板的具體使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所不同。例如,巴哈和斯卡拉蒂的多聲部作品在一些巴洛克表演中很少使用踏板,踏板技術僅在需要適當連接時使用。在海登和莫扎特的早期作品中,踏板的使用也很不尋常,但是他們的作品應該表現出明顯的透明度。貝多芬后期,他的作品擴大到包括舞蹈技術,可以豐富管弦樂隊的聲音特征。浪漫主義時期,使用踏板技術可以更好地表達個人情感,不僅能強調作品的特征,還能提高鋼琴演奏能力。在印象派和現代鋼琴表演中,鋼琴踏板技術的使用極為頻繁。此外,在現代音樂作品中,踏板技術可以利用其優勢,使用不同的表達形式。
第二,不同類型的踏板技術需要用于不同的音樂作品。換句話說,鋼琴家必須充分尊重作曲家原有的踏板標記,并結合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才能正確應用踏板技術。作曲家有踏板標記,特別是對音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表演者,可以靈活地彈鋼琴,踏板的使用是基于作曲家的創新。但是,踏板的任何靈活使用都必須根據創作者的創作意圖進行修改,踏板技術不能任意轉換和使用。另外,踏板的實際使用,也要注意和聲的變化,這樣才能靈活使用踏板技術,讓鋼琴音樂聽起來很美。此外,在鋼琴演奏中,踏板的具體使用必須符合演奏節奏的特點,這樣觀眾就可以根據不同情緒的表演獲得不同的感受。使用鋼琴踏板時,演奏人員也必須考慮到傾聽的需要,也就是說,演奏人員聽到后可以享受自己的表演,這也是使用踏板的最基本方式。只有通過這些方法,踏板技術才能真正進一步發展[5]。
八、結束語
表演者使用踏板時需要注重手和腳的協調性,以及其他方面,這就要求表演者在使用踏板之前,集中精力識別呼吸、連接的音符,然后進行鋼琴踏板練習,以展現極其優美的音樂旋律。
參考文獻:
[1]魯一.論鋼琴表演中踏板技術的運用[J].當代音樂,2022(07):152-154.
[2]張浩.再談鋼琴演奏中踏板技術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8(07):119-120.
[3]孔德文.鋼琴演奏表演中的音色控制——以踏板與觸鍵技法的運用為例[J].黑河學院學報,2021,12(10):146-148.
[4]劉磊.淺論鋼琴踏板的運用及其對音樂風格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7):202-203.
[5]王真.淺析踏板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6(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