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為了提高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溫室番茄栽種階段的應用價值,以產量為目標進行探索性研究,提出溫室番茄滴灌水肥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以某農業試驗基地日光溫室為測試環境,以英石大紅為研究品種,在對試驗田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后,結合田間最大持水量和當地推薦施肥量設置9個不同的測試組,分別在灌水量和施肥量上進行差異化設置,根據不同組別番茄的經濟產量和生物產量,探索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執行措施。當以經濟產量為目標時,番茄灌水量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為宜,氮、磷、鉀的施用量以中肥標準為宜;當以生物產量為目標時,番茄灌水量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為宜,氮、磷、鉀的施用量以低肥標準為宜。
關鍵詞:溫室番茄;滴灌水肥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灌水量;施肥量;經濟產量;生物產量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2-0004-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28? ? ? ?文獻標志碼:B
滴灌水肥一體化作為一項精準農業節水技術,已經成為農業管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在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其主要執行依據是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于水肥的實際需求[2]。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滴灌系統在水肥輸送控制方面的精確性,結合作物不同生長階段,按需將水肥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3]。這種精量灌溉的作物管理方法實現了水分和養分供給的定量化,在確保作為生長環境水分適宜、養分濃度滿足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實現了對土壤根區溫度和濕度的有效調節,對于改善作物局部根區微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4]。
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水分和養分的利用效率,是優化果實品質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根據相關研究數據發現,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滴灌灌溉方式的用水量可以減少80%以上[5];與噴灌灌溉方式相比,滴灌灌溉方式的用水量可以減少50%以上。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作物的產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6],提升幅度在15%~35%。綜合上述研究不難看出,進一步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農作物管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7]。
文章以溫室番茄為研究對象,提出溫室番茄滴灌水肥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希望能夠為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溫室番茄種植中的應用提供有價值的幫助,在降低溫室番茄種植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產量和經濟效益。
1 材料準備
1.1 試驗區域選擇
在對試驗田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為了降低干擾因素對于研究結果的影響,以某農業試驗基地日光溫室為測試環境。試驗田位于東經103°10′、北緯33°82′,具有較為明顯的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特征。對試驗溫室的基本情況進行統計,長度為76.0 m,跨度為7.5 m,高度為3.0 m。土壤類型為壤土,土壤具體的參數信息如表1所示。以20 m2為單位面積劃分試驗區域,為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提供基礎環境。
1.2 試驗材料準備
以現階段較為常見的番茄品種為研究對象,試驗品種為英石大紅。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實施階段相關設備主要包括水源、水泵、水表、施肥桶,輔助設施包括輸水管道、滴頭、滴箭以及滴灌管[8]。在具體的布設階段,設置滴頭在非壓力補償狀態下的流速為2.0 L/h,相鄰滴頭之間的間距為25.0 cm[9]。
2 試驗方法
在測試階段,共設置了10個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方案,每個處理方案設置3個重復組,共設置了30個單位面積開展試驗。在對番茄實施定植處理前,按照統一標準對30個單位面積的試驗區域進行整地、施肥、起壟以及鋪設塑料薄膜,其中壟寬65.0 cm,溝寬45.0 cm。整地后施基肥,用量為施肥總量的30%,其余肥料以開花期為起始,按照每15 d施用1次的頻率,溶解在灌溉水中追施。具體水肥方案如表2所示。
表2水肥管理方案是以試驗田灌水量為基礎計算的,考慮了基質容重參數、灌溉面積、計劃濕潤層深度以及田間最大持水量對灌水量的影響。其中,1組、2組及3組的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4組、5組及6組的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7組、8組及9組的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90%。N、P、K施肥量是以當地推薦施肥量為基礎計算的。其中,1組、4組及7組為當地推薦施肥量的67%,2組、5組及8組為當地推薦施肥量的83%,3組、6組及9組為當地推薦施肥量的100%。
3 評價指標設置
文章的研究目標為借助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溫室番茄產量,因此以產量為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測定,具體的評價指標分別為番茄的經濟產量、生物產量。
番茄經濟產量的統計方式為在每個測試田隨機選取25株番茄,稱重計算得到單株番茄的產量,與單位面積番茄總株數相乘,換算得到對應的單產。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式中:m1表示番茄經濟產量,n表示單位面積番茄總株數,mg表示選取的25株番茄總重量。
對于番茄生物產量的統計方式,以番茄在整個生長發育期間通過光合作用生產和積累有機物總量為基準。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在每個試驗田隨機選取25株番茄,以番茄果實成熟為節點,對番茄植株的莖、葉、果進行稱重處理,之后同樣與單位面積番茄總株數相乘,換算得到番茄的生物產量。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式中:m2表示番茄的生物產量,ms表示選取的25株番茄植株莖、葉、果的總重量。
4 試驗結果與分析
在對不同處理組番茄具體產量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以相同處理組的均值作為最終試驗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偶然性對于研究結果的干擾。
4.1 番茄經濟產量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分析不同試驗組對應的經濟產量,得到的數據結果如圖1所示。
結合圖1數據可以看出,以灌水量為基礎進行分析,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80%的試驗田4組、5組、6組經濟產量最高,產量均遠超9 000 kg/hm2;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90%的試驗田7組、8組、9組經濟產量次之,產量在9 000 kg/hm2上下浮動;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70%的試驗田1組、2組、3組經濟產量最低,最大值僅8 758.62 kg/hm2,最小值不足8 000 kg/hm2。
在單一灌水量條件下,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70%時,低肥組1組的番茄經濟產量最高,產量達到了8 758.62 kg/hm2,整體表現出隨著施肥量增加番茄經濟產量逐漸降低的趨勢;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80%時,中肥組5組的番茄經濟產量最高,產量達到了9 499.25 kg/hm2,并且以中肥組的施肥量為基準,施肥量的增加或者減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番茄經濟產量的下降;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90%時,高肥組9組的番茄經濟產量最高,產量達到了9 122.94 kg/hm2,其中,低肥組7組和中肥組8組的經濟產量差異不大。
4.2 番茄生物產量
對不同試驗組對應的生物產量進行統計,得到的數據結果如圖2所示。
結合圖2數據結果可以看出,不同組別間,番茄生物產量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差異。在以灌水量為基礎進行分析時,整體表現出了與經濟產量相同的發展趨勢,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80%的試驗田4組、5組、6組對應的生物產量最高;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90%的試驗田7組、8組、9組次之;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70%的試驗田1組、2組、
3組最低。
對單一灌水量條件下的番茄生物產量進行比較,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70%時,低肥組1組的番茄生物產量最高,產量達到了9 749.63 kg/hm2,并且整體表現出與經濟產量相同的發展趨勢,隨著施肥量增加,生物產量逐漸降低;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80%時,低肥組4組和中肥組5組番茄的生物產量基本一致,產量分別達到了10 674.66 、10 662.69 kg/hm2,高肥組6組的生物產量相對較低;當灌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90%時,中肥組8組和高肥組9組番茄的生物產量基本一致,產量分別達到了10 119.94、10 124.44 kg/hm2,低肥組7組的生物產量相對較低。
5 討論
根據不同試驗組對應的數據結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在以經濟產量為目標對番茄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時,灌水量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為宜,氮、磷、鉀的施用量以中肥標準為宜;二是以生物產量為目標對番茄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時,灌水量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為宜,氮、磷、鉀的施用量以低肥標準為宜。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標準的制定要結合番茄栽種環境的實際土壤狀況,以確保其合理性和科學性。
6 結束語
滴灌水肥一體化對作物光合過程、產量、品質、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標產生影響,應根據不同水肥管理模式間的產量差異,提出最佳的水肥管理模式,在實現產量優化的基礎上,最大化提高水肥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郭娜,呂廣一,趙熠,等.不同生物有機肥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產量和土壤養分的影響[J].蔬菜,2023(1):17-25.
[2]張彩虹,姜魯艷,劉濤,等.太陽能主-被動式相變蓄熱墻體對溫室番茄生長及產量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23):194-198.
[3]宋單單,史夢雪,高金匯,等.復配型轉光棚膜光學性能及其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植物生理學報,2022,58(11):2218-2226.
[4]蔣龍剛,王麗英,任燕利,等.微藻用量對滴灌日光溫室番茄/黃瓜土壤質量、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2(20):48-56.
[5]張勇勇,趙鳳艷,楊麗娟.化肥有機替代對溫室連作番茄產量、品質和土壤生物化學特性的影響[J].遼寧農業科學,2022(4):1-6.
[6]張俊峰,頡建明,張玉鑫,等.生物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與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2(11):44-50.
[7]王遠,許紀元,潘云楓,等.長江下游地區水肥一體化對設施番茄氮肥利用率及氨揮發的影響[J].土壤學報,2022,59(3):776-785.
[8]陳志,劉曉光,李賀,等.滴灌水肥一體化施肥頻率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指標及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9):185-187.
[9]付詩寧,魏新光,鄭思宇,等.滴灌水肥一體化對溫室葡萄生理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21,37(23):61-72.
作者簡介:郭玲玲(1980—),女,漢族,山西晉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植物、土壤、肥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