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農業發展愈發重視,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在農作物種植中,優質的種子有助于農作物生長,可提升農作物的抵抗力,減少病蟲害,且產量與質量也相對較高。近年來,我國多次強調綠色種植,優質的種子可提升農業產量、保障食用安全,以推動種植生產管理,實現規范化發展。鑒于此,文章探究了農業種子管理服務的價值,分析了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廣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種子;推廣工作;管理服務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2-013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4.6?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有了現代技術的助力,農業由粗放化發展逐步朝著低碳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要想促進農業發展,應引入先進技術,加強種子管理,保障種子質量,為農戶增收提供助力,為農業整體發展作出貢獻。
1 農業種子推廣中管理服務工作的價值
種子推廣管理是農業推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提升推廣效率有著重要價值。種子質量是決定農業發展的關鍵,只有高質量的種子才能提升生產質量。新時代,人們已不再滿足于溫飽,對食品的要求更為嚴格[1]。有效把控種子質量,能夠生產出質量更高的農產品,應建立完善的管控制度,切實做好管理工作。只有落實監管工作,才能促使農業生產順利轉型。在農業種子管理時,應開展種子推廣工作,還應重視服務工作,保障服務流程的完善性?,F如今,還有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模式仍然過于粗放,工作人員應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借鑒其他地區的經驗,探索出一條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管理路徑。此外,應注重生態效益,在推廣時要保障不破壞生態環境,始終貫穿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調查當地的污染情況,檢測土壤環境,尋找最佳的管理模式。
2 農業種子推廣中管理服務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不到位
通過大多數種子企業開展推廣工作的狀況來看,大部分企業只推廣農業種子,而不推廣種植技術。不同種子對種植技術的要求不同,若企業未推廣配套的種植技術,則種植戶采購種子后無法采用正確方式進行種植,極易蒙受經濟損失,不僅會給種子企業信譽造成影響,也會阻礙農業生產發展[2]。
2.2 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人才助力,農業生產也不例外??v觀如今的農業人才隊伍,普遍存在專業人才不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某些地區受經濟等因素的影響,銷售人員基本是農戶,專業素質不高,某些經營商甚至都沒有許可證,很難有效保障種子質量。同時,如今的管理人員架構缺乏科學性,管理層中的優質人才占比不高,極易存在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對開展種子推廣工作極為不利。
2.3 監管體系不夠完善
種子推廣管理內容包括銷售種子、市場監管等內容。法律法規是監管工作開展的執行標準,但如今很多部門對法律法規所具有的指導效用了解不夠深入,也未構建協調機制,不僅無法有效約束經銷商,還極易出現惡性競爭問題,對農業市場的發展造成消極影響。某些監管者工作責任心較弱,工作過于形式化,接連不斷出現各種違法亂紀行為。例如,某些無經營許可證的經銷商惡意抬價、偽造證件來搶占市場,農戶采購的種子質量不一、成活率較低,會造成經濟損失。完善的監督體系對于市場有序發展非常重要,若是對此方面不重視,就無法確保種子的有效管理[3]。
2.4 資金投入力度不足
如今的農業發展大多是以國家補貼為主。我國農業種植范圍極廣,農戶數量多,國家補貼對他們來說杯水車薪。種子管理者在資金與技術方面都嚴重缺乏保障,管理服務工作無法獲得突破性進展,與整體農業發展相比較為滯后。若要長久發展,政府應注重加強資金投入,全力支持農業發展。
2.5 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
某些偏遠地區雖然自然環境好,但位置不好、交通狀況不佳、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管理技術落后、營銷方式缺乏創新性,不利于具體工作開展。某些種子管理機構缺乏種子培育儀器等先進設備,或是盡管引入了先進設備,但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設備損耗嚴重,無法將其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2.6 種子質量難以保障
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農業生產發展空間持續擴大,農作物種類增加,導致農業市場中混入了很多劣質種子。某些經銷商受利益驅使,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發展目光。農戶購買的某些種子與其所處的環境、土壤不相適應,繼而蒙受損失,導致整個市場風氣極差。某些銷售單位過度注重經濟效益,不在意種子的優良性,流入市場的很多種子質量不過關,種子種類與標簽不符,以次充好,對糧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3 農業種子管理服務工作推廣思路
種子管理服務歸于推廣工作范疇。推廣優質的種子可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助力。步入新時代后,人們更為傾向于品質化生活。為滿足農戶生產需求,保障糧食安全,需持續革新種子管理服務。通過引入先進理念,借助試驗提高種子品質,使種子品質與社會需求更為相符。與傳統種子相比,新型種子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小,抗性增強,可提高產量與質量。需確保新的種子對環境有更強的適應性,且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既不會破壞環境也不會傷害人體。
對于種子推廣管理服務,需先落實基礎工作,可從下述幾方面入手。一是推廣前需明確推廣目的,了解周邊環境與地形,選擇推廣與之相適應的種子。二是需了解種植地的土質、種植工人等情況。三是明確相關事宜后,應大力推廣與該地相適宜的種子,還需安排專業人員介紹種子,使得種植戶真正了解種子,并且提供相關服務,獲得種植戶認可。四是某些地區的民俗文化相對特殊,在推廣種子的過程中,可借助這些特性開展工作,提升種植戶的接受程度。
4 農業種子推廣中的管理服務實踐策略
農業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中極為關鍵的一部分,種子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源,種子質量與農作物質量密切關聯。所以在選擇種子時,必須保障種子質量,盡可能減輕種植工作負擔,且選擇的種子應在產量與質量等方面具有優勢。必須做好農業種子推廣工作,可提升種子管理和服務水平,使得農業更好地發展。
4.1 轉變經營模式,建立預警機制
種子管理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不僅要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還應提升產量。某些地區的農業生產都是家庭小規模生產,未達到大規模生產水平。例如,農戶不了解高價值的中草藥,認為種植風險相對較大。步入大健康時代后,人們愈發重視健康,中草藥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所以農戶必須轉變思想,消除傳統種植帶來的負面影響,尋求新的發展路徑。種子管理者可利用網絡平臺來拓寬銷路,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因此當地政府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加大電商宣傳力度,確保網絡高覆蓋率。簡化交易流程,保障種子交易市場的透明度,縮減中間環節,借助信息技術突破市場閉塞,充分整合相關資源,使得農戶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農戶主要依靠農業獲得收入,農業生產以獲得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對于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經濟效益的產品,政府需重點提供補貼,保障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4.2 加大對技術的支持力度,保障推廣效果
種子推廣技術人員在開展推廣工作前,只是片面介紹種子種植的優勢,對種植技術并未作出明確介紹,使得農戶不會積極引入推廣的種子。要改變之前的推廣方式,除積極宣傳外,還要介紹配套種植技術,提升農業生產力。可借助新媒體平臺大力推廣種植技術,并在開展推廣工作時著重介紹先進機械設備,讓農戶切實認可推廣的種子[4]。通過建立示范園區,標記好推廣種子和配套技術,綜合分析種子的各方面情況,邀請種植人員一同參觀示范園區,由此更明確地了解種子推廣優勢,此過程可讓種子推廣人員和農戶多溝通,了解農戶在挑選種子前的疑惑,以便日后更好地調整推廣工作計劃,確保推廣的種子與當地生產需求相匹配。在推廣農業種子的過程中,應加快生產機械化腳步,使得農業生產信息高效共享,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推廣人員需針對農戶關注的問題,為其答疑解惑,使農戶更信賴推廣者,促使后續合作更加順利。
4.3 科學規劃,展示新優良品種
要更好地保障農戶的經濟效益,需根據實際情況來建設示范園區,展示新的優良品種,為農戶選擇種子提供便利。為規范種子品種,需開展更細致的管理工作。相關經營者需做好品種記錄工作,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開展針對性宣傳工作,打造良好的種植環境,為農戶提供優良的種子。了解當地土壤、氣候情況,指引農戶科學選購種子。相關經營者應為農戶提供良好的匹配平臺,并將提升農業經濟效益作為最重要的任務,讓農戶可更加放心地選擇種子。經營者在整個推廣環節中,應端正工作態度,嚴格開展各項工作。此外,還需建立種子協會,大力監管農業種子,彌補法律的不足。
4.4 優化信息服務,保障用戶獲得良好服務
信息化發展極為迅速,各領域都在積極引入信息技術,農業領域也不例外。因此,在推廣種子的過程中,經營者應跟上時代步伐,引入各種先進技術手段,不斷優化信息服務,讓相關種子技術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知識的銜接,及時將種子的相關信息傳送給農民。切實做好種子推廣工作,可使農戶在挑選種子過程中獲得最好的服務,農戶可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獲得更為豐富的信息內容,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例如,農戶可利用新聞媒體來獲取新技術與產品信息,不僅可有效擴大農戶知識面,而且可讓農戶積極應用新技術,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農戶在選購種子時,應考慮土壤、氣候等情況,選擇最合適種植的種子。
4.5 頒布惠民政策,加大種子管理方面的投入
種子管理工作相對煩瑣,因而在管理種子的過程中,應保證農戶的合法權益,全面管理種子,以滿足農戶的需求,保證農產品的產量、質量。相關部門在管理期間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投入力度,做好人員培訓工作,積極推廣綠色栽培技術,科學指引農戶應用相關技術。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若要有效提升農業經濟水平,種子質量是尤為關鍵的一環。如今的種植技術尚未獲得較好的發展,因而相關部門需積極出臺惠民政策,例如,很多農戶引入先進品種的意愿較強,但因資金不足,使得該想法的實施受阻,政府部門應多與相關企業溝通,盡可能延長農戶購買農產品的支付時間,可在秋收后支付,也可要求區域金融機構放寬對農戶的貸款政策,讓農戶獲得更高程度的資金保障[5]。
4.6 積極開展品牌建設,實現管理服務一條龍
新時代背景下,各個行業的品牌推廣和銷售應立于生產前沿。品牌不但可體現商品的獨特性,還可區分同種產品,使得種子銷售與服務更為優質,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展現出更高的品牌價值。品牌建設不但要確保售后服務的完善性,還需與農戶多接觸,使農戶能夠更深入了解企業品牌,融入企業內控和外控,促進品牌高效建設。通過展現品牌形態來推廣種子,商標局審查種子品牌商標,可獲得法律保護,降低假冒產品出現的概率,能夠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4.7 做好從業人員培訓工作,提升人員的技術水平
種子管理服務是否能夠達到更高的質量,從業人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與企業需要引入人才,提升行業準入門檻,聘用有更高技術水平、責任心強的優質人才。同時,可與當地高校合作,一同培育出更多高質量人才,通過發放獎學金等激勵手段,讓高校學生更積極加入到農業種子推廣行列。企業需針對新聘用的員工開展統一培訓工作,確保人員操作能力符合相關要求,做好人才儲備。引導新員工積極到一線進行實地調查,充分了解農業發展,為農戶提供更多有效意見。企業需注重科學利用人才,結合人才的能力為其匹配適合的崗位,確保人盡其用。應通過制度文件明晰各部門與各崗位的職責,加大人才培訓力度。各地區負責人應定期組織會議、定期交流,相關專家可在會議中為推廣工作提供指導建議。管理者需端正自身態度,結合種子管理現狀,尋找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方法。
5 結束語
如今我國農業已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為使種子管理工作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國家需加大農業生產投入力度。同時,管理人員應強化責任意識,不斷總結經驗,優化管理服務流程,使理論能夠在實踐中獲得高效應用。此外,相關部門需制定完善的制度,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性,優化推廣服務工作流程,促進種子推廣管理良好發展,以高效推廣助力現代農業綠色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春蘭.農業種子推廣中的管理服務策略探析[J].種子科技,2022,40(16):136-138.
[2]姚才奎.農業推廣中種子管理服務現狀及展望[J].新農業,2022(1):14.
[3]李中傲.淺談農業種子推廣中做好管理服務工作的措施[J].河南農業,2020(11):25-26.
[4]劉貫軍,師振芳,秦海麗,等.解讀農業種子推廣中如何做好管理服務工作[J].農家參謀,2019(21):52.
[5]黨喜云,馬朝陽.加強種子信息管理服務促進現代農業發展[J].農戶致富之友,2019(4):126.
(編輯:申媛媛)
作者簡介:王利敏(1993—),女,漢族,安徽界首人,碩士,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為種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