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山 彭榮元 戈大慶 劉源
摘? ? 要:平度市作為農業大市,應延長種業發展鏈條,扎實提升全市種業產業發展水平,以種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增效賦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平度市種業發展現狀,闡述了平度市商業育種體系現狀,研究了平度市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平度市種子產業發展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種業;發展鏈條;鄉村振興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2-014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4.6? ? ? ?文獻標志碼:A
平度市是農業大市,耕地面積18.4萬hm2,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7.22萬hm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77萬hm2其中小麥播種面積9.87萬hm2;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46萬hm2,花生播種面積2萬hm2。多年來,平度市種子行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農民良種需求為目的,逐步推行研發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綜合能力,提高科技含量使種子(種苗)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平度市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小麥、花生、葡萄等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砧木南瓜子銷售中心。平度市常年小麥良種繁育面積0.667萬hm2;花生良種繁育面積0.667萬hm2,并獲得2019年山東省區域性花生良種繁育地、2019年國家區域性花生良種繁育基地;葡萄種苗1 000萬株左右,并獲得2017年第一批國家區域性葡萄良種繁育基地[1]。
1 平度市現代種業發展現狀
1.1 強化平臺打造,提供育種保障
在育種平臺打造上,依托山東省青豐種子有限公司建成山東省首家小麥育種院士專家工作站,打造山東省首家長期種質資源庫,有效增強種業創新能力。同時,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推進種業產業化,累計審定小麥品種9個,登記花生、大白菜、豌豆等非主要農作物品種120個,提升了平度市育種創新水平。
1.2 選育優良品種,守護糧食安全
在品種選育方面,平度市強化科技創新,加強小麥良種攻關,每年篩選百余個小麥、玉米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總結出品種的生產規律和栽培措施,科學選育良種,指導糧食生產。目前,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9%以上。
1.3 逐步完善新型良種示范推廣體系
近年來,平度市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主線,不斷完善新型良種示范推廣體系,加快新品種推廣應用步伐。2021年青島市農作物新品種安全性評價及展示試驗參試品種325個,其中小麥61個、玉米62個、花生50個(包括高油酸花生21個)、大豆22個、蔬菜類130個。獨立開展農作物田間種植鑒定參試品種97個,其中小麥74個、花生23個,開展花生新品種展示及安全性評價試驗13個。省級各類玉米區域試驗品種128個,生產試驗24個。協助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在山東省青豐種子有限公司、青島信宜佳種業有限公司、航佳科信家庭農場等舉辦了小麥、大豆等新品種觀摩推介會,實地考察繁種情況。組織開展了小麥新品種及主要技術推廣觀摩周活動,參加人員包括青島市種子站有關方面的專家、領導以及平度市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和經銷業戶200多人次,活動持續7 d,多個鎮處、小麥良種經銷者組織農民、種子經銷者前去考查觀摩[2]。
1.4 推廣良種良法,助力農業增效
篩選優質、廣適、穩產的品種,不斷加快推廣和應用新品種,建立多層次、多規模的品種展示推廣體系。目前,平度市建成超0.667萬hm2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基地采取訂單種植,年產良種4 500萬kg,價格比普通小麥高0.4元/kg以上,可增收1 000萬元,良種銷往全國8個省100多個縣市,累計推廣面積超133.33萬hm2。
1.5 種子質量監督抽查體系逐步完善
堅持從源頭上確保種子質量,完善種子質量監督抽查體系,2021年結合“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相結合,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聯合鎮處農業服務中心、執法中隊隨機抽查了平度市90余家種子經營門店,糾正種子標簽標識不規范等違規行為23起,整改合格率達100%。2021年抽檢小麥種子10個、玉米種子12個,抽檢結果合格。落實并抽查田檢0.773萬hm2小麥良種繁育田、0.713萬hm2花生良種繁育田,分別可收購合格小麥良種4 000萬 kg、花生良種3 500萬kg,有力保障了平度市用種安全。
2 平度市商業育種體系和現代種業發展現狀
平度市作為傳統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為農業增產、促進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品種選育水平顯著提升,成立了青豐小麥育種院士專家工作站,農作物新品種推廣應用規模擴大,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提高到98%,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提高。在現代種業發展中,通過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注重品種創新,加快“育繁推”一體化進程,種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培育了以山東省青豐種子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由2014年的5家發展到2021年的60家,共計注冊資本1.9億元。2021年累計銷售種子數量5 644萬 kg,銷售額達到4.41億元。在滿足本地充足供應的前提下,各種子(種苗)經營單位積極開拓外地市場,各類良種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小麥良種銷售量和花生良種銷售量達2 000萬 kg,年經濟收入增長至3億元,成為農業增收的新渠道。
近年來,平度市商業育種體系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平度市種子企業和個人不斷選育探索新品種。引進建設青豐小麥育種院士專家工作站、青豐糧油種子產業園、蓼蘭種業小鎮,先后育成小麥品種9個,其中2019—2020年青豐公司5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山東省審定,省級葡萄研究所2個,有多家花生、大白菜等民間研究機構等,已經有花生、大白菜、豌豆等國家非主要農作物登記新品種114個。
3 平度市現代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企業實力差,科研能力較低
目前,平度市只有一家注冊資本達到3 000萬元的良種企業,農作物新品種研發能力較薄弱,經濟實力較弱。多數企業生產、加工、儲存設備落后,幾乎沒有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多數企業的小麥、花生等常規作物種子生產,少數企業的白菜雜交種生產,只是引進原種,繁育大田用種;沒有企業能夠選育和生產技術含量高、程序比較復雜的雜交玉米等作物,只是購進種子,充當中間商、零售商[3]。
3.2 資金投入少,品種退化嚴重
大姜、大蒜等大宗蔬菜種多以農民資產自留種為主,品種退化嚴重,同時由于該類品種蔬菜種子量大、繁殖系數低、利潤低等原因,導致社會公益資金、良種研發項目、民間資本和科研力量不愿意投入,使得品種退化、產量和品質下降、抗性降低,成為制約當地優勢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3.3 良種推廣規范性差,品種多而雜
平度市是農業大市,受到了全國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的關注。由于平度市財力有限,展示示范中心和示范點建設缺少應有的物資、技術和人員保障,科技示范推廣隊伍知識老化,新品種示范推廣制度不完善,缺乏連續性。多數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盲目引進推廣種子,造成平度市種子市場比較混亂。
3.4 規模化育種產業發展滯后
蔬菜作物工廠化育苗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在平度市已經越來越被廣大種植戶所接受,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目前對該項工作的管理還處在空白階段,建議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立法建設。
4 平度市現代種業發展措施
平度市應加快構建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打造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產業鏈,充分發揮平度市資源優勢,立足高端特色名牌種業,做大做強小麥種子產業,積極發展果品種苗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增強科研能力,鼓勵和支持國內外聞名的大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到平度市落戶,改變目前平度市種子企業“小、全、散”的局面。
4.1 把好品質關,從源頭上提升育種質量
一是研發品種。充分發揮青豐小麥育種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育種研發引領作用,積極開展建設農作物商業育種體系,全面開展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工作。加大優良品種引進力度,開展比較試驗,促進當前已推廣應用品種更新換代,不斷篩選出適宜平度市種植的優質高產品種,示范、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綠色種植生產活動,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二是打造平臺。加強青豐糧油種子產業園、蓼蘭種業小鎮建設,打造青島市級小麥育種研發中心和葡萄種苗研發中心、青島市花生育種研發基地,實現小麥、葡萄、花生新品種研發數量和質量新突破,加強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平臺建設。
4.2 把好過程關,從渠道上提升種業產業發展水平
一是提升現代種業園區驅動力。加快建設優質種業產業園,圍繞小麥、花生2個品種,打造國內一流的育繁基地,通過“引、育、繁、推”等技術,推動平度市優質種業不斷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種業產業發展質量。二是強化種業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種子企業發展壯大,重點培育小麥、花生良種規模以上種業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對企業引進、轉讓農作物新品種的協助扶持力度,增加企業擁有自主產權的品種數量,推動重點企業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6%以上,全面提高平度市種業“育繁推”一體化水平。三是提升平度良種品牌影響力。充分發揮平度市作為第一批國家區域性葡萄良種繁育基地、山東省區域性花生良種繁育地、國家區域性花生良種發育基地的種業優勢,加強建設小麥、花生、葡萄等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和砧木南瓜良種加工銷售基地,在滿足本地充足供應的前提下,拓寬平度市農作物良種的對外銷售渠道,把平度市建設成為重要的國家區域性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和良種加工銷售中心。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平度種業影響力。統一組織企業開展新品種種植示范展示,充分利用青島市和平度市組織的新品種示范展示觀摩會、花生博覽會、企業產品購銷洽談會,發揮特色優勢,提高平度市小麥、花生等良種產業的影響力。做大做強種子企業,實施“品種+品牌”戰略,在引進推廣新品種的前提下,誠信經營,創立自有品牌,使種子在質量、信譽等方面獨樹一幟,激發消費者購買平度市特色產品的欲望。
4.3 把好產業關,從終端上建立起研學產一體化機制
一是“研”字為先。建立健全覆蓋范圍廣、技術規范、機制靈活的引進試驗、安全性評價、展示示范體系,提升建設省級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站、青島市級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站,規范建設平度市級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站,發展村級示范戶,實現平度市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網格化覆蓋。提高各級試驗站裝備水平,實現試驗操作機械化、數據采集自動化、數據處理智能化。二是“學”字為要。充分發揮種質資源庫、種業園區等資源優勢,聯合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加快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與育種技術向平度市轉化流動,助力農業發展,推動平度市種業產業提檔升級。圍繞青島國際種都建設,依托山東青豐種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山東省鮮食葡萄研究所等種業創新平臺,推進產學研合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農作物新品種。三是“產”字托底。嚴格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思路推進種業園區建設,加快構建從品種選育到生產、加工、銷售及推廣、后續服務各環節于一體的種業產業鏈,實現各個環節的融合與互補,推動種業產業向高效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
5 平度市現代種業發展方向
5.1 種業政策落地
平度市種子企業多且小,對于部門獎勵政策爭取能力不夠。對于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政策,雖體現了國家對種業的重視,感受到了種業發展的希望,但因種子新品種繁育周期長、難度大、審批時間久,享受政策紅利存在困難和阻力,對于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存在疑慮和擔憂。建議加強政策持續性和連貫性,激發種業企業創新動力。
5.2 提高企業研發實力
企業資金投入不足,育種投入周期長,育種風險大,所需資金多,中小企業實力不足以支撐獨立研發;育種隊伍不穩定,企業招不來、留不下科研人才,科研實力薄弱;國家科研項目申報、考核標準不符合企業實際,難以提高科研實力;科企合作缺乏長遠、穩定規劃。在政府層面,建議加強政府科研院所和大中專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引導科研院所積極與種業企業對接,將科研成果及早落地。建立企業商業化育種體系,提高企業研發實力。
5.3 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上假冒偽劣、侵犯品種權現象時有發生,搶占了合法經營者和品種權人的市場份額,損害了合法經營者的經濟利益,但假冒偽劣品種取證難、維權時間長、維權成本高、賠償額低,嚴重影響了種業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建議政府持續把好市場監管關,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的行為。通過專項整治,真正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懲治一批不法分子,銷毀一批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曝光一批制假售假典型案件,對不法經營者起到有力震懾作用,凈化種子市場。
參考文獻:
[1]劉五存,劉天同.推進天水市現代種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種業,2023(2):51-55.
[2]李廷榮,龔菊聲,楊婷婷,等.多方面促進現代種業發展[J].云南農業,2023(3):30-32.
[3]張海鵬,章永根,徐亦成,等.嘉興市現代種業發展現狀及其推進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23(3):1-3.
(編輯:申媛媛)
作者簡介:李金山(1972—),男,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種子新品種研究與推廣。
彭榮元(1972—),男,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種子新品種研究與推廣。
戈大慶(1985—),男,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種子新品種研究與推廣。
劉 源(1990—),女,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種子新品種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