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摘? ? 要:核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干果,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核桃含油量高達50%~60%,是食用油和工業用油的原料。由于核桃栽培技術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種植者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深入研究核桃栽培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闡述了核桃的栽培價值,分析了核桃的栽培條件,研究了核桃栽培技術,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桃;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2-0094-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4.1? ? ? ?文獻標志碼:B
當前,我國核桃種植技術水平受到諸多限制,從某種程度上看,核桃產業發展受阻。核桃生長周期較長,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分,一旦遇到干旱或病蟲害等問題會嚴重影響核桃產量。在實際栽培過程中,需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積極引入先進的核桃栽培技術,靈活應用栽后管理方法,控制病蟲害。同時,應加強對核桃栽培工作的研究,不斷探索提高其產量與質量的技術措施,促進核桃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1 核桃的栽培價值
核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經濟價值與藥用價值較高。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核桃抗寒、適應性廣、病蟲害少、管理方便、便于儲運、壽命長,適合在山區種植。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大量種植核桃,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2 核桃的栽培條件
2.1 氣候條件
一是溫度。春核桃展葉后,遇低溫-4~-2 ℃會造成新梢受凍。幼樹抽梢期遭遇寒流或者連續陰雨天氣會造成枝條死亡。如果生長季溫度下降到
-2~-1 ℃會出現凍害,致使產量下降,核桃果實腐爛,嚴重時會使果穗脫落,果實焦黃。核桃栽培歷史悠久,天然產地以溫帶為主,適宜在氣候溫暖潮濕的地區生長,在無霜期最少180 d、年平均氣溫8~16 ℃的地區均可栽培。核桃休眠期能夠耐低溫-20 ℃,部分品種能耐低溫-30 ℃,氣溫下降時萌芽凍結,如果氣溫下降到-20~-10 ℃,在開花和出苗階段芽會凍結,使幼樹死亡,因此冬季管理應著重防止凍害發生。夏季溫度超過38 ℃,果實易焦,核仁無法正常生長[1]。
二是水分。核桃適應性較強,能適應干燥的空氣環境,但在干旱地區栽培核桃產量較低。因為核桃對土壤水分含量的變化較為敏感,缺水會生長減慢,造成大量果實脫落,提前落葉。同時,水分含量過高會導致土壤通氣性較差,根系呼吸障礙,生理機能下降,生長不良,甚至枯死。在水分管理過程中,應保持田間濕潤,基于實際情況合理調控澆水頻率。秋季雨水較多,會造成青皮過早裂開,內部種皮受污染,影響核桃質量,需及時排出田間積水[2]。
三是光照。核桃為喜光樹種,樹冠呈傘狀分布。只有保證生長空間足夠大,才能滿足核桃生長對光照的需求,否則會影響其生長。核桃適合在全年日照時數2 000 h以上的地區種植。如果樹冠內出現多個不同形狀的葉片,會造成光能浪費,致使光合作用下降。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的光照強度,應盡可能擴大栽培面積,但要適當減少間伐次數。核桃對光照要求較高,一年中生長結果的季節日照時數及強度對核桃生長有明顯的影響。光照不足會導致核桃花器官異常,影響果實的形成。充足的光照可以促進養分吸收和轉運,促進果實的營養積累,提高果實的重量和品質[3]。
四是風。核桃種植地空氣不流通會造成減產。應選擇適宜位置種植,并合理修剪,使其通風透光性良好。一年生核桃枝干較大,抗風能力較差。在冬春季多風地區迎風坡栽培容易使得核桃掉落。同時,風速過大、氣團過大會對授粉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核桃產量。因此,要想提高核桃產量和質量,必須采取防風措施。對于在迎風坡生長的核桃,需營造防護林[4]。
2.2 土壤條件
栽培核桃以疏松的土壤最佳,質地較厚、含沙量較多的土壤不宜種植核桃。適宜栽培核桃的土壤pH值為6.5~8.3。如果土壤含鹽量太大,就需增加施肥量,確保土壤鹽分在0.25%以下。土壤結構不好或過于干燥會對核桃產生不利影響[5]。
核桃屬于深根性作物,根系發達。在山地和丘陵地區種植核桃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有一定坡度的地塊,保證果樹安全越冬。土層厚度超過1 m,地下水位低于3 m,核桃長勢較好。在干旱年份或雨季到來之前要及時排水。地下水位太高,根系生長困難,側根較少,會致使樹體枯死。另外,山坡、丘陵、平原都可栽培核桃,但梯度不宜大于25°,否則需開展水土保護工程。種植核桃可以有效改善環境,提高植被覆蓋率。
3 核桃栽培技術
3.1 篩選出適宜的核桃品種
選用核桃品種要嚴格遵循3條基本原則。
一是品種達到國家制定的各項基本要求及標準,讓不同種類核桃品種處于適宜栽培條件中,呈現平穩生長狀態。
二是核桃選種應體現區劃原則。種植規劃區內選用2~3個品種,以突出重點,實現規模化發展。一個種植區內栽種的品種成熟期、肥水要求最好相近,并針對具體核桃品種,選用最佳栽培方法,獲得理想栽培效果[6]。
三是按照市場需求選擇核桃品種。種植前可以通過搜集資料、預測市場需求趨勢,選擇適應性強、市場潛力大的新品種。種植的核桃品種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提高核桃的市場競爭力,推動核桃產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2 栽植過程
嫁接是一種有效的種植方法,可在不改變品種特性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和質量。嫁接繁殖核桃一般采用普通砧木,也可采用野生核桃,種子貯藏后在秋、春季播種。夏季收獲種皮,冬季貯藏在冷庫中,貯藏時間為60~90 d。冬季低溫,可利用覆土育苗法。播種前用溫水浸泡5~7 d,每天換1次水,促使種子吸水,提高種子的成活率。
夏季播種育苗采用芽接法和劈接法。移植方法以春季主枝移植為主,秋季進行主干移植和枝接。通常砧木萌發至長葉需10 d左右,應事先切斷接穗,放入溫度為0~5 ℃的環境中保存。嫁接后管理應以防止傷害為主,同時不能忽視對新梢生長及根系活力的調節。
核桃皮中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容易形成隔離層,所以應加快嫁接速度,確保嫁接面平滑,提高嫁接成活率。近年主張室內移植,可控制創面愈合的溫濕度條件。用鋒利刀片刮去木質部表面的樹皮及韌皮纖維后,再涂抹一層凡士林或植物油。樹木倒伏后,挖取砧木苗進行補植,在落葉期前后采集接穗貯藏。待傷口完全干燥后,用鋒利的鑷子輕輕剝除表皮,露出里面的韌皮部,再涂抹一層凡士林或植物油。嫁接前10~15 d摘莖、穗子兩側置于盛有濕木屑的貯藏器內,在25~30 ℃的室內放置2~3 d,以利康復。對于多年生樹種來說,可以通過增加株距提高成活率。種植行距應根據核桃品種特點和土壤環境而定。栽培要求土層較深,瘠薄之地易形成“小老樹”,不適宜栽培。在栽培過程中,需培育授粉昆蟲。核桃苗的側根較少,不耐移植,需要提前栽植,注意不要讓小苗根部長時間外露,栽植前和栽植后需注意保濕。
3.3 整形修剪
核桃為喜光樹種,結果季節結束后需有足夠的光照。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造樹冠,使其達到理想狀態。核桃通常有分層疏散樹形與自然樹形2種。其中,分層疏散樹形較美觀,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耐旱性較強,立地條件較好,具體要求及操作流程可以參考蘋果。對于生長緩慢的核桃品種,可以用疏層狀整形方法進行修剪;對長勢較強、樹冠較豐滿的核桃品種,應采用自然樹形。疏層結構就是在上層骨干枝上設置1個或幾個輔助枝,使之形成一層獨立冠層,并以下層為主干,應適當增大第1副主枝(即側枝)與中心主枝的間距。
樹冠開張、樹干脆弱、立地條件較差的可用自然樹形,每個植株選擇主枝2~3個,副主枝3~4個。一般以疏枝為原則,疏除生長不良、過旺的枝條。幼樹修剪的對象主要是干擾樹形、影響其他枝條生長的部分枝條,對于不妨礙核桃樹生長的枝條可以適當保留。例如早生核桃次生枝及雄花枝較豐富,時常出現長枝現象,需保留次生枝、長枝,提前摘心。短截即剪去部分枝梢,回縮即短截多年生枝。短截和回縮能促使樹體部分生長和多分枝。修剪的輕重程度不同,產生的反應不同。為提高效果,一般可回縮到多年生枝有分叉的部位分枝處。短冠枝與雄花枝的比例上升,說明樹體漸弱,需及時修剪。
摘心是修剪的重要措施之一,摘去新梢頂端幼嫩的生長點,可節約養分,提高坐果率。同時,摘心還可以促進核桃樹根系生長,有助于側芽萌發分枝。枝條老化是造成樹冠郁閉、產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枝體枯死說明機體老化,必須進行復壯處理。核桃進入衰老期后,外圍枝條生長速度放緩,部分枝條出現下垂現象,大中枝條極易枯死。因此,需要對核桃樹進行更新復壯處理,對其主干、主枝、側枝進行更新,延長核桃樹的結果年限。主干和主脈等部位的枝條生長旺盛,需要大量營養供應。休眠期修剪核桃,創口愈合差、易損傷,嚴重時會影響樹勢,春秋季采果后、葉片變黃前為最佳修剪時期。
3.4 人工輔助授粉與疏除雄花序
人工授粉可有效提高核桃結實率10%~30%,9:00~10:00是最佳授粉時間。核桃屬植物雌雄兩性同株異花,同一品種的雌花和雄花間不能實現傳粉,需要除去部分雄花,避免營養消耗過多。為了獲得最大的收益,應盡可能避免雄花與雌花同時出現。去除雄花能減少樹木營養與水分消耗,從而給雌花增加營養和水分,促進核桃生長,達到提高產量、改善質量、刺激新芽生長以及提高樹木活力的目的。
雄花過密或疏除過晚會導致樹體衰老,降低抗寒能力。疏雄宜早疏,休眠期到雄花芽膨大期疏去雄花,提高坐果率的作用最好。疏雄花數量應視雄花芽多少及雄花、雌花芽數之比而定。若人工輔助授粉,可以多留幾個雄花,沒有手工授粉,不可使過多雄花疏落。若有較多雄花疏除,則應考慮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法。在疏除雄花后,要及時將殘株及病枝等清除干凈,然后進行施肥管理。
3.5 施肥管理
對核桃進行施肥時,可適當提高氮肥施用量。一般在幼齡期開始施磷肥,結果期補充鉀肥。種植人員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特性以及苗木生長狀況等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待幼苗萌發后二次施肥,栽植第1年需肥量大,頻率以30 d施1次肥為宜,施肥深度以30~50 cm為宜。
第2年開始,根據苗木長勢逐步減少施肥量,增加有機肥用量。追肥時可撒施一些肥料,促進核桃生長。如果不及時施肥或施用不當會導致缺肥,影響果實品質。核桃種植后2~4年,每年施肥4次,樹勢成熟時,每年施1次基肥,追肥2次。施肥應與灌溉相結合,確保根系有足夠的水分和營養。
3.6 病蟲害防治
核桃舉肢蛾通稱核桃黑蛾,是為害核桃生長、使核桃品質下降的重要害蟲之一。核桃舉肢蛾以幼蟲蛀食核仁,造成果實畸形。受害果會出現小斑點,表皮發黑,導致核桃樹枝葉脫落、失去活力。
核桃樹發生該蟲害后,即使核桃沒有脫落,成熟后也是瘦長、黑色的,無法正常食用。防治核桃舉肢蛾需及時清除雜草,替換上層土壤,施用有機肥料或采取化學防治措施,以消滅幼蟲,降低經濟損失。此外,及時清除并銷毀病果,以免對其他果實造成傷害。
3.7 核桃催熟收獲
成熟核桃外皮由綠變黃,頂部1/6~1/3開裂,綠色外皮容易脫落。在果實成熟期,將核桃從樹上摘下,放入通風干燥處保存,將洗凈晾干的果實放在通風陰涼處貯藏。
剝皮后,用0.3%~0.5%乙烯利溶液浸泡30 min左右,堆厚約50 cm,蓋干草約10 cm。將核桃放入筐中,再把筐放在陰涼處晾干。如果將摘下的核桃售賣,一定要洗凈,除去果仁上殘留的腐皮、污垢等污染物。洗滌時間不能太長,以5 min為宜。漂白劑濃度不可太高,要選用無毒無害、無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中的漂白劑,如氫氧化鈉、明礬等。核桃核表面有一層油脂,需將其刮下,用冷水沖洗干凈。新核桃洗干凈后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易裂開和變質,最好將其置于陰涼通風處。
4 結束語
在核桃種植管理過程中,可從挑選、種植栽培、栽后管理等環節入手,確保核桃栽培質量。種植人員應熟練掌握核桃栽培管理技術,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氣候因素,科學制訂核桃種植計劃,促進核桃健康生長,提高核桃質量與產量。
參考文獻:
[1]吾古蘭木·阿木提.核桃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2(11):49-50.
[2]孫穎.核桃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探析[J].現代農業研究,2022(7):114-116.
[3]解春麗.核桃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果農之友,2022(6):30-32.
[4]段志坤.核桃生長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3):12-18.
[5]華余兵.核桃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2(4):13-15,22.
[6]余樹軍.核桃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探析[J].果農之友,2021(9):26-27,30.
(編輯:王雨荷)
作者簡介:劉 妍(1995—),女,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