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敏,王 超,馬月珍
(山東省立第三醫院 山東濟南250031)
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危害廣大女性健康的首要惡性腫瘤[1]。乳腺癌幸存者失眠、焦慮、抑郁發生率均高于其他癌癥,失眠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嚴重延緩患者康復[2]。由于手術、化療等導致乳腺癌患者七情過度、精氣虧耗、心神失養,從而使其失眠、抑郁,因此,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見的不寐證型[3]。藥物治療經常存在一些副作用,中醫治療疾病講究標本兼治,可從根本上預防、治療疾病。《素問·舉痛論》:百病生于氣指出情志失常導致氣機失調,擾亂心神,夜不能寐,表明失眠癥的發生與情志紊亂密切相關[4]。中醫情志療法在治療失眠癥時能因人因癥而論治,個體針對性強,方法多療效顯著[5]。基于此,本研究將情志療法聯合耳穴壓豆應用于乳腺癌失眠癥患者中,探索乳腺癌患者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有效且非藥物干預方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兩腺外科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70歲者;②經病理學診斷為乳腺癌患者;③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總分>7分且診斷為心脾兩虛型失眠證者;④病情穩定,能正常交流者;⑤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正在服用安眠藥物或鎮靜藥物者;②正在接受其他心理治療者;③耳部皮膚有破損或感染者;④合并有其他癌癥者。根據兩因素兩水平析因設計共設4個處理組,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中醫情志療法組、耳穴壓豆組、聯合組各50例,3例患者中途退出,最終對照組50例,中醫情志療法組48例、耳穴壓豆組49例、聯合組50例患者完成研究。對照組男13例、女37例,年齡:≥18歲10例、19~54歲20例、55~70歲20例;婚姻狀況:已婚42例,未婚4例,其他4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中專10例,大專、高職6例,本科及以上3例;家庭人均收入:1000~3000元/月42例,3001~5000元/月4例,>5000元/月4例;TNM分期:Ⅰ期31例,Ⅱ期9例,Ⅲ期8例,Ⅳ期2例;病理類型:非浸潤性癌30例,早期浸潤性癌10例,浸潤性特殊癌8例,浸潤性非特殊癌1例,其他1例;病情知情程度:不了解8例,部分了解30例,非常了解12例。中醫情志療法組男10例、女38例,年齡:≥18歲8例、19~54歲30例、55~70歲10例;婚姻狀況:已婚38例,未婚4例,其他6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中專10例,大專、高職5例,本科及以上5例;家庭人均收入:1000~3000元/月28例,3001~5000元/月10例,>5000元/月10例;TNM分期:Ⅰ期32例,Ⅱ期1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類型:非浸潤性癌28例,早期浸潤性癌10例,浸潤性特殊癌6例,浸潤性非特殊癌3例,其他1例;病情知情程度:不了解15例,部分了解23例,非常了解10例。耳穴壓豆組男12例、女37例,年齡:≥18歲9例、19~54歲19例、55~70歲21例;婚姻狀況:已婚39例,未婚6例,其他4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中專10例,大專、高職5例,本科及以上5例;家庭人均收入:1000~3000元/月29例,3001~5000元/月10例,>5000元/月10例;TNM分期:Ⅰ期31例,Ⅱ期12例,Ⅲ期4例,Ⅳ期2例;病理類型:非浸潤性癌29例,早期浸潤性癌10例,浸潤性特殊癌7例,浸潤性非特殊癌2例,其他1例;病情知情程度:不了解14例,部分了解25例,非常了解10例。聯合組男17例、女33例,年齡:≥18歲10例、19~54歲20例、55~70歲20例;婚姻狀況:已婚41例,未婚6例,其他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中專11例,大專、高職6例,本科及以上3例;家庭人均收入:1000~3000元/月41例,3001~5000元/月6例,>5000元/月3例;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5例;病理類型:非浸潤性癌29例,早期浸潤性癌11例,浸潤性特殊癌8例,浸潤性非特殊癌1例,其他1例;病情知情程度:不了解7例,部分了解29例,非常了解14例。四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KYLL-2022024)。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外科術后失眠常規護理。如心理疏導、作息習慣培養、飲食指導等。指導患者正確填寫問卷調查表。
1.2.2 中醫情志療法組 第一階段(第1周):順意法,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訪談,誘導患者吐露真情,了解其內心癥結,順從患者的心意滿足其某些意愿,解決其心結,組織患者參加座談會讓其自由發言提出對醫療護理工作需求及意見,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并盡量給予滿足。第二階段(第2周):消除心因法,根據患者特點采用不同方法消除其治病心因。通過抗癌效果明顯的患者進行交流,消除對癌癥的恐懼,向其講解治療乳腺癌的方案具體干預措施,讓其對戰勝疾病充滿信心,探討改善生活質量的方法。第三階段(第3周):移情易性療法,即通過專注于某些事情將注意力轉移到有意感興趣的事情忘掉不愉快的事情,改變心態,從而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達到治療目的。主要是音樂療法,組織患者戶外活動練太極拳、跳廣場舞等。第四階段(第4周):以情勝情法,臨床醫療人員有意識地激發患者某些情緒反應來抵消、抑制或消除患者原有的病理性情感活動。主要是應用中醫情治療法的“以喜勝憂”的理論依據[6],給患者播放一些自己喜歡的節目,引導患者戶外活動開闊其心胸,組織患者在一起交流并分享成功的病例等。治療時間:每次40~60 min;治療頻率:1次/d;療程為4周。
1.2.3 耳穴壓豆組 干預前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說明取得配合后方可進行。咨詢專家小組選穴,主穴:心、神門、皮質下;配穴是辨證取穴:心脾兩虛證配穴,脾和胃。方法: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平臥位,用探棒尋找到穴位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用膠布把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相應的穴位上。指導患者用拇指和示指的指腹相對按壓王不留行籽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果按壓相應穴位的王不留行籽有痛、麻、脹等感受為“得氣”,每持續按30 s,間歇10 s。告訴患者定時按壓穴位,早、中、晚,3次/d,每次5 min。7 d為1個療程,共4個療程。
1.2.4 聯合組 在為患者進行耳穴壓豆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情志療法干預。
1.3 質量控制 本研究組員由2名中醫主任醫師、4名中醫護理主管護師、4名研究生、2名教授組成。分為4組,每組設1名組長進行干預質量監控。研究者經過統一中醫情志療法和耳穴壓豆法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干預。
1.4 觀察指標 ①睡眠質量:采用PSQI評估四組干預前(入組24 h內)、干預后(干預4個周后)睡眠質量,此量表由Buysse等[7]于1989年編制,劉賢臣[8]進行漢化。該量表包含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共18個條目,采用0~3分計分法,PSQI總分>7分表明存在睡眠障礙,得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為0.854,各維度Cronbach′s α為0.846~0.903。②中醫證候:干預前后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9]心脾兩虛不寐患者的臨床癥候表現來填寫該量表的對應條目,如主癥失眠多夢、脈細數、舌淡苔白等,次癥頭暈眼花、神疲乏力、健忘、食欲不振、面色無華、腹脹稀溏,該量表按照癥狀的嚴重程度無、輕、中、重,賦值依次為0分、1分、2分、3分,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相加最終得到的分值為患者近期的中醫證候積分。③心理狀態:采用正性負性情緒量表(PANAS)評估四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此量表由Waston等[10]編制,廣泛應用于測評受試者近1~2周的心理情緒的體驗,共包括20個條目,根據其內容分為負性情緒、正性情緒2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10個條目,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幾乎沒有)~5分(非常多),各維度條目得分相加是各維度總分,得分越高表示該維度的情緒體驗越高。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為0.890,各維度Cronbach′s α為0.889~0.902。
2.1 四組干預前后PQSI、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四組干預前后PQSI、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
2.2 四組干預前后PANA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四組干預前后PANAS評分比較比較(分,
2.3 三種方法干預前后各量表評分方差分析 見表3。
表3 三種方法干預前后各量表評分方差分析
中醫情志療法和耳穴壓豆療法均可改善患者失眠癥狀,提高其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發現,干預后三組睡眠質量均得到改善,中醫情志療法組與耳穴壓豆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這兩種治療方法在改善其失眠癥狀上療效相當,二者療效不存在交互作用,表明聯合應用這兩種方法在治療失眠癥狀上優于單獨的任何一種治療方法。情志療法是指臨床醫護人員運用中醫情志學說理論治療患者的身心疾病[11]。情志最早起源于《內經》,情志一詞是中醫七情學說核心概念,是中醫學對人類情緒的特有稱為[6]。《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喜傷心,恐勝喜;怒傷肝,悲勝怒;憂傷肺,喜勝憂;思傷脾,怒勝思;恐傷腎,思勝恐。”后世學者在此理論基礎上又提出了順意法、暗示療法、消除心因法、精神攝養法等。失眠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患者由于得知自己所患疾病后過于悲傷抑郁導致七情過度,又加上手術、化療、癌癥等嚴重消耗機體能量導致心神失養,最終造成失眠。本研究綜合運用順意法、消除心因法、移情易性療法、以情勝情法對患者進行了相應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調暢氣機、緩解抑郁的情緒,從而達到改善失眠的目的。王恒等[12]運用中醫情志療法治療腦卒中后抑郁失眠患者,不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癥狀,還可以提高其睡眠癥狀,與本研究結果一致。Porter等[13]研究也證實了中醫情志療法在改善乳腺癌癥患者睡眠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中醫情志療法能夠調節失眠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是有證可循的,值得推廣。
全息醫學的觀點認為:“人體的局部可以表達人的整體,整體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在人體的某一局部。耳部作為人體的局部器官,相當于一個倒置的人體,耳部的陽性反應點可以反映出人體的某一局部疾病。”《內經》中講述:“刺激耳穴可以調節經絡、神經功能,從而運行氣血,調理陰陽臟腑,治病防病的作用。”有研究證實,將耳穴貼壓豆用于治療卒中后患者失眠癥,不僅可以緩解其中醫證候,還可以提高其睡眠質量。金淑等[14]應用耳穴壓豆治療腫瘤病人失眠時采用耳穴壓豆法,選取神門、心、枕、額又配穴脾、肝、腎,有效率達到92%,此法簡單易行且有效率高、無不良反應,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中醫情志療法歷史悠久,療效顯著而悠長,標本兼治,加之耳穴壓豆簡單易學經濟實惠,且見效快。二者聯合應用可起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作用,從根本上治療乳腺患者的中醫證候,提高其睡眠質量且療效優于單獨任何一種療法。
中醫情志療法聯合耳穴壓豆法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脾兩虛的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情志療法組和耳穴壓豆組中醫證候量表得分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得分均有所降低,然而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單獨任何一種療法可以改善患者中醫證候,然而療效并不顯著;另外,聯合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兩種療法改善患者中醫證候療效上具有協同效應,兩者聯合應用可顯著改善患者中醫證候。從傳統中醫理論上分析其原因,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主要由于情志失常、思慮過度、機體虧耗等導致其心脾失養、氣血失和、神失所守而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等不寐癥狀[3]。從現代醫學角度上分析,放療、化療、手術等治療給乳腺癌患者帶來嚴重的創傷,患者容易產生多夢、易醒、睡眠倒錯等癥狀。對嚴重創傷帶來的各種癥狀單獨的療法顯得微乎其微,而聯合干預效果更佳。提醒醫護人員應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睡眠狀況及影響因素,在睡眠質量下降的早期對患者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干預,以預防或延緩失眠癥的發生,而對癥狀較為明顯者則采用聯合干預方法則效果更為顯著。
中醫情志療法和耳穴壓豆法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正性情緒,降低其負性情緒,以利于其身心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情志療法對提高患者的正性情緒、降低其負性情緒均具有顯著療效,而耳穴壓組正性負性情緒量表得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然而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中醫情志療法組和耳穴壓豆組不存在交互作用,表明兩種療法聯合應用優于任何一種單獨療法。分析原因:中醫情志療法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表情、態度、姿勢、行為、氣質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加上干預者統一經過培訓和理論學習有著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能夠靈活運用中醫情志療法對患者進行適當干預,其干預方式更易于接受;同時中醫情志療法組極大地提高了護患之間的信任度、合作度,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的信心、降低其消極情緒,還提高其治療的配合度,間接地提高了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與張麗[4]研究結果相似。耳穴壓豆是通過在耳部尋找相應的治療學位對其進行刺激,達到調節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對改善睡眠質量和中醫證候效果顯著,但對患者情緒影響效果并不顯著。
總之,中醫情志療法聯合耳穴壓豆療法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心脾兩虛型失眠癥,降低其負性情緒,提高其正性情緒,從而改善其中醫證候。聯合兩種治療方法效果顯著,安全、經濟實惠、易學易用且被患者易于接受可有效提高護患之間的合作度、信任度,促進患者整體的治療效果等優點,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有限,且局限于某2所醫院的患者,同時受時間、人力的限制沒有進一步延長干預和隨訪時間,干預的遠期效果尚待于進一步研究。目前,國內外針對乳腺癌患者中醫證候的護理干預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將中醫情志療法聯合耳穴壓豆療法應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取得較好的干預效果,未來將繼續探討針對乳腺癌患者中醫證候的干預措施,期望從中醫方面對乳腺癌患者的證候干預有所突破,彰顯中醫護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