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鑫,張婷婷,黃 鑫,佟海青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 山東青島266000)
臨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常用方法為腹膜透析,該方法透析治療較緩慢,不會給患者血流動力學帶來嚴重影響,故安全性較高[1]。然而,在透析治療過程中患者易出現腹膜炎等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降低生活質量。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重要。全程系統化護理作為全新的一種護理模式,通過制訂系統化護理方案,提高患者配合度,提升治療效果。2020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我們對35例腹膜透析治療患者實施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接受腹膜透析治療者;②年齡>40歲者;③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者;④各項臨床資料齊全者。排除標準:①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嚴重精神疾病者;④認知功能異常者;⑤腹膜透析禁忌證者。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42~65(53.45±2.16)歲;病程2~11(6.17±2.18)年。研究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3~67(53.78±2.27)歲;病程2~12(6.34±2.25)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在患者進行腹膜透析治療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告知患者腹膜透析原理、透析必要性以及透析相關注意事項,提升其配合度。
1.2.2 研究組 實施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安排專科護士對護理人員進行干預,護理內容如下:①成立全程系統化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副主任醫師及護理人員,護士長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內容為透析操作培訓及護理理論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待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②健康教育。培訓開始前將腹膜居家指導書發放給患者及家屬,提高對腹膜透析治療的認知度,通過開展講座,讓患者理性認識腹膜透析。③階段性考核。在健康教育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培訓并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對患者再次進行健康教育。④飲食指導。腹膜透析患者腎功能逐漸衰竭,需保證機體營養良好,護理人員應制訂個性化飲食方案,囑患者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⑤心理疏導。大多數患者因擔心疾病而出現抑郁、恐慌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與患者交談,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實施個性化心理疏導,使患者以積極心態面對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生活質量提升。⑥鍛煉指導。護理人員依據患者實際情況,指導適度進行有氧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在鍛煉過程中依據天氣變化適度增減衣物。⑦出院前個體化培訓。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操作方法,并重點講述透析操作相關注意事項,囑其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返院復查。指導患者加入微信群,安排護理人員定期推送科普教育資料,患者在微信群進行溝通、交流,并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每周隨訪1次,共隨訪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包括生活滿意度、情感職能、社會職能及身體健康4個方面,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②臨床療效:根據臨床癥狀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有效:水腫、貧血、心力衰竭等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透析充分性KT/V超過1.7,無效:未見水腫、貧血、心力衰竭等癥狀改善,透析充分性KT/V低于1.7。治療有效率(%)=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并發癥:記錄分析兩組患者腹腔感染、引流不暢及腹膜炎發生情況。④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兩組滿意度,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問卷填寫方法,分值為0~100分,評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4 兩組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滿意度比較
慢性腎衰竭是指患者腎臟出現實質性病變,發病率較高,以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及產物滯留為主要表現,累及全身臟器,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2]。隨著疾病進一步進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極易造成死亡[3]。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以透析治療為主,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以往采取血液透析治療,經臨床實踐研究證實,該方式不僅操作復雜,而且存在較大風險,導致無法在臨床中廣泛應用[4]。現階段,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療[5]。然而,大多數患者缺乏疾病認知,加之不了解腹膜透析方法,導致其配合度較低,給治療效果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予以干預。
以往采取常規護理,盡管能夠起到一定效果,但未能達到效果。全程系統化護理作為一種整理護理方式,在整個腹膜透析過程中,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等護理干預,提高患者配合度,提升治療效果[6]。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全程系統化護理可提高腹膜透析治療效果。姜紅巖等[7]研究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腹膜透析治療,對照組40例患者在透析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患者在透析治療過程中實施個體化全程護理,觀察組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有效率為75.00%。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同。
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通過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到提升,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促進生活質量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指出,干預后觀察組軀體疼痛、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與其研究結果相同。在腹膜透析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時,缺乏專業化、科學性健康指導,增加腹腔感染、引流不暢及腹膜炎等并發癥發生[8]。在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加強心理疏導,依據患者受教育程度實施健康教育,糾正患者負性情緒,提升配合度,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全程系統化護理在腹膜透析治療中應用可減少并發癥發生。
全程系統化護理充分考慮患者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飲食指導,告知患者治療中相關注意事項,做好培訓工作,透析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獲得患者一致認可[9]。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全程系統化護理干預可提升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