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文裕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主治醫師
指導專家/羅雪珍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胡同學最近困擾極了,以前讀初中、高中時月經還挺正常的,可是大一下學期剛開學不久,連續好幾次月經都有點黑黑的,而且有血塊;有時是碎碎的小血塊,有時候又是一坨坨的黑色大血塊。這是啥?宮寒嗎?是身體在排毒嗎?帶著無數個小問號,胡同學走進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門診。
經血里的黑血塊與出血速度太快有關。當雌孕激素過快撤退,大塊大塊的內膜剝脫伴著大量經血,纖溶酶來不及化解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就會形成血塊。而經血中約1/4 是靜脈血,含氧量偏低,原為深紅色,從體內流淌而出的過程中,血中的鐵又逐漸被氧化,顏色愈加變深,就會形成黑黑的血塊,所以是生理性的,不是所謂的宮寒,也并非身體在排毒。
這種帶血塊的“大姨媽”多發生于性腺軸發育完全成熟的女性。一般來說,月經第2~3 天內膜開始修復,48 小時內修復完畢,因此血塊持續的天數一般為月經第2~3天,但如果經血中黑色血塊太多、月經量太大,或者大量血塊超過3天,就要警惕病理因素。造成經血過多的因素有很多,如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有可能影響子宮收縮止血;子宮內膜息肉、內膜病變可能導致經血量過多;又或者本身凝血功能不正常(如血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