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彤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海南三亞 572000)
飲食文化與旅游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旅游過程中飲食是剛需,所以旅游業可以帶動飲食需求、刺激旅游消費,對當地的餐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旅游就是為了感受旅游目的地獨具風格的地域文化,餐飲業也會趁機抓住旅游熱潮通過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菜品來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者,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飲食文化的發展。因此,飲食文化也可以作為推廣旅游的重要資源。旅游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挖掘、隱藏在飲食中的文化內涵,并成為當地文化的傳播載體。旅游者在品嘗當地美食的過程中也能通過體驗的方式進一步感受當地的文化。
近年來,飲食文化在旅游業吸引力中越來越重要,激發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尤其是短視頻等新媒體傳播形態的發展,更是讓本來擁有獨特的海南旅游更具魅力。海南飲食文化能為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文化內涵。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滿意度不僅與城市形象、地域文化有關,還與當地的美食有關。當前,海南根據旅游者需求的變化推出了海南“瓊菜”、農家菜、海鮮宴等,讓旅游者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提高了對旅游目的地的滿意度,從而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1]。
海南具有獨特的人文地理特征,其本土餐飲資源比較豐富,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飲食文化和歷史內涵,但因為缺乏研究挖掘、宣傳推廣、品牌規模,其歷史來源、文化內涵、營養價值和烹飪技巧等方面鮮為人知,再加上門店裝飾、服務品質等方面也都較難突出海南獨有的文化氛圍、文化特色、文化底蘊[2]。
近年來,海南旅游資源的挖掘逐漸意識到飲食文化資源的重要性,然而這種挖掘意識并不高,旅游資源的宣傳方面還主要集中在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方面,對于飲食文化的宣傳并不多。海南的飲食材料雖然豐富,但是與川菜、粵菜等菜系的知名度相比還比較低。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歸咎于海南當地的飲食文化特色還不夠鮮明、媒體曝光度不夠高,可見,海南飲食文化的挖掘意識還未能得到充分重視。
人們一談到飲食更多是停留在了色、香、味3個方面,就是從菜品的外觀、香氣、味道方面去挖掘當地的飲食資源,并沒有重視飲食中所蘊含的文化特色。海南的飲食文化資源挖掘還停留在表面,如海南的四大名菜(和樂蟹、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被很多旅游者所熟知,且深受他們的喜愛,因為這些菜品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健康,但是游客對菜品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特色知之甚少。餐飲業不僅要從美味的角度吸引旅游者去開發美食產品,還要對其文化特色進行挖掘與傳播,推動飲食文化對當地旅游業的促進作用。
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和旅游者。在海南也匯集了全國東西南北各大菜系,形成了川菜、湘菜、粵菜等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雖然這些匯集可以讓旅游者在海南品嘗到正宗、地道的各色菜肴,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各地菜系主要以中小規模餐飲業為主,且獨立經營,具有大規模的餐飲連鎖品牌較少。另外,各地的菜系豐富了海南的餐飲文化,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瓊菜的飲食文化傳播。
海南以瓊菜為主,但具有名氣的飲食品牌卻很少。在海南的海口、三亞等游客居多的城市卻少有自己獨特的飲食品牌。海南的風味小吃并沒有注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一些小吃的商業機密也接近大眾化。另外,海南的本土特色餐飲品牌并不少,中華老字號等傳統品牌較少,傳播力不強,全國性知名連鎖品牌缺失。另外,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進駐海南的數量也不多,所以對整個行業是較難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的。
餐飲行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主要問題為餐飲業對從業人員的吸引力低,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普遍較低,對從業人員的整體服務技能要求也比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海南餐飲文化資源的挖掘。
3.1.1 開發滿足多種需求的美食菜譜
從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來看,美食成為吸引旅游者重要資源,旅游者也會特別關注食物的味道。海南飲食資源豐富、種類豐富、烹飪手法多樣,與其他菜系相比其具有自身的獨特性。隨著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瓊菜也需要在保證自身特色不丟失的基礎上,多吸收其他菜系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讓瓊菜能夠擁有自身獨特的個性,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菜系,還能體現自身的獨特優勢。同時借助健康養生意識的普及,開發出具有滋養調理特色的菜品來獲得旅游者的喜愛。
3.1.2 打造良好的餐飲環境
餐飲環境是基本物質層面的重要內容。好的餐飲環境能夠讓旅游者在享受美食時擁有更好的心情。在外部建筑設計上,應根據海南的特色突出原生態,從而吸引旅游者的好感度。在內部裝飾上,需要做到干凈雅致,與自身餐飲特色產品相匹配,給旅游者舒適的用餐環境。當然,作為餐飲行業而言,加強衛生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3.1.3 加強餐飲服務人員的素質培訓
①通過培訓可以提高海南餐飲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和質量,以便提供更加貼心的餐飲服務,從而提高顧客的“回頭率”,這其實對于海南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②利用培訓考核,讓餐飲人員能夠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加強管理餐飲能力,同時提升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更加有利于形成海南獨特的飲食文化。
3.2.1 提高飲食文化挖掘意識,加強飲食宣傳力度
海南飲食文化資源挖掘意識并不高,只有一些代表性的飲食,但是對這些飲食背后的風俗人情、歷史典故等知之甚少,這與飲食資源的宣傳力度有關。所以,海南在旅游宣傳中應該突出飲食文化資源的宣傳,如在美食節、旅游節中加強對產品背后故事的宣傳,提高曝光度。①整合傳播渠道和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媒介技術的不斷升級,這也為當前的宣傳帶來了更廣泛的傳播渠道和平臺,因此有關部門可以借助這些渠道和平臺,通過開設飲食專題頻道、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在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傳播。對于一些具有民族、風土人情的飲食文化還可以通過專欄專稿進行集中宣傳報道。當然,傳統媒體、戶外媒體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傳播平臺,應該充分發揮媒體的力量,加強傳播宣傳。②定期開展海南飲食文化推介活動。形式多樣的飲食文化推介活動等營銷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人們的注意力[3]。
3.2.2 形成飲食品牌效應
海南并沒有特別出名的飲食文化品牌,未能形成規模化。因此,建立獨特的海南飲食品牌迫在眉睫。宏觀層面上打造海南的整體飲食文化品牌,從而建立特色飲食品牌。微觀層面則應該注重飲食旅游資源整合,逐漸形成規模效應,讓海南的飲食能夠在全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3.1 建立專門的飲食旅游路線
海南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再加上海南特色飲食,要讓旅游者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品嘗到海南的美食,尤其是地道的海南瓊菜,就應該注重飲食旅游路線的規劃。可借助熱度較高的自然人文景觀,推出海南飲食文化為主題的專項旅游,用美食吸引更多的旅游愛好者和美食愛好者。另外,也可以形成具有特色的飲食文化街,能夠讓旅游者在感受濃厚文化氛圍的同時感受海南的美食,從而增加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體驗感和滿意度[4]。
3.3.2 注重旅游者的飲食體驗感
品嘗美食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常規活動”,也滿足了旅游者的體驗式需求。但是,旅游者普遍認為中低檔的餐飲能夠體驗到當地美食,然而產品衛生和服務質量卻有待提高,而高檔的餐飲往往注重環境打造,美食的味道卻沒有那么“地道”,顯然無法滿足旅游者的美食需求。因此,可嘗試讓旅游者加入美食的制作過程中,讓旅游者能夠體驗到不一樣的旅游感受,對于美食也自然會產生更多的好感,也能夠更好地感受美食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3.3.3 開發特色旅游飲食商品
海南的飲食商品應不僅僅局限于椰子粉,海南這些年也在不斷推出新的飲食商品,如鹽焗雞、椰香鹵味、椰凍奶酪、四味菠蘿酥等特色產品,極具海南特色,吸引了不少的美食愛好者。不僅如此,這些飲食商品還需在包裝上下功夫,吸引旅游者駐足購買,并能夠作為特色產品帶回家鄉,與親朋好友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實現了商品的二次傳播。商品購買渠道上,要能夠讓旅游者在商超、機場等公共場所能買到的,充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3.3.4 充分融合海南其他旅游資源
海南氣候條件優越,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有天涯海角等,歷史人文旅游資源有五指山等,將這些旅游資源與特色美食相結合,開展美食旅游、飲食文化旅游。近年來,這些形式也越來越受到旅游者的喜愛,了解飲食文化和品嘗美食也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要充分對海南飲食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尤其是能從眾多傳統菜肴中挑選出最精華的部分,弘揚海南餐飲文化、提升餐飲品味,讓每一位旅游者都可以吃得可口、舒心,感受到海南當地飲食文化的豐富內涵[5]。
3.3.5 成立旅游烹飪協會
目前,海南各地通過成立烹飪協會,從而更好地整合了各地的旅游餐飲行業資源,加強了旅游餐飲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有助于弘揚飲食文化,對于研發和推廣美食、做大做強餐飲業都具有積極作用。不僅如此,借助于旅游烹飪協會,舉辦美食相關活動,提高服務質量,也能夠引導餐飲行業向功能完善、內涵豐富的方向發展,促進旅游業和餐飲業的共同發展。
飲食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巨大。根據飲食文化與旅游之間的關系,注重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不僅能夠發揚海南“瓊菜”飲食,讓瓊菜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展,讓更多的人喜愛瓊菜。充分挖掘飲食文化資源,勢必能夠增加海南旅游的吸引力,拉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