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一程,相隨一生”,這是《中學生天地》與每一個讀者的約定。每年6月,我們總在跟高三的讀者說“再見”。這一聲“再見”不是再也不見,而是相信我們終將再見,見到更好的彼此???,千期之際,他們已華麗轉身,如約而至!
楊 麗
1988年6月刊封面人物
一晃那么多年過去了,我的孩子也在2017年3月登上了雜志封面,多么奇妙的緣分呀!期盼在這個園地里,所有的中學生都能接受知識的灌溉,感覺審美的愉悅,享受精神的滋養。祝愿你們未來都擁有豐盈和美好的人生。
朱瑜冬
在1990年《中學生天地》里發表文章
正因為與《中學生天地》有這樣的緣分,我的心中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填了“中文系”?,F在,我是嘉興市第一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工作23年,也僥幸獲得了“嘉興市名師”等稱號。多年來,我一直擔任學校五彩螺文學社的指導老師。每年我們都會參加《中學生天地》組織的采訪、約稿等活動,看著一批批學生在寫作的道路上幸福地行走,我忽然發現《中學生天地》一直在我的身邊,從未離開。我想對現在的讀者說,只管耕耘,莫問收獲。
陳思毅
2009年5月刊A版《你好,德先生》專題報道人物
2008年秋,我在杭州外國語學校的民主選舉中,憑借“施政綱領”和競選團隊的幫助,成功競選為學生會秘書長。10多年過去了,我經歷了上大學、讀研究生、做記者的人生歷程,現在是一名紀錄片導演,通過影像和講故事的方式,幫助不太被主流媒體發現的人發聲,也讓大家對一些社會議題產生新的思考。我想對大家說,世界很大,人生很長,不要迷失在眼前的學習和成績上,勇敢活出自己。
趙中旸
2011年11月刊B版《商務:我的高一必修課》主人公
高中時,我會在考試前一周挑燈夜讀,也會在空閑時間聽搖滾樂,自學電吉他。如今,我已成為一名職業投資人,也有了和我一起聽搖滾樂的妻子和兒子。成長為“棟梁”的道路已經發生了變化,學習之余,不妨多選擇感興趣且有挑戰性的課外活動。同時,在信息化時代,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去甄別、思考從四面八方奔涌而來的信息。
姜 動
2012年11月刊B版《我是非常規好學生》主人公
大約10年前,我給讀者講了《我是非常規好學生》的故事?,F在,我是一名風險投資人,投資創新和科技企業。我想對大家說,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不要相信“用現在為未來做鋪墊”,而要做每一個當下最讓你感到幸福的決定。
陳美慶
2014年11月刊B版封面人物
高三,我踏上了服裝表演之路,開啟了神奇而又向往的模特之旅。我當過品牌發布會模特、政府活動指定禮儀模特等,獲得了許多比賽的榮譽稱號?,F在,我將這份熱愛帶回了老家麗水,讓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擁有更加良好的形體氣質。中學生們,你們正處于擁有無限可能的年紀,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知識和成績固然重要,但并非決定著你們的未來。
王方正
2015年12月刊B版《文藝青年,武裝起來!》專題報道人物
中學時,我就篤定了當戲劇導演的理想。上課的時候想,下課的時候想,放學了想,現在終于不想了,因為當上了。碩士畢業后,我在加拿大獨立做劇。世界充滿災難,但請相信,大可放任藝術去討論道德和法律解決不了的事情,人類終究能夠互相理解。不過在那之前,我們的所學所想,都會幫助我們和這個充滿問題的世界共存。
吳宛諭
2016年1月刊B版《已來的主人翁》專題報道人物
我現在正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媒體與教育科技專業。我想跟大家說,永遠要努力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只有熱愛,才不會迷茫。所有的努力,是為了讓你擁有選擇自己心之所向的能力,擁有選擇自己的“熱愛”的能力。
潘 駿
2020年9月刊B版《用愛為野生社團發電》主人公
大學期間,我積極參與山區支教等多項志愿服務,累計志愿服務時長700小時,被評為省優秀志愿者?,F在正值畢業之際,我已簽約某新能源企業品牌經理,從事品牌宣傳策劃工作,并被安吉縣作家協會推選為新一屆協會副秘書長。大膽用青春去試錯吧,沒有一段歲月會比今天更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