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確定金艷獼猴桃果實膨大期鉀肥的合理施用量,以不施鉀肥為對照(CK),比較了不同硫酸鉀施用量對金艷獼猴桃光合特性和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施用鉀肥可以促進金艷獼猴桃葉片的光合作用,提升獼猴桃果實品質;鉀肥施用量為400 g·株-1時,金艷獼猴桃的凈光合速率、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達到最大值;當繼續增加鉀肥施用量時,金艷獼猴桃的凈光合速率和果實品質則有所下降。綜上所述,在金艷獼猴桃果實膨大期,每株施400 g硫酸鉀對金艷獼猴桃光合效率和果實品質的提升效果最佳。
關鍵詞 鉀肥;金艷獼猴桃;光合特性;果實品質;浙江省金華市
中圖分類號:S663.4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15
鉀是果樹生長所需的三大礦質元素之一,其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光合產物的轉運、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被譽為“品質元素”[1]。鉀在植物體內主要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土壤中有效鉀的含量往往很少,因此需要在樹體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根據樹體需求補充鉀肥。獼猴桃起源于中國,是20世紀人類馴化最為成功的水果之一,目前在浙江省的栽培面積較大。但浙江省有大量的獼猴桃園位于山地,特別是中部及西南地區。山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礦物質含量嚴重不足,獼猴桃生產中需要合理追施鉀肥以提升果實品質。本文以金艷獼猴桃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鉀肥施肥量對金艷獼猴桃光合特性和果實品質的影響,旨在確定金艷獼猴桃生產中適宜的鉀肥用量,提高金艷獼猴桃產量和品質,促進浙江省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9—2021年在浙江省金華市科森家庭農場進行,供試獼猴桃品種為嫁接后第3年的金艷獼猴桃,露地栽培,樹勢中等,一干兩蔓式樹形,株行距4 m×4 m,管理水平中等。供試鉀肥為農用硫酸鉀(K2SO4)。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4 ℃,年平均降水量1 424 mm,全年無霜期約183 d。試驗地土壤全氮含量為2.05 g·kg-1,有效磷含量為55.23 mg·kg-1,速效鉀含量為86.32 mg·kg-1,有機質含量為9.13 g·kg-1,pH值為6.13。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6個處理,以不施鉀肥為對照(CK),分別設計施硫酸鉀100 g·株-1(T1處理)、200 g·株-1(T2處理)、400 g·株-1(T3處理)、600 g·株-1(T4處理)及800 g·株-1(T5處理)。采用完全區組試驗設計,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計18株。分別于2019—2021年連續3年在金艷獼猴桃果實膨大期前(6月上旬)進行淺溝施,其他條件保持一致。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施肥處理14 d后,在晴天的09:00—11:00,每株選擇樹冠外圍生長健壯、葉齡相對一致的5~8片葉片,采用Li-6400光合儀測定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并參考王學奎的方法測定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葉綠素總量[2]。
待果實成熟,采后10 d、果實完全軟熟以后測定果實品質(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單果質量采用天平稱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數顯折射儀測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堿滴定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用Fe3+還原法測定[3]。
1.5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鉀肥施用量對金艷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1、2、3可知,T1和T2處理下金艷獼猴桃葉片的葉綠素總量、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均與對照(CK)無顯著差異;T3處理下金艷獼猴桃葉片的葉綠素總量、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均最高,且與對照(CK)差異顯著;當鉀肥施用量大于400 g·株-1時,金艷獼猴桃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開始下降,其中T4處理下葉綠素總量和葉綠素a含量顯著小于T3處理,與對照(CK)差異不顯著,T4處理下葉綠素b含量與T3處理差異不顯著;T5處理下金艷獼猴桃葉片的葉綠素總量小于對照(CK),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與對照(CK)無顯著差異。
2.2 不同鉀肥施用量對金艷獼猴桃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由表1可知,與對照(CK)相比,施用鉀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金艷獼猴桃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T3處理和T4處理金艷獼猴桃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和對照(CK),而T1處理、T2處理、T5處理金艷獼猴桃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與對照(CK)無顯著差異。各處理金艷獼猴桃葉片的蒸騰速率均高于對照(CK),但無顯著差異。T3處理金艷獼猴桃葉片的氣孔導度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最大,其中T3處理氣孔導度顯著高于T2處理、T5處理、對照(CK);除對照(CK)外,T3處理胞間二氧化碳濃度與其他處理無顯著差異。
2.3 不同鉀肥施用量對金艷獼猴桃果實品質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CK)相比,施用鉀肥可以提升金艷獼猴桃的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T3處理下金艷獼猴桃的單果質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別比對照(CK)高16.41%、15.07%,當鉀肥施用量大于400 g·株-1時,金艷獼猴桃的單果質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開始下降。T3處理下金艷獼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與對照(CK)差異顯著,比對照(CK)低22.16%,與T1處理、T2處理、T4處理、T5處理無顯著差異。各處理金艷獼猴桃維生素C含量和對照(CK)均無顯著差異。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圖、表同。
3 結論與討論
朱祖雷等的研究表明增施鉀肥能夠明顯增加駿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從而改善光合器官功能,提高果實品質[4];潘海發等的研究表明,在果實膨大期,向葉面噴施2~3次0.4%氯化鉀可以顯著提升碭山酥梨的果實品質[5];何平等的研究表明,葉面噴施鉀、鈣和鎂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桃果實著色,提升果實品質[6]。這些研究都說明了施用鉀肥有利于果樹生長和結實。膨大期是獼猴桃果實發育最快的時期,此時期獼猴桃的需肥量較大。而鉀離子可以促進獼猴桃葉片中的光合產物向果實中轉運、調節水分代謝、促進果實膨大和同化產物的積累,對獼猴桃果實品質和產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大多果農都是依靠經驗施肥,往往存在施肥不足或過量施肥的現象,不利于獼猴桃生產。本文通過研究發現,施用鉀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艷獼猴桃的光合效率和果實品質,當鉀肥施用量為400 g·株-1時,對金艷獼猴桃光合效率和果實品質的提升效果最為明顯。但當鉀肥施用量超過400 g·株-1時,會導致金艷獼猴桃光合效率和果實品質有所下降,或許是過量施肥造成金艷獼猴桃根系對其他礦質元素的吸收失衡所導致的。因此,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和試驗結果,在金艷獼猴桃果實膨大期,每株追施400 g硫酸鉀最為經濟劃算,且對果實品質的提升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 諶琛,同延安,路永莉,等.不同鉀肥種類對蘋果產量、品質及耐貯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6,22(1):216-224.
[2] 王學奎.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KAMPFENKEL K,VANMONTAGU M,INZE D.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scorbate and dehydroascorbate from plant tissue[J].Analytical Biochem,1995,225(1):165-167.
[4] 朱祖雷,黃華梨,張露荷,等.不同鉀肥水平對‘駿棗葉片光合特性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9(4):132-140.
[5] 潘海發,徐義流.葉面噴施鉀肥對碭山酥梨葉片鉀素含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3):270-273.
[6] 何平,李林光,王海波,等.葉面噴施鉀鎂鈣肥對桃果實著色、品質及著色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8,50(10):89-94.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3-04-03
作者簡介:余蘇鳳(1978—),女,浙江開化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園藝植物栽培與生理。E-mail:yusufeng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