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科 劉丹丹 張東云 張春玲



摘 要 準確評價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對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發展,建立農業現代化兩級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14個(11個正向指標,3個負向指標),采用熵值法對2006—2020年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與分類評價。結果表明: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總體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但增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農業投入水平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變化曲線帶有明顯起伏;農業產出水平、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均表現為明顯的增長趨勢;相對而言,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分較高,農民生活水平評分較低。為提高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應繼續踐行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化進程,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強農業與休閑旅游業的深度融合,促進耕地合理流轉,縮小農業勞動生產率與非農勞動生產率之間的差距,助力河北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關鍵詞 農業現代化;熵值法;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47
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歷來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之下,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超過6.5億t,切實做到了“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從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來看,我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國長久以來依靠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已不能與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相適應,導致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1]。
1 研究背景
21世紀后,我國邁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時期,出現了藍色農業、分子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等現代農業形態[2]。從2003年開始,我國連續20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3]。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作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不僅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取勝之匙”。
河北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之一,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 030.30億元,全國排名第9位,僅為第一名山東省的1/2左右;人均第一產業增加值效益為5.19萬元,全國排名第11位,也僅為第一名浙江省的1/2左右[4]。河北省農業發展水平總體上在全國處于中游水平,農業現代化發展任重道遠。
目前來看,如何通過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也成為了社會研究熱點。筆者以河北省為例,通過選取評價指標,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河北統計年鑒》和《河北農村統計年鑒》的面板數據為基礎,采用熵值法,對其2006—2020年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分和分類評分,為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參考,加快推進河北省鄉村振興進程。
2 評價指標體系
在評價和分析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過程中,結合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特點,依據系統性、代表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原則,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考慮數據的可獲取性,建立農業現代化兩級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中11個為正向指標,3個為負向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5-6]。
3 研究方法
熵值是一種物理計量單位,熵越大說明數據越混亂,攜帶的信息越少,效用值越小,因而權重也越小。熵值法是利用熵值提供的信息值來確定權重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優勢在于可從相關數據中找出規律,消除人為主觀因素對結果的干擾,可以使結果更加科學、可信[7]。選取熵值法,對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對原始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第i年第j個指標的歸一化值Xij。
對于正向指標:
(1)
對于負向指標:
(2)
2)計算第i年第j項指標的比重Rij。
(3)
3)計算第j項指標熵值ej。
(4)
4)計算信息熵冗余度gj。
gj=1-ej( j=1,2,…,m)(5)
5)計算各項指標權重Wj。
(6)
6)計算第i年農業現代化綜合得分Ui。
(7)
4 結果與分析
基于上述指標體系,利用熵值法計算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體系中各指標權重,見表2。從表2可知,14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布相對較為均勻,大多在0.07左右。其中,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權重最小,為0.049;森林覆蓋度權重最大,為0.123。
4.1 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分
2006—2020年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得分具體數值及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15年間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總體發展水平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但是在不同時間段內,其增長速率不同。2006—2012年,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得分從0.13增長到0.46,年均增長率為23.55%;2013—2020年,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得分從0.53增長到0.88,年均增長率下降至7.63%。另外,從年際變化來看,2009年增長率最大,為36.37%;2016年增長率最小,僅為0.67%。從整體上來看,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有利于河北省盡快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
4.2 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分類評分
如圖2所示,分別從農業投入水平、農業產出水平、農村經濟化發展水平、農民生活質量及可持續發展指標5個方面展示了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發展特征。
1)2006—2020年河北省農業投入水平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07—2013年整體上呈現穩步提升的態勢,而2015—2020年則呈現明顯波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從2016年起,數據來源(河北農村統計年鑒)中農用機械總動力的統計口徑發生變化,且該數據從2015年到2016年的降幅達33%;從2017年開始,農用機械總動力重新開始穩步增長。此外,這種波動與耕地面積的變化也有一定關系。
2)研究期間,河北省農業產出水平不斷增長,但增速逐漸趨緩。2007—2013年是農業產出水平相對增速較快時期,年均增幅高達28%。2014—2018年年均增幅降至5%,在涉及的同期3個二級指標中,土地生產率在8.11萬~8.24萬元·hm-2波動,農業勞動生產率徘徊于3.8萬~3.9萬元·人-1,單位耕地糧食產量處于
5.3~5.7 t·hm-2,導致評分增速相較于之前明顯趨緩。
3)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在本組所選取的二級指標當中,農林牧漁業商品率由2006年的77.94%增長至2020年的86.50%,年均增長率0.7%;農業產業化經營率由2006年的51.8%增長至2020年的64.70%,年均增長率為1.6%;城鎮化率由2006年的38.77%增長至2020年的60.07%,年均增長率為3.2%。綜合來看,城鎮化率對河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增長貢獻率最大。
4)河北省農民生活水平整體呈現波動中提升的趨勢。在其二級指標當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研究期內穩步增加,由2006年的3 802元·人-1增長至2020年的16 467元·人-1,15年間增長了3.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1.0%,反映出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效果顯著,農民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農村恩格爾系數作為一個負向指標,由2006年的36.69%降低至2019年的26.66%,14年大約下降了10個百分點,但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影響,2020年農村恩格爾系數不降反增,反彈至29.16%,最終導致河北省農民生活水平較之上年評分下降。
5)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在其二級指標當中,節水滴灌面積比重從一個側面反映其農業生產過程中水資源利用對區域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該項指標從2006年的53.65%增長至2020年的81.63%,即可灌溉耕地中,采取節水滴灌技術的耕地面積比例從約1/2提高至約4/5。農業用水量往往占一個區域總用水量的多數,節水滴灌面積的不斷增加能夠對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起到很好的支撐。另外一個二級指標——森林覆蓋率從研究期初的23.25%增長到研究期末的35.00%。森林面積的不斷增長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保護土壤和水資源、調節氣候等生態作用,既有助于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又有助于豐富鄉村振興途徑。
5 結論與討論
筆者應用熵值法對2006—2020年河北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與分類評價。結果表明,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總體發展水平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15年間年均增長率為15%,但從時間序列來看,增速表現出持續下降的時間特征。從分類評價結果來看,農業投入水平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變化曲線帶有明顯起伏;農業產出水平、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均表現為明顯的增長趨勢。相對而言,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分較高,農民生活水平評分較低。
基于此,在今后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河北省應繼續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踐行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擴大農田節水灌溉面積;在持續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同時,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民實際收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強農業與農村休閑旅游業的深度融合;推動耕地的合理流轉,實現耕地的集約化利用和規模化經營,使經營主體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在保證農業投入水平不斷加大的同時,縮小農業勞動生產率與非農勞動生產率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 李開宇,楊寧,馮良山.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23(3):32-33.
[2] 張楠楠.河北省環京津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 2018.
[3] 李莎.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穩中求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N].21世紀經濟報道,2022-02-23(1).
[4]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2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2.
[5] 林萍,錢娟,鄭峰,等.新疆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J].農業科技管理,2022,41(5):7-12.
[6] 張小允,許世衛.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2,43(5):759-768.
[7] 陳偉,夏建華.綜合主、客觀權重信息的最優組合賦權方法[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1):17-22.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7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研究”(SZ2021116)。
作者簡介:張偉科(1980—),男,河北邯鄲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區域資源開發與利用。E-mail:zhangweike@hd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