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探究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對柑橘產量和品質、果園土壤性狀的影響,2020年在廣西桂林市靈川縣柑橘園中使用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系列產品,并以常規施肥為對照。結果表明:施用該系列產品后,可明顯改善耕地質量,解決土壤酸堿失衡、有機質含量低、土壤板結、肥力不足等問題;促進柑橘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可改善柑橘果品生物學性狀,明顯增加柑橘的產量和果園經濟效益,柑橘平均產量55 060.5 kg·hm-2,比常規施肥處理區增產6.5%,增收8 238.0元·hm-2。
關鍵詞 耕地質量修復;柑橘;產量;經濟效益;廣西桂林市靈川縣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77
耕地質量不僅是保障糧食安全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生產要素,而且事關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數據顯示,在我國傳統種植方式中,由于長期把大量施用化肥作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主要手段,當前我國酸性土、鹽堿土面積占耕地面積60%以上,一些地區的耕地土壤退化比較嚴重。這不僅持續對土壤造成污染,而且威脅農產品品質和生態環境安全[1]。
靈川縣歸桂林市管轄,位于廣西東北部,年平均氣溫18.6 ℃,年日照時間1 614 h,年降水量1 914 mm,地理氣候和土質非常適合柑橘生長,種植歷史悠久、柑橘栽培面積較大,所產柑橘品質優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目前,靈川縣柑橘種植面積約1.83萬hm2,主要品種有南豐蜜橘、馬水橘、沙糖橘、脆蜜金橘、埃及糖橙等,年產各類柑橘約80萬t,產值近23億元。近年來,靈川縣在柑橘生產上追求高產出、高效益,過量施用化肥,特別是氮肥和磷肥,忽視農家肥、有機肥和土壤調理劑的科學平衡施用,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導致柑橘園土壤退化較為嚴重。增施耕地質量修復產品,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有效平衡土壤酸堿度,還能補充作物營養,增強作物抗逆性,起到護根促生的作用[2]。
根據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關于協作開展2020年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試驗示范工作的函》,按照《2020年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試驗示范技術方案》的要求,靈川縣土肥站在桂林市靈川縣潭下鎮合群村進行了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試驗示范工作,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現將試驗示范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土壤
試驗安排在靈川縣潭下鎮合群村一柑橘種植戶的柑橘園內,位于東經110°17′7.3212″、北緯25°28′4.134″,
地塊排灌方便。在施肥前多點采集耕層(0~20 cm)混合土樣進行分析化驗。果園土壤為耕型砂頁巖紅壤土,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往年未進行肥料試驗,理化性狀詳見表1。
1.2 供試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為柑橘,品種是沃柑,樹齡7年,種植規格3.2 m×3.8 m,每667 m2種植沃柑55株。果樹長勢基本一致。
1.3 試驗肥料
1)生物能硫酸鉀。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17∶17∶17。2)酸性土壤專用調理劑(粉狀)。技術指標:硅≥9%,鈣≥20%,鉀≥3%,鎂≥2%,pH值8.0~11.0。3)固體微生物菌劑。技術指標:有效活菌數≥6億·g-1、有機質≥45%。4)黃腐酸鉀。技術指標(以干基計):黃腐酸≥50%,全氮≥3.0%,全磷≥0.4%,全鉀≥11.7%,有機質≥50%。5)松土因子。技術指標:有效活菌數≥5.0億·g-1,含鈣、硫、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及黃腐酸等成分。6)親土1號花勝液體肥。技術指標:腐植酸≥30 g·L-1,大量元素≥300 g·L-1(N含量100 g·L-1,P2O5含量100 g·L-1,K2O含量100 g·L-1)。7)生物能水溶肥。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20∶20∶20。8)微補葉面肥。技術指標:游離氨基酸≥100 g·L-1,微量元素≥35 g·L-1。9)生物能水溶肥。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12∶8∶40。10)頑力通用長效葉面肥。技術指標:游離氨基酸≥100 g·L-1,腐植酸≥15 g·L-1,微量元素≥20 g·L-1,鋅15 g·L-1,硼5 g·L-1,鉬0.02 g·L-1,硫≤30 g·L-1,氯≤30 g·L-1,鈉≤30 g·L-1,稀釋1 250倍后pH值5.5。11)生物能復合肥。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16∶5∶25。12)生物能硝基肥。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15∶5∶22。13)生物能水溶肥。技術指標為m(N)∶m(P2O5)∶m(K2O)=12∶8∶40。14)親土1號果樂液體肥。技術指標:腐植酸≥30 g·L-1、大量元素≥300 g·L-1(N含量70 g·L-1,P2O5含量80 g·L-1,K2O含量150 g·L-1)。15)彩甘氨基酸營養液。技術指標:氮1.5%,甘氨酸5.0%,甲硫氨酸0.5%,苯丙氨酸0.5%。
以上肥料均由金正大公司提供。
1.4 示范試驗設計
試驗不設重復,示范試驗面積共4 266.67 m2,為同一農戶7年生沃柑園,其中對照區面積733.33 m2,示范區面積3 533.33 m2。處理1為常規施肥(CK),有機肥3 000 kg·hm-2,m(N)∶m(P2O5)∶m(K2O)=17∶17∶17復合肥1 500 kg·hm-2,40%硫酸鉀450 kg·hm-2。處理2為金正大耕地質量解決方案修復產品,具體見1.5項下內容。
1.5 試驗示范過程
處理1:3月14日施花前肥,溝施m(N)∶m(P2O5)∶m(K2O)=17∶17∶17復合肥300 kg·hm-2、有機肥3 000 kg·hm-2;5月21日施復合肥300 kg·hm-2;6月22日施復合肥450 kg·hm-2;8月12日沖施復合肥30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10月5日沖施復合肥1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
處理2:3月14日施花前肥,溝施固體微生物菌劑3 000 kg·hm-2和m(N)∶m(P2O5)∶m(K2O)=17∶17∶17生物能硫酸鉀300 kg·hm-2,并撒施酸性土壤專用調理劑(粉狀)1 200 kg·hm-2;3月27日沖施親土1號花勝液體肥112.5 L·hm-2和生物能水溶肥75 kg·hm-2;5月21日沖施m(N)∶m(P2O5)∶m(K2O)=12∶8∶40生物能水溶肥75 kg·hm-2;5月27日噴施稀釋500倍頑力通用長效葉面肥;6月22日施m(N)∶m(P2O5)∶m(K2O)=16∶5∶25生物能復合肥600 kg·hm-2;7月10日沖施m(N)∶m(P2O5)∶m(K2O)=15∶5∶22生物能硝基肥150 kg·hm-2;7月25日沖施m(N)∶m(P2O5)∶m(K2O)=12∶8∶40生物能水溶肥75 kg·hm-2;8月12日沖施m(N)∶m(P2O5)∶m(K2O)=15∶5∶22生物能硝基肥150 kg·hm-2;10月5日沖施親土1號果樂液體肥112.5 L·hm-2;10月20日沖施親土1號果樂液體肥112.5 L·hm-2;11月9日、11月25日噴施稀釋500倍彩甘氨基酸營養液各1次。
各處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病蟲防治、灌溉等田間管理因素均一致。
1.6 調查內容與方法
施肥后每隔15 d調查1次果實大小、數量,每小區選定1株樹分東、西、南、北4個方向各標定1個側枝進行定株定枝調查。2021年1月16日進行產量驗收,收獲前每處理隨機各取3點,每點連續取2株果樹進行測產和生物學性狀考察[3-4]。
柑橘收獲后各小區多點采集耕層(0~20 cm)混合土樣進行分析化驗,測定土壤pH值、有機質及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比較各處理土壤養分、土壤理化性狀的變化情況[5]。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如表2所示,施肥后土壤有效磷、速效鉀、有機質、全氮含量均略有增加,處理1(常規施肥)土壤pH值與試驗前一樣,處理2(金正大修復產品)土壤pH值從5.2提高到5.6,具有一定的抑制土壤酸化作用。
2.2 不同處理對柑橘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如表3所示,與處理1相比,處理2柑橘平均單株產果數多9個,單果質量增加5.8 g,單株產量增加3.8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4個百分點。這說明與常規施肥相比,金正大修復產品提高了沃柑著果率、單果質量和單株產果量。田間觀察情況也同樣表明,金正大修復產品處理區沃柑果實大小相對均勻,僵果少,而常規施肥處理區果實個體差異大,僵果多。
2.3 不同處理對柑橘產量及產值的影響
如表4所示,處理2平均產量55 060.5 kg·hm-2,比處理1增產3 372.0 kg·hm-2,增產6.5%。成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t=10.499>T0.01=9.925,處理間差異極顯著,處理2增產效果顯著。
按柑橘市場價4.0元·kg-1,處理2比處理1銷售收入多13 488元·hm-2;由于對部分肥料價格不了解,擬定金正大修復產品肥料成本比常規施肥增加3 000元·hm-2,沖施水肥按每次450元·hm-2計,則處理2比處理1成本增加3 000+450×5=5 250元·hm-2。綜上,處理2比處理1純收入增加8 238元·hm-2,增收效果顯著。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柑橘園施用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后,可有效調節土壤pH值,遏制土壤酸化趨勢,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有明顯的土壤改良作用。
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產品在柑橘上施用效果明顯,可改善果實品質——增加著果率、單果質量及單株產量,并顯著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管理一致的基礎上,柑橘平均產量55 060.5 kg·hm-2,比常規施肥處理區增產6.5%,增產效果極顯著,增收8 238.0元·hm-2,推廣使用前景好。
參考文獻:
[1] 高建峰,徐明芳,丁瑞芬,等.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與治理對策分析[J].上海農業科技,2015(2):102-104.
[2] 李育鵬,胡海燕,李兆君,等.土壤調理劑對紅壤pH值及空心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4(6):21-26.
[3] 姚虞,李智強,楊洋,等.施地佳土壤調理劑改良酸性土壤試驗初報[J].福建農業科技,2015(2):18-19.
[4] 曹文元,劉琦,李曉宏.城固柑橘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5):334-335.
[5] 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9
作者簡介:王忠(1976—),男,廣西靈川人,本科,高級農藝師,從事植物營養施肥、新型肥料的推廣應用、耕地質量提升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研究。E-mail:14169402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