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萌



前言
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大會作出的決策部署、取得的豐碩成果,必將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秉h的二十大報告給我們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國家畫院作為美術創研單位,有責任以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創作理念,發揮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的神圣職責與使命,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2022年,中國國家畫院始終牢記“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圓滿完成了各項創研和寫生計劃,舉辦了“走向復興——中國國家畫院喜迎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美術作品展”“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中國國家畫院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采風寫生作品展”“ 天地人和——中國國家畫院2022北京冬奧主題美術·書法作品展”“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國國家畫院中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藝術家邀請展”,以及配合文化和旅游部完成“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長河大道——黃河文化主題美術作品展”等重大藝術活動。同時還組織藝術家深入湖北等地采風寫生,開展 “為人民而作”大型系列寫生活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收獲了豐富的一手素材,創作了一批生動鮮活,飽含正能量、學術性與藝術性的作品。
此次“守正創新——中國國家畫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 經過院藝術委員會嚴格評審,共有近200件作品參展,涵蓋國畫、書法篆刻、油畫、版畫、雕塑等各藝術種類,集中展示畫院各所藝術家2022年度創作最新成果,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按計劃繼續推進國家畫院學術品牌建設,突出學術性、創新性,倡導中國精神,探索中國標準,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的勞動實踐中和生活中汲取營養,為人民抒寫、抒情和抒懷,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藝術精品,推動新時代美術創作的繁榮發展。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
1月9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中國美術報》社共同承辦的“守正創新——中國國家畫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明德樓國風堂開展。經過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嚴格評審,此次展覽共有近200件作品參展,涵蓋國畫、書法、篆刻、油畫、版畫、雕塑等各藝術種類,集中展示中國國家畫院各所藝術家2022年度創作最新成果,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
此次展覽作為中國國家畫院一年一度的學術成果展,是集中各個主題性創作的綜合性展覽,展出的作品既有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主題創作,又有研究性的探索實踐,不僅飽含著藝術家們的真情實感,也是藝術家們對2022這極不平凡的一年的感悟與總結,還是美術家們深入生活、表現生活的年度匯報。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表示,作為美術創研單位,中國國家畫院有責任以“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為創作理念,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此次院展正是中國國家畫院全體藝術家在此理念之下于2022年開展的諸多主題性展覽成果的總結和集中展示。
盧禹舜強調,中國國家畫院作為國家級創作研究機構,始終牢記“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始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經過40余年的發展壯大,今天的中國國家畫院已經成為一個以創作、研究為中心,集展覽交流、收藏陳列、教學培訓、宣傳出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畫院。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于文江表示,早在中國畫研究院籌建的藻鑒堂時期,李可染、葉淺予、黃胄等老一輩藝術家就創作了一大批優秀作品,為今天的中國國家畫院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藝術財富。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國家畫院的典藏。此次展覽是中國國家畫院每年一度的年展,它的常態化也表明中國國家畫院在創作研究、收藏陳列方面愈發成熟。
新時代邁進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對文化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要求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展開。據于文江介紹,2023年中國國家畫院將有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課題,其中包括長江主題展、時代楷模、話說文物、大國重器展等。“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謳歌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將繼續圍繞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勇擔使命展開創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充分發揮美術家的示范引領和導向作用。將繼續加強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讓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藝術?!泵磕暌欢鹊闹袊鴩耶嬙耗暾梗菍Ξ嬙核囆g家一年創作成果的檢驗,也是大家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平臺。
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所長方向認為:“2022年度畫院收藏作品展作為每年檢驗畫家學術水準的形式,對我們畫家來說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儀式感,通過展覽能更清晰地領悟到作品的當下性與畫家的個性化表達,更能檢視出畫家的思考以及藝術的走向與趨勢。歷來我們堅持守正創新,鼓勵經典性、傳承性、創新性相協調。在這個展覽中,大家可以有更好的溝通和學術交流,作為畫院收藏展也是豐富藏品的收集,這次展覽體現了中國國家畫院畫家的整體面貌和創作狀態。”
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中國國家畫院一年來的創作成果,也反映了每位藝術家的創作狀態。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所長李曉柱談道:“我們人物畫所的藝術家在這一年里潛心研究,創作了一批生動感人的藝術佳作,特別是退休返聘的老先生憑著對藝術的熱愛,堅守在創作的前沿,為年輕一代做出了榜樣,也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學術建設奉獻著自己的熱情,他們熱愛藝術、熱愛畫院,更是支撐畫院的基石,大家把最好的作品拿來參展收藏,是一種情懷,更令人感動?!?/p>
在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所副所長姚大伍看來,“此次展覽展現了畫家們對文化傳承的擔當,同時也展示了藝術家的創新精神。作為新時代的文化代言人,中國國家畫院每位藝術家均肩負著重要使命與責任,大家都在研究方向上全力以赴地做著各自的努力,這也使得展覽非常好看,同時也表現出文化發展的繁榮與豐富?!?/p>
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副所長沙永匯表示:“本次展出的作品兼顧主題性創作與學術性創作。主題性創作充分發揮藝術記錄歷史、謳歌時代的積極作用,把新時代的偉大建設成果以最能打動人心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學術性創作則深刻表達了對版畫藝術語言和流派風格的不斷探索。本次展覽是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人民創作的一次藝術的盛會,必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獲得時代的充分認可?!?/p>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所的雕塑家們堅持‘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新時代畫院發展理念,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最鮮明的特點是對不同雕塑材料語言的探索。不銹鋼材料表現的具象人物飽含細膩的情感、玻璃材料語言透出敏感與壯烈、青銅的形體則是質樸與渾厚,還有陶瓷材料的趣味與表現。作者用獨到而多樣的創作語言,融入現代審美性,彰顯人文關懷,反映出對于雕塑本體語言的探索和對雕塑形式與主題內容的結合的思考?!敝袊鴩耶嬙旱袼芩彼L鄧柯如此表示。
美術創作是畫家對客觀生活和藝術思想的直觀反映,一方面,生活體驗、客觀感受為創作提供了諸多素材或表現的內容,現實生活豐富多彩,由于畫家觀察視角和對主題的不同擇取,使作品呈現出多樣化的情境;另一方面,每位畫家在藝術表現上有著各自的思考,其知識結構和藝術訴求也存在不同,因此從繪畫語言到形式表達自然就體現著多樣特征。“作為畫家應在創作時充分發揮個體的意識,努力表達內心的情感和藝術所求。本次年度展正是畫院美術家以作品深入表現生活、體現各自藝術思維的成果展示?!敝袊鴩耶嬙航涣骱献鞑恐魅紊锌烧f道。
《中國美術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金新認為:“藝術作品的創作生產是藝術發揮社會功能的基礎和前提,而藝術作品的展示與傳播則決定了藝術發揮社會功能的廣度和深度。作為‘守正創新——中國國家畫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的承辦單位之一,我們期望通過恰當的展陳與宣傳方式,將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展覽的學術立場和創作導向更好地呈現和傳播出去,以便更好地發揮中國國家畫院的專業引領與導向性作用?!?/p>
“守正創新”是中國國家畫院一年一度的重要學術展覽,今年展出的是2022年度院內藝術家們的入藏作品,既具學術性,又體現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的責任感。作品能夠納入中國國家畫院的收藏,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因此藝術家們都以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拿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從“50后”跨度到“80后”,包含了中國國家畫院在2022年引進的一批新生力量,集結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隊伍,展現出中國國家畫院多元的創作面貌。正如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董雷所說:“此次展覽展出的近200件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異彩紛呈。這是一次很好的實踐嘗試,希望通過不斷的摸索、積累,能夠有更多具有更高學術性的作品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也是為國家累積寶貴的藝術財富!”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中國國家畫院的藝術家將繼續不斷提高藝術創作水平,推出更多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而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