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見

當代工筆繪畫在傳統工筆畫技法的基礎上,以中國傳統材料為媒介,借以多元的當代文化背景,使畫家們得到了比以往都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形象題材、技法材料、視覺呈現及精神內核都表現出比以往更多維度的思考與踐行,作品中的視覺感受與工具表現自相融洽并注入當代的方法和精神要義。
在藝術史中,自始至終人們近乎本能地不斷描繪身體,以此來進行表達。
葉紫的繪畫,亦較多描繪的是女性身體,亦動亦靜,富含細節和詩性。畫面并不是單一的敘事性的情節呈現,而是片段式的、冷靜的、直覺式地去截取形體和空間,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匯入感受和情緒,將空間中的運動帶入靜止的絹本繪畫之中。平凡的物象,經過有選擇性的安排與重組,含蓄而妥帖地創造出微妙的不連貫畫面,使存在于其作品中的情緒逐漸凝固為一種隱性的力量。
回望和追溯她的成長經歷,由本科、研究生到工作期間的創作,經過全面的造型訓練和不斷地對繪畫語言的探索,她對女性經驗的言說通過身體私語開始,個體身份與性別議題、心靈書寫與客觀外在,由表及里逐漸成為了繪畫呈現的重要部分。
在她的繪畫中,身體被視為語言的載體。私密、情緒、性別與身份,建構出女性心理與生存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轉化過后的形體富含隱喻,然后以工筆繪畫的方式呈現。正如葉紫的自述,“在凝視身體的過程中,無論是觀看或被觀看,心理和行為都會產生微妙的變化。穿著與裸露、內部與外部、精神與肉體,我在畫面中描述更多的是女性經驗,不論是情緒還是內外關系,是私密的也是廣泛的,我試圖用畫面去捕捉它們,通過表現身體更直面地去表達它們。”
葉紫的作品《她的敘事詩》系列組畫,將情緒與身體融合,在身體、織物與空間的互動中,強調女性身體的存在與外部客觀環境的關聯。畫面中,女性只截取半身端坐于桌臺上,男性以小錘敲擊女性的膝蓋,觀察膝跳反射,周圍書籍紙張紛飛,構成節奏韻律,也為觀者提供一種由視覺產生聯想的痛點。這一刺痛點通過畫面中所出現的具體形象和背景所構成的內容,來引導觀者進入她所設定的畫面語境,以女性身份視角進行自我觀照。她的繪畫,以一種細微的、坦誠的、質樸的、毫不掩飾的狀態呈現出來,成為既個人化又具備群體經驗的女性生命體驗的呈現。在《她的敘事詩》系列組畫作品中,無論是身體的社會性敘事還是自傳性敘事,都印染她逐漸清晰的個人風貌。葉紫就“身份”“身體”等議題的大膽發揮,在她的創作“系統”中推進和拓展,逐漸成型,期望她在漫漫藝術長路上,觀流亦溯源,創作更多深刻亦有溫度的作品。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