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順
2023年年初以來,我省經濟發展走出疫情沖擊,經濟運行加速恢復,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長8.2%,位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位,在經濟發展的“趕考路”上,我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這既有政策安排精準有序、經濟運行基礎始終穩固的原因,也是投資、消費止跌回升、外貿持續向好、大企業帶動效應明顯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政策安排精準有序,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2022年,新冠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我省及時出臺“穩增長43條”“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29條”“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10條”等各類穩經濟政策,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和項目建設,全年經濟逐步回穩、恢復勢頭良好。2023年以來,我省各地區各部門更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促消費等政策措施顯效發力。一季度,省政府、省商務廳先后出臺了《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全省經濟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若干措施》《加快恢復和擴大商業消費20條措施》,支持消費提質升級。此外,建設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等穩投資政策落地落實。省政府發布了《吉林省高效便利政務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吉林省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吉林省利企惠企市場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吉林省保障有力要素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3年政府為企業辦實事清單》等,在財稅金融、服務保障、開拓市場、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多條政策舉措,聚焦服務企業,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二、經濟運行基礎始終穩固,內生動力逐步增強
2022年疫情短期沖擊并未影響我省經濟發展基礎,我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舊穩固。隨著2023年一季度國內疫情的快速過峰,疫情對我省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消退,疊加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消費增速明顯回升。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4%,同比增速提升了18.2個百分點,較全國平均5.8%的增速高出了8.2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類消費迅速恢復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好于預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帶來整個社會秩序的常態化,居民城內和城際出行半徑明顯擴大,以餐飲為代表的服務類消費顯著回暖。一季度全省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7.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從供給側提供了更多優質的消費產品,創新了消費模式。圍爐煮茶、游船暢飲、數字賦能消費場景等多款沉浸式體驗活動刺激消費活力持續釋放。即便在傳統消費領域里,也因為品質提高、品種增加和模式創新,傳統產品煥發新生機。一季度全省紡織、化妝品、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3.0%、30.1%和49.5%。而且,大宗消費也呈現出穩健恢復態勢。汽車、家電類商品通過“消費券”“消費季”等方式集中促消后,增速明顯回升。
三、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升,成為經濟發展強引擎
2023年為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沖擊,我省將穩投資作為重要工作,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28.1%,較全國平均5.1%的增速高出23個百分點。在此過程中,我省基于自身特點,貫徹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精神,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資方法,即圍繞“百千萬”產業培育工程,緊抓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承載大規模投資。農業上的高標準農田項目、肉牛建設工程項目投資分別增長21.1%和300%;工業上的中車新能源產業基地、吉林玲瓏1420萬條輪胎、吉林梅花黃原膠等334個重點工業項目實現開復工,中車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項目高效推進;隨著一系列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增速達32.5%。此外,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產業基礎建設投資加力提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加,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一季度全省道路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業和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業投資分別增長34.0%,150%和51.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加,二者增加值分別達15.4%和14.7%。
四、出口凸顯韌性,對經濟拉動作用進一步加強
2023年年初以來,我省生產和物流逐步恢復、域外經濟增長速度超出預期等,保障了我省外貿進出口。2023年一季度我省進出口總額為53.1億美元,進出口增速達6.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其中累計出口額占比35.36%,達18.8億美元,是近7年我省一季度出口額的最大值。2022年,中俄貿易增長29.3%,達到創紀錄的1902.71億美元。同年,我省對俄進出口實現173.3億元,增長65.0%。其中出口就達65.6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中俄貿易額同比再次增漲38.7%。東北三省因其地理優勢,對俄羅斯的出口同比都增長了接近100%,其中我省甚至同比增長了200%,大幅刺激了經濟。而且,我省依托汽車制造產業的優勢,對俄羅斯整車出口量不斷刷新歷史紀錄,2022年對俄出口整車8000余輛,貿易額26.3億元,同比增長306%。對俄跨境電商出口額達18.7億元,同比增長24.4%。2023年1月,我省對俄經貿代表團出訪俄濱海邊疆區,隨訪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收獲訂單金額達7.4億元。隨著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作為內貿貨物中轉口岸的設立、我省進一步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范圍的獲批,我省出口韌性將會進一步加強,外貿對我省經濟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五、重點產業恢復態勢明顯,大企業帶動效應突出
隨著工業企業生產日趨恢復,我省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汽車產業、信息、醫藥、裝備制造業快速恢復。一季度,我省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速達7.8%,較全國平均4.4%的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其中,省屬口徑整車產量同比增長6.9%,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增長203.2%和267.7%;信息、醫藥、裝備制造產業更是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一季度,我省依托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基礎,支持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發展,信息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3%,在重點產業中增加值位居首位,顯示出吉林發展新動能正在蓄力,工業“一柱擎天”的局面正在轉變。我省醫藥產業百克生物帶狀皰疹疫苗上市投產,圣博瑪聚乳酸醫美產品上市應用,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產銷兩旺,修正藥業、萬通藥業、敖東制藥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帶動醫藥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裝備制造業“陸上風光三峽”項目建設帶動中車新能源、三一風電等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快速發展,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3%。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來之不易的良好開局,奠定了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我省要洞察時與勢,把握危與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堅持穩中求進,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軟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