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
作者:嚴文慶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1412-9
出版時間:2021 年5 月
定價:50 元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具體闡述課程思政引領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綜合改革成果,涉及立德樹人的育人總要求,能力導向的教學目標體系,應用導向的教學理念,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手段,標準驅動、多模塊的課程體系,多層次的教學組織,依托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通用英語類、專門用途英語類和跨文化教育英語類十多門大學英語課程、數十個單元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結合第二課堂活動介紹,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和第一第二課堂實踐提供指南。筆者結合青海大學2023 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提升青海大學課程思政實效性的路徑研究——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項目編號:szzx2312)對該書進行分析。
對于高校教育事業來說,思政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伴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逐步推廣以及貫徹應用。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需要基于思政教育要求,契合當前教育發展需要,要變更傳統滯后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方式的更新與優化,切實保障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結合育人文明發展的使命要求,秉承著大學理想,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努力探索將大學英語這門公共必選課、這門涉及全校所有學科所有學生的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探索的相關經驗。伴隨著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在高校中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也風起云涌,課程思政逐漸成了改革中的高頻詞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一書廣泛吸收了華東師范大學英語教學部骨干團隊的經驗智慧,在眾多一線的高校英語教師重新對課程進行考量,對教材、教研以及評價等教學要素進行整合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其中蘊含課程思政的可能性、以及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該書在內容上包括了課程思政建設與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置,課程體系設置,評價體系設置,以及通用學術英語類課程思政的建設實踐,也對基于專門用途的課程思政建設和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論述。該書結合跨文化教育下的英語類課程思政、校本英語課程思政和第二課堂下的課程思政,從不同方面進行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闡述,為廣大教育教學人員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參考和借鑒。
在大學課程體系中,英語課程和思政課程都是其中的重要基礎性課程,將思政內容與大學英語教育相融合,能夠有效發揮彼此作用,同時,也能突出教育合力。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來說,既要關注線下的課堂教學實踐,也要能夠充分認識到線上網絡教學的優勢,不斷挖掘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潛力,真正將互聯網+教育的理念深度融合進大學英語教學中,廣泛挖掘其中潛在或顯在的思政元素,更好地突出線上教學平臺的優勢,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圍繞英語知識和思政教育內容做好溝通,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對于高校英語教師來說,落實互聯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可以從以下幾大方面著手。
第一,優化教學任務設計。要重點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能力,結合大學英語課程的主要內容、立場要素做好考量,要將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內容做好分類,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和鼓勵學生從中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環境時,也能明確自身的人生規劃。
第二,要發揮利用線上實時反饋的功能優勢,推動建設實時反饋機制,也要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整教學方法,為線下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支持。
第三,要做好線下答疑。互聯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能夠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教師除了要注重線上及時反饋機制作用以外,也要注重線下的答疑解惑。教師要通過師生之間的面對面交流來增進師生情感,做好答疑解惑,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此外,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既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也要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融入學習之中,使學生逐步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民族榮譽感。教師可以在講解西方文化的同時,向學生推薦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相應的教學資源,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師在開展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時,要能夠基于現實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要及時適應當前互聯網+的教育環境,充分發揮微課資源、慕課資源等資源優勢,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真正使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切實保障和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