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意外跌倒容易帶來骨折等風險。骨折后,很多老人不敢上手術臺,而長時間臥床又會帶來多種并發癥。能否把安全氣囊用在人身防護上?
從航天技術轉化而來的穿戴式智能防護氣囊,經過電路的布線設計、運動傳感器的選型應用、處理器芯片的編程到跌倒數據的采集和處理、算法等驗證。為了獲取足夠的跌倒動作數據,研制人員每天佩戴數據采集器,在實驗室的墊子上反復“跌倒”,有時候一個人一天要倒下50到60次之多。
防護氣囊成品被設計成馬甲式樣,重量僅約1千克。它可以自動檢測人體的動作,并在人體落地前打開氣囊,為髖部提供緩沖保護。膨脹的氣囊在跌倒時可降低90%的撞擊強度,且充氣模塊可替換,氣袋可重復使用,經濟又實惠。這一產品目前已進入市場,走進尋常百姓家。
(摘自《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