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暉, 梅小琴, 焦 順, 潘 琴, 劉 榮
(長江大學附屬荊州醫院/荊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 湖北 荊州 43402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指女性處于妊娠狀態下產生血流動力障礙的一組疾病,病理表現主要為全身微小動靜脈痙攣、組織缺血、內皮損傷等,會對心腦血管及腎臟等靶器官造成損害,產生高血壓、組織水腫、肢體抽搐及蛋白尿等癥狀。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導致孕期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該疾病也是導致不良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大致分為三類,分別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輕度子癇前期及重度子癇前期,該疾病初期癥狀并不明顯,且臨床上缺少確切的早期診斷標準,故而多數孕婦病情發展較重時才會就醫,甚至部分患者已處于重度子癇前期,危及患者及胎兒生命。所以尋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標志物可以進行早期診斷,控制病情發展,改善預后[2]。胎盤生長因子(PLGF)是一種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該物質呈異常表達時,會隨之出現相關病理現象。有研究證實,高遷移率族蛋白(HMGB1)廣泛存在于機體真核細胞內,且參與細胞凋亡、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等生物過程,在子癇前期患者體內呈高表達,而髓過氧化物(MPO)廣泛存在于單核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中,參與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其血液水平與子癇前期具有密切聯系[3]。本研究旨在探討PLGF、HMGB1及MPO水平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112例作為觀察組,時間范圍: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4]中的標準:妊娠20周后首次出現高血壓,收縮壓高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高于90mmHg;②單胎妊娠;③自然受孕;④孕周≥28周;⑤在我院行產檢及分娩者;⑥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②孕前有慢性高血壓病史;③合并有結核、HIV、乙肝等感染者。同時選取健康孕婦112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
1.2檢查方法:血清PLGF、HMGB1、MPO檢測: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16mL后進行抗凝管分裝4管,進行離心處理,轉速為3000r,離心10min,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血清MPO、HMGB1、PLGF水平。WBC、RBC檢測方法:將血液放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檢測WBC、RBC水平。PLT、ALT、AST檢測:將血液放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成都斯馬特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D1)中檢測PLT、ALT、AST水平。Hb檢測:采用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檢測Hb水平。

2.1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PLGF、HMGB1及MPO等比較:觀察組血清PLGF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HMGB1和MPO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WBC、RBC、PLT等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PLGF HMGB1及MPO等比較
2.2觀察組不同嚴重程度血清PLGF、HMGB1及MPO比較:血清PLGF比較,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明顯低于其他患者(P<0.05),而HMGB1和MPO高于其他患者(P<0.05);血清PLGF比較,輕度子癇前期患者低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P<0.05),而HMGB1和MPO高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不同嚴重程度血清PLGF HMGB1及MPO比較
2.3觀察組不同妊娠結局血清PLGF、HMGB1及MPO比較:觀察組有不良妊娠結局患者血清PLGF明顯低于無不良妊娠結局患者(P<0.05),而HMGB1和MPO明顯高于無不良妊娠結局患者(P<0.05)。見表4。不良妊娠結局:產后出血10例、胎兒宮內窘迫8例、胎兒生長受限6例、早產7例、新生兒死亡2例。

表4 觀察組不同妊娠結局血清PLGF HMGB1及MPO比較
2.4血清PLGF、HMGB1及MPO診斷重度子癇前期的價值:以血清PLGF、HMGB、MPO作為自變量,以患者是否重度子癇前期作為因變量(0=否、1=是)繪制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23、0.805、0.869,P<0.05,見圖1,具體參數見表5,可見HMGB、MPO診斷重度子癇前期的價值較高。

表5 血清PLGF HMGB1及MPO診斷重度子癇前期的價值
2.5血清PLGF、HMGB1及MPO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價值:以血清PLGF、HMGB1、MPO作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不良妊娠結局作為因變量(0=否、1=是)繪制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97、0.829、0.751和0.658,P<0.05,見圖2,具體參數見表6,可見PLGF、HMGB、MPO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價值較高。

圖2 血清PLGF、HMGB1及MPO及聯合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ROC曲線

表6 血清PLGF HMGB1及MPO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價值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仍是近年來嚴重威脅世界范圍內孕婦及胎兒安全的主要原因,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多變,有學者認為,多血管內皮損傷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期主要以胎盤形成異常為主,患者臨床癥狀較少,且不易察覺,而中后期全身血管內皮及器官受到損傷,才會表現出明顯臨床癥狀,危險程度較高[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婦及胎兒會造成多系統及多部位損傷,病情控制不良或未及時發現則會導致胎兒窘迫、生長抑制甚至死亡等不良結局的發生。故而及時發現病情并給予相應治療是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血清PLGF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HMGB1和MPO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血清PLGF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呈低表達,而血清HMGB1、MPO呈高表達,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一定預測作用[6]。分析原因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PLGF的水平較低,導致內皮細胞通透性下降,抑制內膜增殖分化,進而新生血管生成減少,胎盤及周圍組織缺血缺氧后釋放炎癥因子,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二次傷害,使病情不斷進展,全身小血管痙攣,最終致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7]。有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壓屬于一種慢性炎癥,而HMGB1在機體損傷及炎癥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HMGB1可刺激中性粒細胞,增加血液炎癥因子含量,進而激活巨噬細胞,而巨噬細胞的激活又會使HMGB1水平升高,造成惡性循環,故而在妊娠高血壓患者血液中呈高表達。MPO是白細胞標志性酶,中性粒細胞浸潤程度可體現在其含量上,MPO可激活氧化應激反應并參與妊娠高血壓發病過程,可對妊娠高血壓組織損害程度進行反映[8]。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清PLGF明顯低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輕度子癇前期患者(P<0.05),而HMGB1和MPO分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輕度子癇前期患者(P<0.05);輕度子癇前期患者血清PLGF明顯低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P<0.05),而HMGB1和MPO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P<0.05)。這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情越重,其血清PLGF含量越低,而HMGB1及MPO血清含量越高,故而其血清含量可以評估疾病進展程度及器官損害程度。原因可能為,妊娠高血壓相比子癇前期,前者只是血壓水平較高,而后者在血壓水平增高的基礎上機體其他器官也受到一定程度損害,故而子癇前期其血管內皮損傷更重,機體應激反應更強烈[9]。
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的關鍵在于母體與胎盤建立血液循環,新生血管是其建立的基礎,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會導致胎兒營養供應不足,產生胎兒窘迫,甚至死亡。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不良妊娠結局患者血清PLGF明顯低于無不良妊娠結局患者(P<0.05),而HMGB1和MPO明顯高于無不良妊娠結局患者(P<0.05)。這表明血清PLGF、HMGB1和MPO與不良妊娠結局有關[10]。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血清PLGF、HMGB1及MPO水平對疾病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血清PLGF、HMGB1、MPO及聯合診斷重度子癇前期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23、0.805、0.869和0.669,P<0.05,可見HMGB、MPO診斷重度子癇前期的價值較高。另一方面,血清PLGF、HMGB1、MPO及聯合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97、0.829、0.751和0.658,P<0.05,可見PLGF、HMGB、MPO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價值較高,這說明血清PLGF、HMGB1及MPO水平對重度子癇前期及不良妊娠結局具有較高預測價值,且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在疾病發展程度較重的患者中,其血清PLGF水平表達越低,而HMGB、MPO水平表達越高,對診斷重度子癇前期、預測不良妊娠結局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1]。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清PLGF水平降低,而HMGB1及MPO水平升高,與疾病嚴重程度及不良妊娠結局有一定關系,同時在診斷重度子癇前期、預測不良妊娠結局方面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