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張倩文, 張 鵬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放射科, 安徽 巢湖 238000)
前列腺惡性病變是目前臨床上男性泌尿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在西方國家,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高達千分之一,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1]。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不斷進展,近年來前列腺病變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前列腺癌患者人數增多最明顯。前列腺癌患病人數和死亡率的增加給居民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2]。因此,對于前列腺良惡性局灶性病變的鑒定診斷尤為重要。MRI具有對軟組織的高分辨率的優點,在以往的研究中,對于前列腺疾病的診斷主要依靠常規MRI檢查,其中T2WI加權成像被認為具有一定的優勢[3]。但是,前列腺穿刺活檢后出血、炎癥等其他疾病在 T2WI 圖像上均可以對前列腺癌診出造成一定干擾;除此之外,帶與中央腺體在結構和組織成分上的差異也增加了常規 MRI 診斷和鑒別的難度[4]。近來研究發現,擴散加權成像 (diffuB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序列及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已經作為常規 MRI 檢查的重要補充,在前列腺疾病的診斷和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诖?本研究探討DWI序列ADC值鑒別前列腺良惡性局灶性病變的價值。
1.1一般資料:時間范圍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選取在我院治療的前列腺病變患者105例,經病理學確診其中惡性病變患者59例,良性病變患者46例。良惡性病灶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影像學顯示前列腺局灶性結節樣低信號,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內,未突破包膜及發生包膜外侵犯;②有明確的病理組織學診斷;③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檢查;④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已接受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②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者。

表1 良惡性病變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
1.2MRI和DWI檢查:醫生告知受檢者注意事項,應用Philip ingenia3.0核磁共振掃描儀進行MRI和DWI檢查。設置射頻發射線圈(體線圈)和接收線圈(腹部相控陣線圈)。調整參數:T2WI(TR/TE=3500/85,NEX=4;層數=18),軸位T1WI(TR/TE=450/12,NEX=2),盆腔正中矢狀位T1WI(TR/TE=450/12,NEX=2)。應用EPI序列進行DWI掃描:定位與與T2WI保持一致, 設置掃描參數(TR/TE=5627/62,ETL=19),掃描時間設置為90 s,選取3個方向(層面選擇、頻率編碼及相位編碼),擴散梯度因子b值為0和1000 s/mm2,ADC圖由MR主機生成。見圖1。

圖1 MRI-T2WI和DWI檢查
1.3圖像分析:由兩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專業醫師進行閱片。數據經飛利浦的工作站進行處理后獲得ADC圖。依據病理結果(病灶位置和Mp-MRI表現),進行ROI區的勾畫,ROI區為圓形,需要避開出血、尿道、鈣化等組織,然后將其自動拷貝至同層面的DWI和DCE-MRI。ROI內的ADC值和SI-T曲線由軟件自動生成,需要隨機測量3次,最終取平均值進行記錄。
1.4病理檢查:超聲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取側臥位后,行直腸指檢,明確病變范圍,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超聲引導下將探頭放入患者的肛門內,找到前列腺后,超聲探頭上帶有穿刺通道,將特制的穿刺針由穿刺通道放入B超超聲頭下,在超聲的引導下進入前列腺組織后,進行穿刺活檢,通常需要多點穿刺,穿刺點數要6-12針,B超穿刺引導可以觀察病灶,并且保證穿刺范圍在前列腺之內,還可以多點穿刺。穿刺后壓迫止血。采用Gleason分級系統[6]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其中Gleason評分≥7分為中高危,<7分為低危。

2.1良惡性病灶ADC值比較:惡性病灶ADC值低于良性病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良惡性病灶ADC值比較
2.2ADC值與惡性病灶臨床病理的關系:中高危病灶ADC值低于低危病灶(P<0.05);臨床分期C期和D期病灶ADC值低于B期病灶(P<0.05);不同年齡、體質量指數、病灶直徑、病理類型組ADC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ADC值與惡性病灶臨床病理的關系
2.3ADC值與Gleason評分相關性:對惡性病灶ADC值與Gleason評分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惡性病灶ADC值與Gleason評分呈負相關(rs=-0.343,P<0.05),見圖2。

圖2 ADC值與Gleason評分相關分析圖
2.4ADC值判斷前列腺良惡性病灶的價值:ADC值判斷前列腺惡性病灶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12(95%CI:0.839~0.986),P<0.05,截斷值為0.99×10-3mm2/s,其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6.10%和92.80%,見圖3。
前列腺癌是目前泌尿外科常見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7]。目前臨床上對于前列腺惡性病變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臨床表現、直腸指診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超聲等影像學輔助檢查。臨床醫生發現,MRI-T2WI用于診斷前列腺癌具有較好的效果[8]。前列腺癌多發位置是外周帶,在T2WI上表現為低信號影,但是一些前列腺的良性病變如炎癥、前列腺鈣化等容易引起假陽性表現,導致MRI常規檢查無法準確檢出前列腺癌[9]。近年來隨著MR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研究發現DWI可以較好地觀察組織的功能狀態,可以幫助提高診斷率[10]。因此,本研究選取105例前列腺帶病變患者,其中惡性病變患者59例,良性病變患者46例,分析良惡性病灶ADC值差異,同時分析ADC值與惡性病變臨床病理的關系。
本研究比較良惡性病灶ADC值,結果顯示惡性病灶ADC值低于良性病灶。ADC值代表分子的運動能力,ADC值越高說明運動能力越強,ADC值的高低與該區域水分子的擴散度呈正相關[11]。由于前列腺癌的癌組織細胞較小同時排列紊亂,細胞間質成分減少,細胞核較大,核漿比增加;同時癌細胞過度增殖使富含水分的腺泡結構被取代,導致病灶區域的水分子擴散受到限制,因此,導致惡性病灶的ADC值明顯降低。研究發現,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非腫瘤區。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保持一致。
本研究分析ADC值與惡性病灶臨床病理的關系,結果顯示中高危病灶ADC值顯低于低危病灶;臨床分期C期和D期病灶ADC值低于B期病灶。本研究還分析ADC值與Gleason評分相關性,結果顯示惡性病灶ADC值與Gleason評分呈負相關。Gleason評分分級是一種被廣泛采用的前列腺癌組織學分級的方法。由于Gleason分級與生物學行為和預后關聯良好,逐漸得到承認,使用日漸廣泛,成為制定前列腺癌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指標。Gleason評分越高,前列腺癌的惡性程度越高[12]。眾所周知,隨著Gleason分級的升高和前列腺癌的病灶惡性程度的增加,惡性病灶的腫瘤細胞異型性更加顯著,病灶處細胞表現為更高的核漿比例和更大的細胞密度,導致病灶細胞的水分子的擴散嚴重受限,最終引起ADC值的降低。因此,本研究發現中高危病灶ADC值低于低危病灶;臨床分期C期和D期病灶ADC值低于B期病灶。以往研究發現,ADC值與Gleason分級呈負相關。Gleason評分越低,病灶細胞與正常細胞越相似,腺管結構越完整,水分子擴散運動的受限程度越輕微,因此ADC值較高。本研究結果上述研究保持一致。
本研究分析ADC值判斷良惡性病灶的價值,結果顯示ADC值判斷惡性病灶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12,截斷值為0.99×10-3mm2/s,其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6.10%和92.80%。前列腺惡性病灶的ADC值明顯降低且降低程度與惡性程度呈正相關,有文獻報道,ADC值用于鑒別前列腺良惡性病灶具有較高的效能。本研究發現,ADC值判斷良惡性病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以往結果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DWI序列ADC值鑒別前列腺良惡性局灶性病變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同時ADC值與嚴重程度、臨床分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