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宮文亮, 周 建, 胡 波, 董祥寧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滁州醫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乳腺癌晚期預后較差,但早期治療的5年生存率能夠顯著延長。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并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乳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尤為重要。超聲檢查因檢查價格較低、無創、不良反應少且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等優點,是臨床乳腺癌的首選檢查方法,但隨著臨床實踐的深入發現常規超聲鑒別乳腺部位結節樣病灶難度大,有必要聯合超聲彈性成像鑒別。最新的研究[1]顯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Real time tissu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RTE)在可通過比較病變組織加壓前后彈性信息超聲圖像改變,進一步對部分病變的存在進行推斷。故此,為提供臨床乳腺癌更多的診斷參考,本研究分析了探討RTE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作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7至2022年7月在我院就診的乳腺腫塊患者105例,170個病灶;其中年齡25歲~75歲,平均年齡(50.30±7.38)歲;腫塊直徑:0.62cm~3.95cm,平均(2.01±0.45)cm。納入標準:①病灶良惡性均經穿刺活檢或手術病理確診;②女性患者;③在我院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④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已行抗腫瘤治療;②病灶內有直徑>0.5cm的粗大鈣化者;③病灶前方脂肪組織分辨困難。
1.2RTE檢查:所有患者均使用我院VP800彩色超聲診斷儀(日立公司生產),高頻線陣探頭頻率8-12MHz;先應用二維超聲對可疑病灶檢查,主要觀察腫瘤形態、邊界、縱橫比、周圍組織、回聲及血流變化情況;獲取病灶清晰影像后選取最大長軸切面測量長徑和短徑進行觀察并計算兩者比值,以此為切面目標切換至RTE模式,手持探頭對可疑病灶處適當垂直加壓獲取病灶平均硬度,保存穩定圖像。心臟圖像分析軟件對心臟圖像進行分析,測量技術整體應變率比值(ESR)和局部應變率比值(LSR)及AREA%(區域性缺損面積百分比)。在測量ESR時,需要測量左心室全長軸方向和短軸方向的應變率,然后將兩者相除,即ESR=全長軸方向應變率/短軸方向應變率。在測量LSR時,需要測量左心室不同區域的應變率,如前壁、后壁、側壁等,然后將局部應變率的最小值除以局部應變率的最大值,即LSR=最小局部應變率/最大局部應變率。在測量AREA%時,需要使用心臟圖像分析軟件將圖像分成多個區域,如前壁、后壁、側壁等,然后測量每個區域內缺損的面積。計算所有區域內缺損面積的總和,得到總缺損面積。計算心臟圖像總面積,得到總面積。將總缺損面積除以總面積,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AREA%。
1.3圖像分析:RTE評估參考5分法進行彈性評分:1分:整體或大部分區域呈均勻綠色,富有彈性,以囊性成分為主;2分:病灶呈綠色或綠藍相間,大部分有彈性,含少量實性結構;3分:病灶周邊有彈性呈綠色,病灶中心區域實性結構呈藍色;4分:病灶鄰近組織無藍色或有少許綠色,整體藍色,病灶無彈性;5分:病灶及周圍組織呈藍色,內部有或無綠色,均無彈性,低回聲;1-3分良性,超過3分惡性。應變率比值(SR)以3.08為臨界點,≥3.08為惡性,<3.08為良性。病灶水平切面、矢狀切面檢查,取不同切面最大值為病灶SR。面積比值(AR)以1.1為臨界點,≥1.1為惡性,<1.1為良性。AR=灰階聲像圖腫塊面積/超聲彈性成像圖腫塊面積。見圖1。

圖1 乳腺癌患者彈性成像圖

2.1病理結果:170個病灶經病理診斷:良性病變70個(乳腺纖維瘤32個,乳腺囊腫22個,導管內乳頭狀瘤12個,纖維囊性病伴腺瘤結節4個),惡性病變100個(浸潤性導管癌67個,浸潤性小葉癌20個,導管內癌10個,黏液腺癌3個)。
2.2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RTE參數比較:惡性病變ESR、LSR和AREA%明顯高于良性病變(P<0.05);惡性病變彈性評分≥3分的比例高于良性病變(P<0.05)。見表1。

表1 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RTE參數比較
2.3不同病理類型良性病變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乳腺纖維瘤和其他類型良性病變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理類型良性病變彈性評分 ESR LSR及AREA%比較
2.4不同臨床特征惡性病變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不同年齡、病灶大小及病理類型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NM分期Ⅲ~Ⅳ期病灶ESR、LSR及AREA%明顯高于Ⅰ~Ⅱ期(P<0.05);不同TNM分期病灶彈性評分≥3分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臨床特征惡性病變彈性評分 ESR LSR及AREA%比較
2.5RTE參數判斷病變良惡性病變的價值:彈性評分、ESR、LSR和AREA%判斷病變良惡性病變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676、0.746、0.905和0.794,P<0.05,見圖2,具體參數見表4、圖2。

表4 ROC曲線分析結果

圖2 ROC曲線圖
乳腺癌病灶由于無神經支配,早期無顯著癥狀,發現多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2]。截至目前,乳腺癌臨床密切相關腫瘤標志物較少,仍普遍依靠影像學檢查為臨床醫師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制定提供參考。
因中國女性腺體較為緊密,乳腺癌檢查方法主要依靠乳腺鉬靶X線。最新的文獻[3]提示乳腺X鉬靶由于重疊圖像及輻射影響,尤其是未生育的女性和年輕女性不宜重復性檢查并具有一定誤診率,臨床應用受到限制。相關研究[4]發現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宮頸癌和胃癌的的應用逐漸廣泛并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結果。RTE檢查屬于通過檢查組織軟硬度的新技術,可通過對外力反饋變形程度及不同組織間彈性系數的不同轉變為實時彩色圖像,當組織出現惡性病變時,硬度明顯增加及彈性特征發生改變,繼而為病變性質診斷提供數據參考[5]。本研究診斷乳腺研究發現惡性病變ESR、LSR和AREA%明顯高于良性病變,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病灶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該結果提示病灶的良惡性與病灶大小可能無關,但與內部相關參數具有密切相關性。SR是評價周圍組織和硬度值的比值,具有較高的客觀性,ESR是腫瘤周圍組織與腫瘤組織的硬度比,惡性腫瘤出現硬化時可造成硬度不均勻,組織內SR高,而液化部分ESR較低并隨著瘤體體積增加,ESR變化更為明顯;LSR是判斷腫瘤內部相關部位硬度的差值,可體現病灶內部的不均勻變化[6,7]。RTE以病灶前后回聲的位移變化信號形成彩色圖像,小彈性系數位移受壓變大后組織呈現紅色;大彈性系數,位移受壓變小后組織呈現藍色;中等彈性系數時組織顯示綠色,醫師可通過直觀的色彩對不同組織的彈性屬性進行觀察而診斷鑒別。
RTE參數判斷病變良惡性病變的價值研究發現乳腺纖維瘤和其他類型良性病變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同年齡、病灶大小及病理類型惡性病變彈性評分、ESR、LSR及ARE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TNM分期Ⅲ~Ⅳ期病灶ESR、LSR及AREA%明顯高于Ⅰ~Ⅱ期,彈性評分、ESR、LSR和AREA%判斷病變良惡性病變具有較高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臨床參考。由于惡性腫瘤組織硬度較高,彈性差,活動較慢,受壓后產生的應變較少;而良性組織的彈性特點正好相反,進而對臨床醫師的診斷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因此RTE根據乳腺組織出現病變后,細胞發生過度增殖,纖維組織異常證實導致病灶組織變硬在圖像上呈現出不同的參數變化。相關研究[8,9]發現惡性腫瘤體積增大并侵入其他周圍組織可使病灶邊緣混雜進良惡性組織,周圍組織硬度升高,因此ESR降低,這可能造成ESR的漏診,但是LSR可反映腫瘤內部不同位置的硬度,故而補充ESR的不足;另外,纖維腺瘤等整體硬度大,腫瘤內部分布也較為均勻,單純的LSR檢查無法準確診斷,但通過分析病灶及其周圍組織硬度可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多信息,因此當ESR、LSR和AREA%聯合應用時,診斷價值更高。因此,對于需要定性的乳腺癌患者需要考慮ESR及LSR的串聯檢查,對于乳腺癌初篩的患者需要進行ESR和LSR的并聯檢查。
本研究的創新點在于通過研究證實RTE參數在乳腺癌診斷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以及不同臨床病理特征惡性病變RTE參數,同時分析彈性評分、ESR、LSR和AREA%判斷良惡性病變的價值,提示RTE參數能夠為乳腺癌的診斷提供客觀診斷指標,能夠為臨床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數據,值得在臨床推廣影音和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