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興, 段禮府, 鄢斌成, 蔣宗玲, 吳紅英, 胡一勇, 馬仁強
(1.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四川 自貢 641000 2.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早期聲門型喉癌(Early glottic cancer,EGC)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所有喉癌的60%[1],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由于聲門具有特殊的淋巴管引流等解剖特點,僅有1%左右的患者發生轉移[2],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提高患者生存率和保存喉部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治療EGC患者以手術為主,分為傳統開放手術和CO2激光手術,其中傳統開放手術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較多[3],而CO2激光手術憑借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喉功能保留較為完整等優勢,逐漸成為外科醫生的首選治療方法[4]。但有研究指出[5],CO2激光手術對部分累積前聯合EGC患者未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可能出現腫瘤不徹底等情況,增加復發概率。低溫等離子療法是一種在零下40~70℃溫度下完成射頻消融、吸引和止血的微創技術,但安全性和精準度不如CO2激光[6],國內外關于兩者聯合應用于EGC患者中的文獻報道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過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探討CO2激光聲帶切除術聯合低溫等離子對EGC患者嗓音、聲帶黏連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72例EGC患者的臨床資料,①納入標準:經電子喉鏡確認病變部位為聲門區,經病理活檢確診為診Tis、T1、T2型EGC,病理類型為鱗狀細胞癌;年齡>18歲;首次發病;術前經影像學檢查證實無淋巴結轉移;術前未接受放化療者;臨床資料完整者。②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心、肺、腦血管疾病者;合并聲帶先天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精神障礙者;失訪者。將72例EGC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30),觀察組中男37例,女5例;年齡59~75歲,平均(67.89±5.48)歲;TNM分期:Tis期5例,T1a期22例,T1b期14例,T2期1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3例;年齡62~78歲,平均(67.65±5.57)歲;TNM分期:Tis期4例,T1a期16例,T1b期9例,T2期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內容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患者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2方 法
1.2.1術前準備: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電子喉鏡、CT檢查等,以評估喉部腫物大小、性質、范圍、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情況,行各項常規血液檢查、二便等檢查,術前活檢或術中冰凍病理確診。
1.2.2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全部采用經口氣管插管下全身麻醉,經口導入Storz系列支撐喉鏡以充分暴露術區。常規術區口周消毒,并在聲門下置入鹽水紗條以保護氣管插管套囊,準備好顯微鏡、CO2激光機、PLA-600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等。①對照組:采用CO2激光聲帶切除術治療,將Lumenis CO2激光儀(美國科醫人公司)功率設置為2~3W,光斑大小0.4~2.0mm,距離腫瘤病灶邊緣5mm處進行激光連續點切,注意保護氣囊及周圍黏膜,切除腫物均常規送病理檢查;②觀察組:采用CO2激光聲帶切除術聯合低溫等離子治療,CO2激光儀器設置功率、聲帶切除術方法同對照組,低溫等離子消融功率調至7檔,止血功率3檔。激光連續點切后,可觸及處使用CO2激光治療,前聯合處激光難以處理,術者使用喉鉗輕提腫瘤,距離腫瘤灶邊緣3mm處,采用低溫等離子沿著患者聲帶由后至前、由淺至深進行消融,切除腫物均常規送病理檢查,充分止血后檢查術區無殘留腫物,取出紗條,退出喉鏡,結束手術。
1.2.3術后處理:所有患者術后均予以常規抗生素和藥物霧化吸入治療,術后7d復查電子喉鏡,患者術后1~3個月、每隔3個月囑其復查電子喉鏡和彩超。
1.3觀察指標:①嗓音:分別于手術前、手術后6個月嗓音穩定期檢測嗓音指標,指標包括基頻微擾(Jitter)、振幅微擾(Shimmer)、最長發聲時間(MPT),方法:指導患者佩戴麥克風,與口唇距離為25~30cm,發元音“a”持續3s,采用XION divas嗓音分析軟件分析發音穩定段的嗓音指標,各指標均測試3次取平均值;②近期療效: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評估患者術后2個月的療效,完全緩解(CR):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腫瘤直徑縮小程度≥30%;疾病進展(PD):腫瘤直徑增大程度≥20%;疾病穩定(SD):腫瘤直徑增大或縮小程度介于PR和PD之間。總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③生活質量:采用主觀嗓音障礙指數(Voice handicap index,VHI)簡化中文版(VHI-13)評估患者手術前、手術后6個月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分為生理、功能、情感3個部分,共13個問題,各問題分值范圍為0~4分,得分越高提示嗓音障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越大;④并發癥:記錄兩組術后聲帶黏連、聲門狹窄、肉芽腫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加以比較。

2.1兩組手術前后嗓音指標比較:手術前,兩組基頻微擾、振幅微擾、MP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6個月,兩組基頻微擾、振幅微擾較手術前均下降,MPT較手術前均延長,且觀察組手術后基頻微擾、振幅微擾、MPT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嗓音指標比較
2.2兩組近期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
2.3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手術前,兩組生活質量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6個月,兩組生活質量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較手術前均下降,且觀察組手術后生活質量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分,
2.4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聲帶黏連、肉芽腫發生率和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EGC是喉癌最為常見的類型,多見于40歲以上中老年男性,患者多表現為聲音嘶啞、失聲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吸入性肺炎等[8],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治療的不斷更新與發展,CO2激光手術憑借精準度高、出血少、對周圍組織損傷輕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廣應用[9,10]。但有研究指出[11],CO2激光的光束僅能直線傳輸,不能到達任意區域,且CO2激光具有瞬時高溫組織氣化特性,內鏡下病變暴露范圍不夠導致術野遮蔽時,應用CO2激光可能導致腫瘤切除不徹底。低溫等離子療法因其刀頭具有可塑性,能夠調節操作角度,止血效果較好,可有效彌補CO2激光光束直線傳輸的不足之處,但其刀頭較為粗大,在切割腫瘤組織中精準度不高[12,13]。
本次研究將CO2激光與低溫等離子療法聯合應用于EGC患者的治療中,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提示相較于單純應用CO2激光治療,CO2激光聯合低溫等離子療法治療EGC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提高腫瘤切除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低溫等離子能夠彌補CO2激光光束因直線傳輸而導致的腫瘤切除不完全的問題,徹底切除腫瘤[14]。近年來國內外相關指南指出[15],對于EGC的治療不僅需要關注患者的腫瘤切除效果,更需要關注患者的嗓音質量的恢復,盡可能保留患者的喉部功能。本次研究選取的評價嗓音質量的指標中基頻微擾、振幅微擾是反映聲帶嘶啞程度的重要指標,MPT可反映聲門閉合狀態和氣流動力,上述指標對評估嗓音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后基頻微擾、振幅微擾、MPT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相較于單純應用CO2激光治療,CO2激光聯合低溫等離子療法治療EGC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嗓音質量。進一步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得分發現,觀察組手術后生活質量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CO2激光聯合低溫等離子療法治療有助于提高EGC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CO2激光聯合低溫等離子療法治療EGC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嗓音質量和生活質量,對降低術后聲帶黏連等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