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生
睿控E平臺的發布,象征著商用車技術領域軟硬件只能分離歷史的終結。
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全球新能源商用車技術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意味著自此在新能源商用車的使用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
2023年6月5日,隨著宇通商用車技術品牌全球發布會序幕的拉開,宇通睿控E平臺也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商用車行業首個軟硬件一體化的電動專屬平臺,表明商用車技術領域軟硬件只能分離歷史的終結。
宇通睿控E平臺不僅開創了軟硬件一體化新時代,也為行業帶來多個“之最”:開發了行業最強防水技術并首創行業氮氣保護系統;打造了行業最高集成度的動力域控制器;行業首創高速簡級傳動技術;行業首創了600A獨立雙充……
發布會現場,搭載睿控E平臺的宇通客車、卡車、專用車三大品類全系新能源產品悉數亮相,詮釋了宇通“用前沿科技讓綠色交通惠及全球每一個人”的歷史使命,宇通品牌發言人晁莉紅表示,“這是我們的人生觀,也是我們所有人奮斗的內驅力。”
睿控E平臺為行業帶來哪些全新價值?
睿控E平臺包含兩大核心,七大總成,其中兩大核心是指自研跨域融合C架構、自研車機操作系統YOS;七大總成包含新一代高安全超能電池、多合一碳化硅動力域控制器、新一代高效輕量化集成式電驅橋、商用車多源超低溫熱泵、高效補能技術、智能網聯商用車駕駛艙、PB級存儲億萬級高算力智能網聯云平臺。
自研跨域融合C架構是整車的大腦和神經,由“中央計算單元、多合一控制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輔助駕駛域控制器”構成,實現了全棧集中運算,整車區域控制;自研車機操作系統YOS是基于C架構自主研發的商用車操作系統,相當于大腦的超強思維,由驅動層、系統層和服務層構建,實現整車全部軟硬件統一管理和控制,并且兼容各類底層操作系統,形成高安全、強實時、多生態適配的整車操控系統。C架構與YOS作為兩大核心,形成了宇通商用車睿控E平臺的技術底座。實現功能融合再分配,算力提升200%;提升系統傳輸效率,控制效能提升100%,不僅實現軟件和整車硬件的完全解耦,而且滿足智能駕乘體驗,為車輛運營安全保駕護航。
七大總成從七個不同維度,解決了當前行業發展的痛點或技術瓶頸問題。
首先,新一代高安全超能電池主要解決水火等極端情況下的電池安全問題。開發了行業最強防護技術,2米水深浸泡72小時后不損壞的行業唯一極限防水技術;三明治防火隔熱結構及行業首創的氮氣保護系統,隔絕了氧氣,徹底阻斷了內部起火的可能,實現電池的內外部雙重隔離防火,同時通過高集成結構設計,使得電池包體積能量密度提升38%,整車空間利用率提升40%以上。
壽命方面,電池箱體及模組多重結構加強,實現電池包的結構強度最高滿足5倍以上的新國標振動標準,在各種惡劣路況下不怕顛簸,而且智能均衡及MCD云端修正技術可以自動對電芯電量進行均衡,減緩電池衰減,延長電池壽命,根據不同場景的使用要求,電池可以滿足不同車型30萬到最高150萬公里的壽命需求。
其次,多合一碳化硅動力域控制器目的是跑得更遠,跑得更久。打造出行業最高集成度的動力域控制器,還搭載了新一代功率器件碳化硅模組,是行業內第一臺實現量產的碳化硅控制器。在碳化硅模組的加持下,實現了高低壓跨域融合,系統效率最高達到99.5%,系統降重50%,整車能耗降低5%。
第三,新一代高效輕量化集成式電驅橋目的是多拉快跑。行業首創高速簡級傳動技術,發明了低滑動率大速比高速齒輪,解決了易膠合難題,減少了傳動級數,提高了系統集成度和工作效率。采用多唇口磨損量自補償油封、一體化高壓連接器等多重密封,解決了高溫高速工況下的電機軸承密封、潤滑不良等問題,達到了少油量高效潤滑的效果。
相比于傳統中央直驅系統,新一代高效輕量化集成式電驅橋系統降重49%以上,底盤布置空間節約30%以上,系統最高效率達到93%以上,制動能量回收效率高達77%,整車綜合能耗降低15%以上。
第四,商用車多源超低溫熱泵,解決低溫工況下的能量問題。這是行業第一臺量產的多源超低溫熱泵,根據環境和工況智慧選擇熱源,最大化提升制熱效率,超低溫熱泵工作溫度下探至最低-25℃,實現采暖節能30%以上。同時實現了整車熱量一體化協同分配,根據系統的溫控狀態和需求實現多種工作模式自適應智能選擇,確保嚴苛環境下的溫控效果,即便在-40℃嚴寒和60℃高溫環境下仍可保證車輛穩定運行,整車冬季續航能力提升了10%以上。
基于多源熱泵熱管理系統研發了最低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的二氧化碳空調并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量產,不增加碳,只是把碳變成了搬運工,熱泵工作溫度可進一步下探至-30℃,采暖能耗進一步降低10%。
第五,高效補能技術目的是快充,實現充電一小時,輕松跑一天。首創了600A獨立雙充,目前的充電標準,歐標是200A,國標250A,采用超聲波焊接工藝實現了充電電流提升,BMS雙通道獨立通訊,對充電通信協議進行適配優化,全面兼容,實現任意充電機雙槍充電,充能翻倍,還可以在單槍充電過程中隨時插入第二把槍激活雙槍快充功能,隨時插拔。
首創了雙槍兆瓦超充,采用浸沒式液冷技術,雙回路獨立冷卻,線纜更輕,載流更強,散熱效率更高。單槍即可實現持續載流600A,雙槍可實現兆瓦級充電。
第六,智能網聯商用車駕駛艙。宇通智能座艙把中控、儀表、開關、空調面板等多合一集成,采用“一芯多屏”集成控制技術,支持智能語音控制、手機互聯、多向投屏等交互方式,以及車云交互、在線服務、場景服務等功能,為智能化、網聯化提供交互入口,功能拓展20%,物理開關減少60%,帶給用戶新視界。
第七,PB級存儲億萬級高算力智能網聯云平臺,可實現PB級(即1百萬G)運行數據存儲,億萬級高性能并行計算,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運營管理。
是什么支撐宇通科技的
不斷晉級?
作為行業龍頭,宇通最難能可貴的不是長期保持行業龍頭地位不變,而是不斷地為行業創造全新的技術和產品,這體現的不是競爭意識,而是責任擔當。
對于如何保持內驅力問題,與晁莉紅一樣,宇通集團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李高鵬給出的答案也是宇通“用前沿科技讓綠色交通惠及全球每一個人”的歷史使命。“在這個使命的驅動下,我們早在1997年就毅然地走上了電動化的道路,經過十余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2013年推出了新能源睿控三電技術,攻克了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三大瓶頸,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新能源客車從2014年至今的大規模推廣。”李高鵬表示。
10年已經過去,目前的宇通在全球擁有KD工廠15家,已有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批量運營宇通新能源,覆蓋了歐洲、美洲、非洲、亞太、中東、獨聯體等六大區域。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售超過17萬臺,全球銷量排行第一。累計行駛里程達360億公里,節能減排效果相當于植樹造林11萬公頃,等于再造四個“馬爾代夫”。
使命感產生內驅力,但只靠使命就能成為世界第一?顯然是不可能的。晁莉紅坦言,很多人問,宇通在60年發展的歷程中,好像每一步都踩對了節拍,是如何做到的?現場,晁莉紅也給予了公開回應。“說實話,環境多變,誰也不能預測未來,但我們確實知道如何趨利避害,那就是堅持宇通一直遵循的價值觀,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晁莉紅舉了一個例子,宇通曾出口一個拉美國家1400多輛客車,后來發現,其中270多輛停運,原因很多,比如車輛過保,客戶沒錢買配件、司機不報修等等。
這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結果,按理說是可以“忽略”的,但宇通是個例外。“公司要求:宇通不但把車賣出去,還要讓車跑起來。”為此,宇通采取各種措施,包括主動發現車輛問題,第一時間派人去修,跟當地結合建立服務網絡,保障配件供應。培訓上千名人員、上萬名司機等等。最終,車輛運營率從65%提升到90%以上,宇通也成為當地客車的代名詞。
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發生著,被稱為“宇通模式”。可見,在使命感的驅動下,宇通人通過這種專業的拼搏精神,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發布會的前3天,中央電視臺的《頂級實驗室》欄目走進宇通,宇通實驗室與中國高鐵國家技術中心成為該欄目前兩期的不二選擇,宇通客車與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世界舞臺上的兩張“中國名片”。如今睿控E平臺問世,不僅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也在加速打造第三張“中國名片”,并不斷推動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商用車技術的進步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