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蔚來、高合近日相繼獲得巨額投資,總額接近500億元,金主有一個共同點——來自中東地區。
對于燒錢不止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沒什么比獲得投資更能帶來安全感的事了。近日,蔚來、高合相繼獲得了巨額投資,兩家投資總額接近500億元人民幣,這兩家企業的金主有一個共同點——來自中東地區。
2023年6月20日,蔚來發布公告,已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投資機構CYVN?Holdings簽訂股份認購協議。CYVN?Holdings將通過定向增發和老股轉讓的方式進行總計約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6億元)的戰略投資,并將在蔚來國際業務上進行戰略合作。
蔚來不是唯一一家獲得中東地區投資的車企,在6月11日,高合也與沙特投資部簽署了一項價值56億美元(約合401億元人民幣)的協議,雙方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
“遠水”也能解“近渴”
對于蔚來、高合來說,來自中東的投資都是其獲得過的最大的單筆投資。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CYVN?Holdings的戰略投資體現了蔚來在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獨特價值。此次投資交易將進一步強化蔚來的資產負債表,為我們在加速業務增長、推動技術創新、建立長期競爭力方面的持續努力提供動力。同時,我們期待將來與CYVN合作拓展蔚來國際業務。”
進入2023年后,蔚來著實沒過過幾天痛快日子。根據蔚來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蔚來實現營業收入106.8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車輛銷售收入為92.2億元,同比下滑0.2%;凈虧損47.4億元,同比增長165.9%。銷量上看,今年1-5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43?854輛,同比增長15.81%,其中5月共交付6?155輛新車,同比下滑12.37%。
蔚來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老產品的過渡。當前,蔚來處于第一代平臺向第二代平臺切換的階段,舊車退市,新車未上,這個尷尬期讓蔚來的財務、銷量數據有所遜色。為了提振銷量,蔚來相繼上市了全新ES6、ET5?Touring,并且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全系車型降價,將免費換電權益從車價中剝離出來。從三步走規劃可以看出,蔚來正在積極尋求各種方法,爭取盡快突破瓶頸。
在這個節骨眼上,CYVN?Holdings的投資將為蔚來帶來更加充沛的現金流,幫助其平穩度過轉型期。
另一方面,與CYVN?Holdings的合作還將幫助蔚來全球化進程提速。去年10月,蔚來宣布ET5、ET7和ES7(歐洲市場命名為EL7)3款車型進入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市場,在歐洲市場開啟了產品、全體系服務出口。
此次與CYVN?Holdings的合作將擴大蔚來在全球市場的出口范圍,讓蔚來的國際化道路走得更快一些。?CYVN?Holdings?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Jassem?Al?Zaabi表示,將攜手蔚來,共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對NIO的戰略投資,是我們對其領先品牌、創新和優質產品以及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上成熟的技術能力的贊賞。”
對于高合來說,來自中東的投資更是事關生死。高合品牌發布后,推出的前兩款車型售價位于57萬-80萬元區間。高端化的定位意味著高合汽車無法像其他新勢力一樣沖量。數據顯示,2021年高合汽車累計銷售4?237輛,去年累計銷售4?349輛。在極度內卷的中國市場,高合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在土豪眾多的中東市場,高合或許能有更多機會。
巨投背后的轉型剛需
中東資本對于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熱衷并不是從今年才開始的。2022年2月,前途汽車與沙特本土企業Diyar?Alwatan?Trading?&?Cont.Co.和鑫根資本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年12月,天際汽車同沙特本地企業Sumou?Holding?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阿拉伯投資兩期約5億美元(約34.8?億元)。
中東資本頻頻向中國智能電動車企業拋出橄欖枝,主要是基于其能源轉型的需求。當前全球能源市場開啟了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根據IEA發布的《可持續發展方案》預計,在碳中和目標下,未來全球煤炭和石油需求增速放緩,將分別于2025年和2040年左右達到峰值,化石能源的市場份額將逐漸被可再生能源替代。
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區,中東國家需要構建多樣化的能源供給體系,保證能源供應安全。
根據阿聯酋“2050能源戰略”,到2050年,清潔能源在阿聯酋能源結構中占比將提高至50%。2021年10月,阿聯酋公布了“2050年零排放戰略倡議”,計劃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超過6000億迪拉姆(約合1633.5億美元),力爭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阿聯酋因此成為中東產油國中首個提出凈零排放戰略的國家。
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沙特也有相關規劃。據沙特發布“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其計劃將非石油能源的出口占GDP比重從16%提高到50%。另據報道,沙特政府已經設定了電動汽車目標,預計到2030年,首都利雅得的電動汽車數量占比至少達到30%。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通過與中國車企合作,中東國家可以加快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步伐,謀求經濟上的轉型。不止是高合與蔚來,近幾年來,中國車企也在加速駛向中東市場。據統計,比亞迪、奇瑞、長安和吉利等20余家中國汽車企業已進入中東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東國家有錢、有需求,中國新能源產業有技術、有完善的產業鏈,基于新能源產業的合作對于中國車企和中東國家而言無異于雙贏。而且從中東國家投資中國智能電動車的頻率來看,未來可能將有更多的造車新勢力,拿到中東土豪的投資。下一個幸運兒會是誰?不妨大膽猜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