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消息引發網友熱議。26 歲的姑娘小葉晚上加完班后,趕去火鍋店為好友慶生,聚餐結束后回到家,小葉覺得喉嚨有點疼,以為是吃的火鍋太辣導致的,就沒當回事。
第二天早上,她發現嗓子疼痛感加重,連呼吸都有點困難,在服用了消炎藥之后,小葉還是去上班了。結果沒多久,小葉開始出現憋氣、畏寒等癥狀。
小葉趕緊請假去醫院,到了醫院,小葉突然大口大口呼氣,倒地不起。等不及搶救,心跳驟停,呼吸停止。從就診到搶救,短短10 分鐘,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
到底什么原因導致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死亡?結合小葉之前的種種癥狀,加之檢查時發現她會厭充血腫脹堵塞聲門,醫生判斷奪命“兇手”是急性會厭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會厭。它位于人體氣管上方,舌根的根部。人在說話或呼吸時,會厭向上,使喉腔開放;咽東西時,會厭則向下,蓋住氣管,使食物或水不至于進氣管之內造成嗆咳。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周醫生介紹,急性會厭炎是耳鼻喉科急重癥之一,主要表現為會厭高度水腫,這是一種主要累及喉部聲門上區的會厭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癥病變。嚴重的急性會厭炎,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短短十幾分鐘就足以讓人窒息,帶來致命傷害。
周醫生曾接診過一個21 歲的男性患者,小伙經常通宵打游戲,那次玩完通宵后,第二天沒有好好補覺,結果出現咽痛癥狀。到門診就診時,周醫生發現他會厭部水腫,考慮急性會厭炎,叮囑他不要走開,需要做激素靜推治療,等待進一步入院觀察。沒想到小伙聽完覺得醫生是在嚇唬他,就溜回家了。
結果當天晚上9 點多,小伙突然出現呼吸不暢、嘴唇發紫的癥狀,人也很煩躁,隨后被家人送到醫院急診搶救,“我們去會診時,他已經出現了三度呼吸困難,會厭腫大如球狀,堵住了大部分氣道。”周醫生說。
經過急診搶救后,小伙被送往病房,由于激素靜推治療效果不好,醫生給他做了氣管插管,但發現他的聲門幾乎找不到了,于是決定緊急將氣管切開,好在救治及時,氣管切開的瞬間,呼吸通暢了,恢復呼吸的小伙情況慢慢好轉。周醫生提醒,“對于急性會厭炎患者,必要的留院觀察非常重要,病情發展、變化往往猝不及防。像這位小伙子,如果他再耽誤點時間,很可能出現心臟驟停、呼吸停止,這個時候再想救回來就很困難了。”
另外一位46 歲的女患者就沒那么幸運了,在出現咽痛等癥狀后,該患者當成感冒在當地的小診所治療,掛了幾天鹽水沒效果,出現呼吸困難,120 將她送到醫院急診時,已經心臟驟停、呼吸停止。周醫生前去會診,經過間接喉鏡檢查,患者會厭水腫,聲門完全堵塞,無法呼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心肺復蘇也沒能挽回她的生命。
急性會厭炎雖然兇險,但只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治療并不困難。通常激素治療比較有效,能在短時間內改善水腫,再配合抗生素控制炎癥。
如果進展到嚴重的呼吸不暢時,必須立即進行氣管插管或是氣管切開術,否則會有致命危險。倘若醫生來不及準備氣管切開,患者又出現窒息甚至血氧飽和度明顯降低,一般會選擇環甲膜穿刺術,以暫時打開氣道,為氣管切開搶救爭取時間。
急性會厭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咽喉急性炎癥,無論老幼,都可能中招。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急性會厭炎最常見的病因。
“患者通常以咽痛、嗓子有異物感前來就診,經過間接喉鏡等檢查,都出現了會厭水腫。”周醫生說,就診患者一類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群體,他們通常免疫功能低下,會加重感染;年輕人則多是因為作息不規律、熬夜等原因,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一旦受涼感冒等,容易發生急性會厭炎。
另外,過敏體質人群也可能出現會厭水腫,要警惕過敏反應,特別是累及咽喉等反應。
周醫生提醒,很多人喜歡吃火鍋等高溫、辛辣食物,有時還會喝上一杯冰飲,這種進食習慣也不可取,“進食燙的食物,可能不小心就會燙傷黏膜,引起會厭水腫。另外,一冷一熱的飲食,血管一會收縮一會擴張,也容易造成炎癥水腫。”
氣溫高高低低最易咽痛感冒,什么樣的咽痛需要引起警惕?出現急性劇烈咽喉疼痛,尤其是咽喉中心部位的疼痛,吞咽困難、有異物感甚至呼吸不暢時,一定要立即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日常生活中也要積極預防急性會厭炎,加強鍛煉以增強免疫力,保持口腔衛生,少喝酒少抽煙,對于會厭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癥要及時治療,防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