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及“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更加直觀化、形象化、多元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給他們帶來了更好的學習體驗,同時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在信息技術賦能教學及“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科學、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更高效,達到“增效、提質、減負”的目的,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已成為研究熱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教育部2022)。多年耕耘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見證了學校教育的信息技術變遷,經歷了教學工具從最初的“黑板+粉筆”到投影,到電教平臺,再到先進的一體機的更新換代,深切感受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對課堂強大的支撐作用及給課堂帶來的奇妙變化,同時,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學習現代教學技術,在教學中恰當、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課堂,服務教與學的有效互動,從而構建精彩高效課堂。以下是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幾點嘗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每天期盼你的課,喜歡你的課,你的課堂才算有了靈魂;當你的學生愛上英語課,你的課堂才會高效。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聚焦學生興趣的養成(廖晨希2018)。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使學生置身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了打造趣味、互動、高效的課堂,教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色彩鮮艷的圖片,視覺沖擊力強、形象生動的視頻,有趣的動畫等創造出逼真的貼近生活的語言學習情境和真實、靈動的教學環境;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蒙塵、擦除、聚光燈、批注、魔法橡皮、放大鏡等互動化的工具,讓學生覺得教師上課好像變魔術,神奇好玩,妙趣橫生;利用故事、思維導圖及小游戲打造趣味、互動、高效的課堂,有時還把學生課堂上的照片、課堂活動的視頻、作業練習等通過手機傳屏讓學生觀看,即時反饋,及時鞏固,使他們英語學習興趣大增,意猶未盡,讓他們積極融入課堂教學。
比如,在PEP 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Part A 的教學中,教師用多個小視頻引導學生學習感官類單詞。首先,播放小視頻We have many feelings every day,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播放小視頻Angry,視頻中呈現了各種各樣夸張的生氣表情。學生目不轉睛地看著,不由自主地做出相應的表情,并且嘴上跟著念angry。之后,用多張包含生氣表情的圖片鞏固操練單詞,讓學生牢記angry。再次,用在網上截取的小視頻呈現sad、happy、worried、afraid 等表情,更是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饒有興趣地看視頻學單詞,模仿視頻中的人物做出各種表情,一下子就記住了本課的單詞。然后,教師播放事先錄制的班里學生的真實視頻。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同學做出各種表情,躍躍欲試,邊說邊嘗試做出各種表情以表達不同感覺。這時,教師用手機及時拍下學生的表情并制作成視頻上傳,在大屏幕上播放,請學生運用單詞描述相應的表情。最后,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玩PK游戲,讓他們在不斷落下的單詞中點擊表示感覺的單詞,比一比誰的單詞掌握得好。學生爭先恐后,主動參與,在游戲中樂此不疲。利用希沃白板5 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從學生專注、熱烈的目光里可以看出,他們都很喜歡英語課堂。
語法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英語學習中的難點。特別對于小學生,顯得抽象、枯燥、難以掌握,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有時教師講解語法知識,小學生會感到沒有游戲、比賽那么有趣,也容易走神,導致對知識點一知半解。學生無法理解語法,記不住語法規律,英語教學質量就無法保證。信息技術可以為英語教師提供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減少英語語法學習中的枯燥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法。比如,微課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視頻或動畫,它圖文并茂,聲畫一體,就像看電影一樣,深深地吸引學生。微課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能夠直觀、簡明地呈現某個知識點,同時在教學中極具針對性,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微課能在幾分鐘內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容易走神,教學效果顯著。為了解決課堂中的難點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必備的語法知識,教師經常播放一些知識點的微課視頻。
例如,名詞復數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一個學習難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在運用名詞復數,時出錯較多,尤其是有特殊變化的名詞復數,經常不是漏了這就是忘了那,于是就利用希沃剪輯師制作了總結性的“名詞復數”微課,用色彩豐富的畫面加具體詞例一條一條地呈現出名詞復數的各種變化規律。復數的變化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少了教師講解的枯燥,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認知、理解變化規則,突破難點,掌握重點,提升學習效率。通過微課展示,幫助學生全面、系統掌握名詞復數的變化規則,記住典型詞,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如果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觀看后還是不能掌握,教師就可以把微課發到班級群,讓其在家長的指導下反復多次觀看,達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可以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當課堂上學生出現疲倦感時,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讓他們獲得新鮮感,從而精神一振,而且微課往往圖文并茂、內容突出、設計巧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主動探究新知識,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有效,從而達到“增效、提質、減負”的目的。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學生任何一項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應著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語言模仿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快速提高口語能力、拓展視野、擴大知識面比較直接、有效的途徑。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乏自信,不喜歡開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鼓勵他們將英語“說”出來。教師可以運用語音訓練軟件,讓學生練習標準的英語發音,還可以依托信息技術,運用即時通信軟件進行展示和分享。比如,教師把配音練習引入課堂,利用動畫創設情境,以展現對話真實場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有效拉近現實和教學的距離,提高其英語口語表達及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每課的對話后,先讓他們熟讀對話,然后播放動畫,讓他們選擇“聲音消失”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生動、逼真的動畫中身臨其境,給對話中的人物配音,通過不斷地練習,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接近原音。所帶班級的學生最快樂的時候就是“show time”,他們把課文內容活靈活現地演出來、配出來,看的學生開心,演的學生有成就感。除了給教材中的對話配音,教師還經常根據學習內容選擇相應的繪本故事、電影、電視片段讓學生進行模仿和配音,或選取與該單元所學話題相關的視頻,而且是學生可以掌握的難度,讓他們進行配音,做到有效教學,使配音教學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陸麗樺2020)。
例如,在教學有關家庭人員稱呼的單詞后,教師找到了描述松鼠一家的動畫故事My Family,視頻中小松鼠拿著各種食物送給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在有故事情節的動畫中呈現單詞、鞏固單詞,學生都饒有興致地觀看、模仿。為了欣賞視頻中的精彩情節和優美畫面,在課堂上不斷進行聽說訓練,大部分學生能掌握視頻內容,包括語音語調、句子節奏、句子停頓、人物性格、情感表達等。課后,讓學生回家跟著繪本故事反復模仿動畫中的每一句話,鞏固當天所學內容,進行配音(黃梅紅2018)。教師還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滿意的配音作品發到班級微信群,與同學分享,共同提高,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對于優秀的配音作品,教師會給予學生小小的獎勵,并在課堂上播出其作品。為了配好音,得到教師的獎勵,學生經常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模仿,一遍遍練習,一遍遍配音,直到滿意為止。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比如,開展線下配音比賽,讓學生自我展示,在班里形成積極向上的競爭環境,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其不斷增強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的配音活動和連續不斷的練習,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有了顯著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年紀小,專注課堂的時間短,他們在課堂上的紀律差、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等常常是令教師頭疼的問題。伴隨信息技術發展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學生,已經習慣借助現代媒體和網絡來創造、思考、交流。這要求教師不能再拘泥于傳統的評價方式去引導他們,而是要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用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理念和技術喚醒、激勵、鼓舞他們。比如,為了讓學生養成端正坐姿、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響亮回答問題等良好習慣,教師可以借助“班級優化大師”這個信息技術工具,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和反饋,即對遵守紀律、積極回答問題、讀書聲音洪亮、認真完成任務、大膽表現自己的學生及時給予加分鼓勵;對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小動作,不按時完成作業等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減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適時加分,對于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是一種激勵;適時減分,對于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則是一種無聲的批評和提醒,為他們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習慣指引了方向。
利用信息化工具班級優化大師評價學生,每位學生做得好的表現都會被詳細記錄下來,做得不足的地方也會留痕,通過點評加/減分,不但體現了課堂評價的及時性、激勵性、全面性、公正性,還為課堂評價插上了翅膀,也為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教師還設計了刮獎小游戲——學生在屏幕上擦掉灰色涂層,會顯出獎品,就和生活中的刮獎一樣。獎品有糖果、餅干等食品,也有書本、筆、尺子等文具,還有免作業、寫表揚信等特別獎品。每月根據班級優化大師的光榮榜——信息化自動統計的月得分前二十名,讓他們上講臺刮獎。雖然獎品不多,但是由于刮獎這個形式的存在,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了得到更多的加分鼓勵,每次上課“老師,叫我,叫我!”“老師,我知道。”“我還沒說呢!”的聲音此起彼伏,就連平日里的“調皮鬼”,也盡量堅持認真聽課,眼巴巴望著白板右側的光榮榜,踮著腳尖舉手想回答問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使班級內違反紀律的學生越來越少,為了更多積分,為了新的獎項,學生發自內心地遵守課堂的規章制度,讓班級管理更加有序、高效。在“班級優化大師”的陪伴下,學生想學,愿學、樂學,不斷成長和進步,他們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靜心聆聽,積極發言,自覺完成作業……在積極的評價中遇見一個個更棒的自己。
“班級優化大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指導學習方法,樹立自信,是教師課堂評價和班級管理的好助手。“班級優化大師”放大了學生的閃光點,配合游戲化的規則,界面音效和豐富多彩的獎勵勛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力和好勝心,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讓他們從此愛上學習。
21 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影響著整個社會,它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且改變著我們的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拓寬教學平臺,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延伸至課下;師生以多種方式溝通交流,及時反饋互動,有更多的途徑和平臺接觸和學習英語知識,高效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復習,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課堂英語知識。同時,家長與教師、學校與家庭的關系日益密切,家校聯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可以讓學生注冊英語學習賬號,登錄英語學習網站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走進更廣闊的英語世界;也可以在班級論壇上開辟每日留言板塊,讓學生就最近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者直接向教師提問,與教師進行更直接、有效的溝通;還可以建立班級微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微博里暢所欲言。在數字化時代,教師可以利用QQ 群、微信群、釘釘群、校訊通或者學習APP 等現代信息技術工具或家校網絡溝通工具,檢查學生課堂學習掌握情況,鞏固課堂學習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口語通、倍速英語點讀、同步英語、納米盒等平臺跟讀課文和單詞、練習口語、語音評測、趣味練習及課文配音;可以結合課文推薦一些有趣、適合的英語故事讓學生閱讀,如有聲英語繪本、Kitty 帶你讀繪本、藍魚英文閱讀等,里面有很多繪本,推薦相關內容讓學生進行朗讀和閱讀,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其課外閱讀能力;可以將一些相應的語法知識點和規則系統總結成文字或制作成微課,發到班級群讓學生認真閱讀、觀看,從而使其對知識點有更系統的認識,達到理解、運用知識點的目的;還可以利用扇貝英語單詞版、墨墨背單詞等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和持之以恒對單詞的精神等。
教師還經常把上課時的課件或者微課放入云盤、網盤或者家長群,供學生下載學習,反復觀看,鞏固他們的學習效果,提高其課后學習效率;有時也把學生做得好的作業和他們的學習筆記掃描后發送至班級群,讓學生共享知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雙減”背景下還改變了原有的留作業的方式,將英語課堂檢測題利用問卷星做出來發給學生,讓他們在手機或電腦上完成。系統會及時顯示成績和答案,學生如果對當前得分不滿意,可反復練習以獲得更高的分數,有效鞏固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利用這些新穎、有趣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突破了時空限制,緊跟時代潮流,實現了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也是對英語課堂的補充和拓展,既能鞏固課堂學習效果,又能促使學生樂于學習,真正做到“提質、增效、減負”,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技術不能取代教師,但是使用技術的教師可以取代不用技術的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深度融合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高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每一位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未來漫漫教學之路,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和提升,才能發揮教育信息化的優勢,只有不斷探索,努力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才能做到“精準地教、高效地學”。廣大教師應巧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創造不一樣的精彩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