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陸 璐

角色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活動。本文以在角色游戲中滲透情感教育為研究內容,旨在讓幼兒從角色游戲中感受到“有溫度的環境、有態度的指導、有力度的支持”,成長為一名“眼中有光,心里有愛”的人。
溫馨的角色游戲區環境有利于幼兒發揮自主能動性,在游戲中借助環境的啟發,幼兒能不斷加深有創意的游戲體驗。在角色游戲中,我們引導幼兒共同打造“會說話”的墻面環境與角色游戲空間環境,靈活地將幼兒對環境與角色的體驗融為一體。
例如,在班級創設“小醫院”角色游戲區時,教師提出“如何讓大家知道這里是醫院”這一問題,幼兒七嘴八舌地發表著意見:“可以在墻面上貼一個紅十字。”“可以給小醫院設計一個名字。”“可以在紙上畫一個針筒,貼在入區的地方。”……環境與幼兒的角色體驗會形成一種互補作用。環境隨時為幼兒提供靈感,而幼兒也在環境的暗示下將自己的創意融入環境中。
材料是開展角色體驗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幼兒了解角色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開展角色游戲中,豐富的材料庫必不可少,能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在操作與探究的過程中完善對角色的體驗。
例如,在開展角色游戲“馬路上”時,幼兒在真實的生活中觀察到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職位。有的幼兒想扮演“清潔工”,有的幼兒想扮演“交通警察”,有的幼兒想扮演“公交車司機”……基于幼兒的扮演需求,教師為幼兒設計了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并在材料庫中分別投放各種角色的服裝道具。幼兒在自由、溫馨的環境與游戲氛圍中,在環境創設、材料操作過程中,開啟角色體驗,了解了不同社會分工的意義,也在不同的工作體驗中初步了解各種崗位的職責。
角色游戲是一種體驗性游戲。我們和幼兒一起打造舒適、融洽的體驗區,讓幼兒的角色創意有用武之地。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支持幼兒對角色區進行再次改造。
例如,在游戲“小飯店”中,幼兒結合平時生活中的經驗,將角色區進行分區,包括后廚區、用餐區、游戲區等。幼兒想到,可以利用一些低結構材料,如紙箱等進行區域劃分,并且在各個區域設計相應的游戲材料。劃分后的角色區讓幼兒的體驗更加真實,那些容易操作和靈活變化的材料,不僅可以讓幼兒有更多變換角色區的空間,進一步促成幼兒對多種角色的體驗,還豐富了游戲內容與游戲形式。
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時,教師的介入旨在引導幼兒拓展思路,使游戲可以更加順暢地進行。在介入方式上,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方式,可以是平行參與式,也可以是問題啟發式。
例如,在角色游戲“小小環衛工”中,幼兒拿著掃帚掃兩下地,就沒有其他游戲內容了,游戲很快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了讓幼兒了解環衛工人的辛苦,教師采取平行角色的身份,加入幼兒的隊伍。教師高聲說:“哎呀,下雪了。”其他幼兒聽到教師這樣說,馬上回想起在下雪的時候,環衛工人需要第一時間將雪清理干凈。真實的體驗是獲得理解的最好路徑,在活動中,教師的介入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在這些熟悉的場景中,幼兒開始代入,進一步增強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角色游戲的真正目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基于幼兒的游戲經驗和游戲水平,提供創新的指導方法,提升幼兒的共情能力。
例如,在角色游戲“火鍋店”中,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平時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吃火鍋時,店員是如何配合的。幼兒開始討論“火鍋店”的角色分工,教師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指導,將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記錄和整理,引導幼兒自主設計菜單。教師的言傳身教給予了幼兒最好的指導,讓幼兒從行為表現逐漸內化為情感體驗,進一步促成了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互相理解,并且將這種理解逐漸遷移到實際生活中。
師幼互動是促進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深度思考,促成幼兒在游戲中有效遷移經驗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幼兒開展高效的互動,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讓游戲為幼兒建起一座理性與感性的認知橋梁。
例如,在角色游戲“甜品店”中,不少幼兒因為甜品店商品的設定產生了分歧。幼兒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想到生活中出現過的各種各樣有趣的產品。有的幼兒想到可以在甜品店放一臺抓娃娃的機器。基于幼兒的問題,教師通過與幼兒平等交流,引入平時幼兒經常用到的投票法和舉手表決法,讓每個幼兒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幼兒的游戲水平是隨著游戲經驗不斷累積而發展的。但是,幼兒在游戲中往往會“不按套路出牌”。因此,教師應當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想法開展游戲。
例如,在角色游戲“小舞臺”中,教師支持幼兒自主設計表演的節目單,自主分配演員和幕后人員的角色。在表演過程中,有的幼兒會突然想到與之前節目不一樣的新節目。在隨機調整節目的過程中,幼兒逐漸認識到大家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配合。可見,同伴間的交流與互動可以促成幼兒更豐富的體驗。在體驗過程中,教師積極采納幼兒的新想法與新創意,讓幼兒能夠在靈活多變的活動體驗中,觸發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
幼兒的情感體驗是一個漸變的模式。他們在游戲中會遇到問題,會生成創意,并在交流與分享中獲得經驗。
例如,基于幼兒在生活中喜歡吃甜點的經驗,教師生成了“甜點店”角色游戲。幼兒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吃到的甜點種類,然后共同搜集材料制作甜點。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支持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為大家分享制作甜點的經驗,并鼓勵大家分享創意玩法。在角色游戲中,幼兒自由交流,互相分享經驗。這不但體現出幼兒的社會性,而且能夠調動幼兒體驗的積極性。
正面評價能夠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優點,借鑒他人的長處。這不但能提升游戲水平,而且能夠在其他同伴或者教師的社會性支持中獲得情感需求。
例如,在角色游戲中,教師為幼兒設計了檔案袋式的評價形式,每個幼兒都有屬于自己的專屬檔案袋。每次游戲后,教師會提供開放式的環境,組織幼兒開展自評和互評。幼兒學會用溫暖的態度評價同伴的行為表現,學會表揚同伴的閃光點。最后,教師以正面評價的方式進行總結,讓幼兒倍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