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佳苗

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園從“自然育人,育自然人”的教育理念出發,將師德建設、教學專業素養、教育科研能力培養,作為教師發展的重要方向,不斷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我園將師德師風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必修內容,并將此納入教師聘用管理機制。我園與每一位教師簽訂了《師德師風承諾書》,引導教師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幼兒園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
我園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評優、表彰獎勵的前提條件,每學期通過訪談、演講、誦讀等活動,定期表彰師德師風高尚、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教師。例如,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園開展師德師風“愛無疆·學無涯”演講活動,從新教師的“新芽沐光已漸長”到老教師的“因愛而生初心不變”,將師德素養融入幼兒園的血脈之中。
在夯實制度建設、健全激勵機制的同時,我園切實抓好師德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持續弘揚師德正能量,有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我園根據幼兒園現狀,織密教科研管理網絡,明確各級管理層職責。從行政層面、教研層面分別制定相應的制度,構建新型教研運行機制,確保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時間保證、人員落實。
我園以教研組、專用室、宣傳組、藝術組等為載體,創造性地實施分布式領導,不斷為教師的專業發展賦權增能。在這些不同的分布式領導實踐活動中,園長、副園長、組長等不是把教師視為管理對象,而是協同發展的“專業同事”,用心傾聽教師在參與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實踐活動中的收獲與反思。
我園以“人盡其才”為教師成長目標,建立“1+1”工作室負責制,以“室內+室外”組合的方式——“美工室+涂鴉區”“科學室+種植區”“樂玩坊+運動室”“玩沙區+玩水區”等專用室進行內外聯結。專用室教師團隊負責相關活動室的計劃制定、環境創設、制度監管及后續推進工作。同時,啟用項目式招標,將幼兒園活動通過招標的方式,由專用室教師認領完成,倡導“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崗位能進能出,職位能上能下”,發掘每一位教師的創新潛能,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幼兒園的主人。
我園通過調研、訪談、觀察等形式,了解各個層面教師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開展不同層次的能力培訓。我園開展“青藍”工程“雁陣結對”活動,通過“以老帶新”“以優帶新”,促進教師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同時,我園根據教師的工作年限、專業能力等,將教師分為“新手教師、骨干教師、風格教師、專家教師”,通過“重在學習、重在嘗試、重在展現、重在引領”等不同培訓,滿足教師在教研中的不同需求。
我園通過“線上培訓”和“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充電富腦”工程,拓寬教師視野,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并將此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優化保教行為。例如,在信息技術2.0 工程推進中,我園成立信息化管理團隊,按照“一劃兩案”中選擇的能力點對應實際需求,進行線上學習、網絡研修,并將所學到的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
我園通過“達標”和“自主”相融合的方式,實施“綜合提升”工程,并通過開展講故事、繪畫、鋼筆字、微課等一系列基本功培訓活動,努力做到“基本功月月練”,進一步落實“六過關”行動,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落實“三年達標”“推門聽課”等考核機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教師工作的自主性、規范性。
園本教研是教師提升專業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激活教師內需、激發教師潛能的重要方式。
在每次專題教研活動前,我園會公布教研活動主題。教師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增加理論知識儲備,做“有準備”的教研。例如,在教育部出臺《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后,我園引領教師深入學習,開展“基于兒童立場,聚焦保教評估”教研活動,從核心價值、評估內容、關鍵指標等方面進行解讀,引導教師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不斷優化保教行為。
真正的教研應該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教育就是共性和個性問題相互存在和調整的過程。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園引導教師發現教育的共性問題,并通過集體研討、學習,引導教師嘗試用“個性”的方式解決問題。例如,我園開展了“幼兒游戲組織與指導”觀摩活動,通過小組研討、實際觀摩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在觀摩活動開展前,各專用室教師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資源和環境,預設相應的游戲內容,從環境創設、材料提供、環節組織、指導評價等方面設計教學活動,并通過為期三天的實踐進行展示觀摩。又如,在幼兒一日生活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對“餐點”如何成為推動幼兒自主學習的抓手產生了疑問。于是,我園以“自主餐點”為主題,開展線上互動教研活動。教師自由表達對“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的理解,在匯集教育智慧中產生“共生能量”。
我園根據不同的教研專題,分小組開展部分教研活動。為此,我園積極搭建互動平臺,給教師提供合作、分享、互助的機會。例如,在信息技術2.0 工程推進中,我園引導教師按照自身學習需要選擇能力點,在取長補短中共同提高業務能力。同時,形成“小組式”分享團隊,通過組內的商量討論、集體研討、經驗分享等形式,給每一位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
“教育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一群人、是我和你的攜手同行。”基于科學化管理模式、精準化分層培訓、項目化特長發展,我園一定能夠建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