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星
摘要:元宇宙的出現將顛覆網絡輿論活動的現有模式和格局,使輿論活動呈現出全新樣態。這同時也會給輿論的生產傳播管理帶來機遇和風險考驗,對輿情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把握好元宇宙視閾下輿論生產、流通、引導的新變,厘清元宇宙時代輿論活動面臨的問題,探索元宇宙中輿論管理的實踐策略,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戰略性意義。本文分析元宇宙視閾下輿論的特點及存在的潛在傳播問題,提出元宇宙視閾下輿論傳播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元宇宙;輿論傳播;輿情治理;潛在風險;對策
2022年1月,《中國元宇宙白皮書》出臺,“多維度論述了元宇宙的具體概念和應用場景”。[1]元宇宙構建的虛擬空間能夠拓展輿論傳播的渠道,創新信息傳播格局,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因此,對元宇宙視閾下的輿論進行研究和展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元宇宙視閾下輿論呈現新特點
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拓寬了輿論信息傳播范圍,改變了輿情生成處理的邏輯,這使得元宇宙視閾下的輿論呈現既保有原來輿論特征又具有全新的形態。
(一)具身性沉浸式的輿論體驗
元宇宙的多維時空,會使輿情發生向著虛擬時空無限延伸,體現出時空觀上的 “無界性”,輿情發生的場所突破地理疆域和語言隔閡,延展為以人為原點、依靠人的交互行為拓展的多維空間。“技術本體是人的肢體、器官和人腦的投影與延伸”,[2]虛擬現實交互設備模擬和延伸人的感官,個體借助可穿戴式設備達到與現實世界高度相似的感官體驗以及深層次社交互動,獲得沉浸式交互體驗。元宇宙中主體可以實現自然真身、虛擬分身、機械假身的三身合一,能夠以第一人稱視角參與到輿情并獲得 “真實的”中樞神經反饋,獲得最直接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同時 “通過離身的虛擬人的第三視角,重構了用戶看待所處環境的視角,因而在具身化看待不同時空下的相同信息時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進而影響輿論內容的傳播走向”,[3]使得主體對輿情表達更加有力、理解更加全面多元、情感更加強烈。
(二)輿論傳播呈現去中心化、去權威化
“元宇宙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社會感觀、情緒的發酵地與發泄地”,[4]虛擬的 “異空間”成為輿論發生場域,人們對輿論的思考和判斷方式將發生變化。在元宇宙中,主體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意志獲取元宇宙海量資源,個人意志會被放大,造成部分關注度高的輿情升溫,“受‘沉默螺旋機制影響”,[5]進而改變自身的態度和意見表達,傳統的輿論機制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元宇宙中的輿情傳播呈現開放、平等的特點,輿論環境不受某一組織或群體的單獨管控,而是由全體社會公眾共同維護。元宇宙視閾下,成本更低且分析能力更強的人工智能將取代人工,進行多維時空的信息采集和編輯,打破人工編輯的既定價值取向。網絡時代 “意見領袖”較普通網民對輿論有更強的影響力,但在元宇宙中,話語權與注意力資源會以新的規則進行 “洗牌”和重置,信息壁壘和信息壟斷將被打破,傳統的 “意見領袖”可能具備一定話語權,但其影響將會降低。元宇宙輿論傳播呈現去中心化、去權威化、交響化的特征。
(三)變革的輿論傳播技術邏輯
“自電子媒介時代開始,傳媒業態發展遵循技術工具的理性邏輯”。[6]元宇宙時代之前,輿情以事件為核心,依托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社交媒體、短視頻等載體,“用戶通過線性的方式找到自己關注的輿情,其呈現的內容是基于‘爬蟲技術進行分類后抓取而來”。[7]而元宇宙以全新技術重塑輿論傳播的模式,“元宇宙如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出現一樣,將重構媒介傳播秩序,改變用戶的行為方式”。[8]主體穿梭于現實世界與 “虛擬多維世界”,沉浸式 “融入”輿論信息生態環境中,“從而打破當下單一維度的多屏跨屏數字信息傳播格局,形成‘現實世界‘人類交互‘媒體生產‘智能算法四個面向的信息供給,構成元宇宙新型多維跨維信息傳播格局”。[9]
二、元宇宙視閾下輿論傳播的潛在問題
元宇宙自由開放、無限拓展,各種相關配套技術綜合運用賦能輿論的生產流通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以下問題。
(一)輿論主體的非理性、價值判斷片面極端
元宇宙中主體可以隨心所欲地跨越時空,以第一視角沉浸式地觀察和參與輿情,缺少 “把關人”引導會造成公眾價值產生偏離。同時,由于元宇宙是建立在實時渲染、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基礎之上的,在其背后可能存在著一定的 “算法黑箱”偏見,易受到別有用心的人的操控,誘發偏激的思想和行為。若主體長期在元宇宙中以 “擬真狀態”沉浸于多元復雜的輿論環境中,可能會弱化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對現實環境的反應能力,進而導致思維能力表象化、價值判斷片面極端化。元宇宙中主體在選擇判斷傳播輿論信息時具有更強的主觀傾向,傾向于選擇符合個人價值、契合個人偏好的輿論信息,長期桎梏于同質信息的海洋形成 “回聲室效應”,可能會導致主體陷入 “信息繭房”和 “群體極化”之中,固化對某類輿論的刻板印象,增加對輿論的不理智判斷,最終加深群體偏見,破壞整個輿論環境的理性氛圍。
(二)意識形態安全迎來新挑戰
元宇宙不是與現實平行的 “平行世界”,而是受現實世界制約的 “虛擬世界”。元宇宙同樣存在國際競爭和國家話語權的爭奪,并且其敏感程度、影響規模遠超現階段。“元宇宙虛擬空間或將成為西方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新平臺”,[10]主體沉浸在西方國家營造的展示其優越性的虛幻場景和輿論中,看不到隱藏在虛幻背后的殘酷真相,易受到意識形態輸出的侵蝕。此外,元宇宙對技術支持有較高要求,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技術壁壘甚至技術封鎖,這對國家意識形態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交流、合作、競爭的存在,未來元宇宙可能會形成基于技術優勢壟斷元宇宙中信息資源和個人數據的 “巨頭”,獲得超越社會管理者的 “法外特權”,對社會信息暢通傳播、個人信息安全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造成威脅。此外,鑒于元宇宙時代信息傳播實時化、群體化的特點,一旦發生輿情危機,將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全局性系統性的風險。
(三)輿情監管體制有待完善
元宇宙輿情信息能實時傳播,這對輿情預判和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元宇宙相關技術和產業迅猛發展,但是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發展相對滯后,元宇宙輿情管控體系尚待健全。元宇宙中數據信息利用所代表的 “效率需求”與個人信息保護所代表的 “安全需求”之間的矛盾將更加凸顯,現行制度規則對于元宇宙輿論管理的有效性待商榷。元宇宙高度透明、互聯互通,當別有用心的人挑起矛盾引發輿情時,政府如果繼續采用傳統的管制方式來處理,可能會激化民意,誘發次生輿情。元宇宙輿論信息海量冗雜,如何進行危機甄別和預判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何在不破壞元宇宙自由開放特點、不侵犯主體隱私的前提下,加強信息收集、分析、研究和評價,是元宇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對元宇宙時代政府的輿情管控能力、輿論危機化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元宇宙時代輿論傳播建議措施
面對仍處在蓬勃發展階段的元宇宙,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前布局,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正確分析元宇宙時代輿情傳播的特點和問題,與時俱進改善輿論管理引導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預警水平,及時辟謠
元宇宙時代可以利用更強大的AI技術和算法算力進行多維度信息挖掘與識別,更準確地把握公眾的觀點變化和情感傾向,研判特定用戶群體的潛在變化,從而準確掌握輿情實時態勢和走向,提前為輿情危機作出預警和反饋。面對元宇宙環境下謠言和虛假信息傳播實時化的特點,政府要利用好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信息數據庫資源,為不同類別的虛假信息編碼歸類,形成反應機制,實時地對虛假信息進行辟謠和解讀。還可以創建專職 “辟謠虛擬人”,及時、權威地進行 “打假”和解讀,防止輿情危機的爆發和群體極化的產生。面對海量的 “非確定性”信息,有關部門可以依據地域屬性、行業屬性、熱度排名、情感類別、主題分類,穿梭于不同 “時空”進行有關信息的檢索和定位,挖掘、比對、分析輿情信息,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相似輿情發展和演進的參考和預警,實現對未來輿情危機的精準預測。
(二)加強正面引導和把關
在元宇宙時代,“多元中心”的元宇宙意見領袖逐漸取代傳統網絡意見領袖。因此,培育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元宇宙意見領袖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這些意見領袖的強大作用可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改善混亂的輿論環境,提升主流價值引導效果。在元宇宙時代要更加注意主流媒體建設和 “把關人”培養。要提升主流媒體采編發效率,優化元宇宙呈現形式。從元宇宙群體中選拔出心理健康、價值觀正確、意志堅定、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強的個體進行培訓,構建專業化的元宇宙輿情信息 “把關人隊伍”。有關部門借助情緒和態度分類,利用數據分析和語義分析技術,增加與特定群體的互動和評論,經常性地分享符合受眾接收習慣的針對性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特定群體的輿論引導,增強政府輿論的感染力和引導力,加強主流信息傳播的精度。
(三)加強輿論管理的政治領導
元宇宙中的一切資源利益調配活動與現實世界一樣,均需要在一個核心政權的領導下才能得到有效展開和有效平衡,因此建構一個虛擬政權是元宇宙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需要在元宇宙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虛擬政權,加強對元宇宙輿論傳播機制的全方位全過程領導,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傳播體系,構建敏感信息元宇宙數據庫,保障輿論信息生產傳播正常運行。堅強的政治領導不僅能弘揚元宇宙中的主流價值,還有助于穩定元宇宙中的公眾思想,降低意識形態的離散風險,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收獲元宇宙受眾的價值認同。元宇宙的建設、運行、維護、發展離不開資本和技術的投入,要通過政治領導來調配社會物質資源和技術支撐,為元宇宙提供充足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用政策力量引導產業鏈發展和技術創新,為輿情信息的挖掘分析監控引導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更好地維護中國元宇宙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安全,凈化輿情環境,鞏固輿論話語權。
四、結束語
元宇宙時代的輿論管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客觀看待元宇宙給輿論活動帶來的潛在變化,探究更好地利用元宇宙進行輿情治理的路徑方法,只有及時適應元宇宙時代輿情信息生產流動傳播的新模式,才能更好提升我國元宇宙輿情治理的效能。
參考文獻:
[1] 中國新聞網.《中國元宇宙白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EB/OL].[2022-01-27].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2/01-27/9663505.shtml.
[2] 劉炳輝,王鑫林.元宇宙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風險及規避策略[J].理論建設,2022,38(04):60-67.
[3] 王德夫.元宇宙的內涵、發展與風險應對[J].中國信息安全,2022(01):66-69.
[4] 孫璐.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探析[J].新聞愛好者,2021(6):91-93.
[5] 廖祥忠.未來傳媒:我們的思考與教育的責任[J].現代傳播,
2019(3):1-7.
[6] 張新平,金夢涵.人工智能時代輿情治理的轉型與創新[J].情報雜志,2021,40(10):66-73+165.
[7] 楊超.元宇宙生態版圖下廣電傳媒新聞如何占得先機[J].中國地市報人,2022(08):58-59.
[8] 匡野.主流媒體視域下元宇宙多維跨維信息傳播格局建構[J].中國編輯,2022(2):17-22.
[9] 談傳生,向芊芊,胡景譜.“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
37(03):122-130.
[10] 姚琳,賈佳,霍若雯.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輿情危機及應對策略[J].新聞前哨,2021(0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