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小龍
(定西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測站,甘肅 定西 743000)
為了能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作出合理控制,各種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也隨之產生。在對農產品是否與安全標準要求相符作出判斷的過程中,可以圍繞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來作出判定。檢測出的農藥殘留量如果比較高,這類農產品就會被標注成有害,也會被拒絕流入市場當中,只有農產品滿足質量安全要求才能夠順利地進入市場。所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對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作出進一步優化是非常重要的。
農產品的品質問題對各個地區的經濟與健康有著重要影響,能夠在不同程度上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農產品在實際生產中,要結合實際做好對質量問題的合理把控,做到對健康安全的密切關注。不僅要結合實際需求引用更先進的科技手段來提升產量,還要盡量地減少農藥殘留,以此為農產品在市場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在農產品的整個生產周期中,農戶需要投入的人力、精力都比較大,應實現對農產品各生產環節的有效控制,這樣在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基礎上,也能夠確保農產品在進入市場時能夠做到符合相關標準要求[1]。
對于農民來講,農作物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若可以保證農作物的高產高質,也能夠使農民增收獲得有力支撐。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使很多農民實現了脫貧增收,但不可忽視的是,農產品在種植中難免會用到一些農藥,這些農藥雖然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但農藥的殘留若不符合標準,最終的農產品進入市場也會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威脅。同時,農產品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所以,不論是為了幫助更多農民脫貧增收,還是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穩定,都要實現對質量安全關卡的有效把控,最大限度地減少農產品不達標情況的出現,以此為實現穩定增收提供支持[2]。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下,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基于此,國家針對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陸續出臺了諸多方針政策,希望能夠盡可能地控制農產品的農藥含量,保證食品安全。同時,土地污染問題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相關環境保護部門提出了很多針對性、可行性較高的措施,希望以此來不斷優化環境質量。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上,各地方政府投入的人力、財力也很多,取得的效果顯著。未來,隨著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推廣,一些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信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就現階段來看,政府對一些能夠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有效控制的方法的推行都很重視,希望可以更好地控制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避免出現超標現象[3]。
隨著社會各界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相關部門的質量安全標準、檢測體系也呈現出一些不足之處。對此,為了能夠將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更準確地檢測出來,政府與農業部門應聯系實際需求,不斷完善質量標準、檢測體系。
在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中,可以聯系實際情況,從防治、控制污染這一角度入手,對于防治污染這一方面來講,工作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點:第一,引用良好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控制化肥用量,針對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最佳化肥使用標準的有效模擬,在這一方法的支持下,促進農產品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做到污染情況的合理控制,更好地改善農業生產用地的土壤情況。第二,優化種植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中,農民應盡量以無公害種植技術來完成,并聯系實際情況做到對農藥使用量的有效控制,避免因為對高產的盲目追求而出現不顧產品安全這類問題。第三,做好周邊農業生產污染情況的合理控制。農產地周邊若有化工廠等,應聯系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做到對廢氣廢水的合理排放,避免亂排亂放的情況產生。污染物若排入農業灌溉水,會給周邊環境帶來嚴重影響,且污染問題若得不到解決會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也會給人們的飲食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不能忽視[4]。
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力度,高效率完成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不僅要引導農業部門做到對質量的嚴格把控,政府部門也要將自身的監督引導作用予以有效發揮。同時,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實也是重點,要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意識,使更多的農民能夠更好地肩負相應的責任,全面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地方政府要聯系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并適當為農民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嚴格控制市場內的農產品質量,確保食品質量、種類能夠做到與相關要求相符,以免一些有害食品進入市場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政府部門還應聯系實際,組織管理部門內工作人員做好培訓工作,實現對各工作權責義務的合理把握,確保每位工作人員都可以實現對個人工作行為的自覺約束,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是避免實際管理中有違規行為的產生,若發現有情形惡劣的違規行為產生,應聯系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給予相應處罰[5]。
農產品的種植與管理一般都是由農民來完成,在各個環節,農民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要想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就不能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工作,要引導更多農民正確認識到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為了促進農民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農業技術部門可以聯系實際情況,安排人員下鄉,科學指導農民對農藥使用量的合理控制。同時,結合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為農民傳授一些更適合、更先進的種植技術,引導更多農民盡自己所能去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安全。另外,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也是重點,以確保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顯著提升,能夠自覺地約束、管控個人的農業生產活動,這樣在保證產品的基礎上,還可以盡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以此來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證[6]。
農藥的應用能夠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預防,促進農產品產量的進一步提升,在農業領域,農藥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農藥使用量的增加不僅容易形成農藥殘留,也會威脅到周圍環境與人民的生命安全。農藥災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對農藥的濫用。農藥使用量的增加不僅會導致農作物減產絕產,農作物經濟收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另外,農作物上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也會給人體健康、生命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這類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后被人類食用,可能會引發中毒事件,輕則需要到醫院接受救治,嚴重的可能會出現不治身亡的情況。使用農藥容易引發慢性中毒,給人類身體機能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從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正因如此,我國才結合實際,對農藥的使用提出了較為嚴格的限制和控制。同時,國家農業部門也嚴密地探討、分析了農藥的使用與殘留問題,針對農藥使用殘留作出了一系列規范,對于和農藥殘留檢測有關的技術研究也很多,希望以此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5.1.1 色質聯用法
該方法作為一種聯合液相與氣相的檢測技術,應用在農藥殘留檢測當中能夠實現對液相與氣相優點的兼顧,且適用范圍比較廣,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檢測。這一方法能夠進一步擴大農藥檢測技術的適用范圍,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涉及的操作較為煩瑣,需要投入的檢測設備成本相對較高,覆蓋性使用的實現比較困難。所以,這種方法一般都應用在比較大的項目檢測當中。
5.1.2 液相色譜法
這一方法在大離子、大分子型的農藥檢測當中應用較多,主要是和這一類型農藥的穩定性有關。農藥穩定性相對較低,遇熱會出現加速分解的情況,引用氣相色譜法難以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因此,對于大離子、大分子型的農藥,還是比較適合應用液相色譜法來檢測。通常是先應用檢測器等器皿對被檢樣品實施物質分離,然后再精準地檢測農藥的具體殘留情況。
5.2.1 化學檢測技術
這一方法在含有機磷的農藥檢測中應用較多,主要是以金屬離子來合理地分解有機磷的成分,之后再結合顯色劑做到對農產品殘留農藥量的合理把握。在實際應用中,這一檢測方法不僅操作比較簡單,也不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檢出率比較高。就現階段來看,化學檢測法是農藥殘留檢測中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方法。
5.2.2 免疫分析技術
這一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涉及很多不同的免疫方法,其中酶聯免疫技術是引用較多的。它通過與化學檢測技術的聯合使用,可以實現對農產品中免疫抗體特性的高效檢測,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不僅使用范圍較廣,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而且是現階段較為理想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總而言之,要想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一定保障,就要聯系實際從不同層面入手來加強管控。首先,要做好農產品生產管理監督,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生產企業在生產農產品過程中存在僥幸心理,或者是因為對利益的盲目追求,在生產中違反相關法律規范;其次,要增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重視,聯系實際需求,引用更新穎、先進的農產品藥物殘留檢測技術,盡可能減少質量、安全問題的產生,從而確保為流入市場的農產品的高品質提供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