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編者按:2023年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的2023年5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已連續2個月景氣收縮。進入二季度,市場轉為謹慎,對“通縮”“錢去哪了”“經濟復蘇能否持續”的討論明顯增加。當前,中國經濟總需求不足和內生動力偏弱的問題逐步凸顯,表現在居民消費復蘇緩慢、投資增速下滑、出口增速波動劇烈、物價表現低迷、就業數據不容樂觀等幾個方面,而工業企業處于“主動去庫存”周期、房地產業整體疲軟、美歐銀行業危機和經濟衰退帶來的外需下滑等同樣成為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
2023年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6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下調OMO、SLF、MLF、LPR利率,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已開始逐步發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如何全面認識當前的中國經濟現狀,金融機構應如何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服務于高質量發展?
有鑒于此,本期特別關注欄目特邀行業內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剖析宏觀經濟形勢,探討商業銀行的應對之道,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