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劉熙霞
文旅產業在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帶動居民消費、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新引擎等多方面具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文旅產品供給質量和網絡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不僅提高了文旅產業效益,而且促進了文旅產業模式變革和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文旅產業存在復蘇基礎尚不牢固、產業融合有待加強、數字技術應用水平有待提升等多重挑戰,制約著文旅產業潛力釋放。由此,本文提出著力優化數字文旅系統規劃,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數字文旅平臺服務水平,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強數字文旅內容創新,強化數字文旅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激發數字文旅產業創新活力,促進數字文旅消費提質擴容,為經濟加快回暖注入新動能。
一、推動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高水平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數字經濟加快推動傳統文旅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近年來,文旅產業增加值國民經濟占比逐步提高,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顯著提升,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2752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0628億元,年均增速5%,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更加鞏固。得益于基礎性、外溢性和滲透性等顯著特征,數字經濟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實現了數字經濟與三次產業跨界融合,經濟增長新空間進一步拓展。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數字技術廣泛應用,為傳統文旅產業改造升級提供數字支撐,加速推動了文旅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與融合化,在提高消費者文旅體驗質量的同時,也加速重構了商業模式、組織模式和運營模式,為加快經濟復蘇注入數字文旅動力。
2.數字經濟促進文旅產業供給質量提升
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時代,數字經濟為文旅產業更富有收益性和生態性提供了契機。第一,以數據為生產要素融入文旅產業鏈,提高供需雙方適配性,促使要素重組、聚合與高效流動,推動文旅資源利用率提升,成為驅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第二,數字經濟通過調整文旅產業資源配置,促進文旅產品數字化改造,優化文旅產業運營方式,改善數字文旅體驗模式,重構文旅產業鏈與價值鏈。數字技術通過發揮其帶動性、倍增性和網絡性等優勢,促進要素區際間流動,加速提升文旅產業經濟效益。第三,數字經濟推動文旅產品向精品化和定制化方向發展,為旅游服務消費者提供全新、全感官沉浸式體驗。
3.數字經濟創新構建文旅產業生態圈
數字文旅重要特征之一是以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文旅產業生態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賦能文旅產業,為驅動文旅產品創新和業態推陳出新、重構產業格局提供強力技術支撐。數字技術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了數字文旅基礎設施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文旅產業融合推動文旅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大量文物、藝術作品和文旅資源依托數字化網絡平臺轉型,游客更為便捷地體驗數字文旅產品。互聯網科技企業探索“云旅游”線旅游平臺,將官方直播、商家自播、達人直播等營銷模式和產業體系引入文旅產業,推動整合文旅產業資源,形成了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文旅產業生態圈。
二、推動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面臨多重困難
1.規劃性和引導性不足,難以形成政策合力
一是缺少科學合理發展規劃,各項政策難形成有效合力。文旅部門政策文件傾向于指導性和原則性,文旅產業專項發展規劃對地區文旅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難形成有力保障,致使支撐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生產要素難以切實保障。二是城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地方政府引導作用不足。地方政府對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在推進城市建設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認識不到位,推進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措施有效性不足,不利于為文旅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營造友好的外部環境。
2.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融合性不強,難以形成競爭優勢
第一,文旅產業內涵式發展不足。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之間平衡點和連接點有偏差,不利于文化與旅游資源銜接、匹配與融合,難以體現文化內涵和價值。第二,文旅品牌專業化程度不高,文旅產品推廣策劃水平仍需進一步加強。一方面,文旅營銷推廣機構專業性不足,產品推廣策劃缺乏鮮明的時代特征,對傳統文化現代人價值觀和精神指導的內容和元素匱乏;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優勢運用不充分,不利于提高文旅產品創新性、科技性和獨特性,難以形成區域文旅產業競爭優勢,降低了文旅產業項目吸引力和預期收益。
3.數字文旅創新發展水平較低,游客吸引力不強
第一,文旅企業數字創新意識不夠。文旅企業對引入數字化技術意識不夠,線上平臺功能有待完善,未能形成多樣化的創新文旅產品。第二,地方政府重視“短、平、快”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忽視富有特色的創新性和品牌化的資源數字化開發,數字文旅新業態、新模式形式有待拓展。
三、推動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建議
當前,我國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牢固。積極促進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提高文旅產業質量和效益,是培育文旅經濟增長極、鞏固經濟復蘇良好勢頭的重要舉措。因此,要以推動數字文旅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充分抓住數字化發展的時代機遇,著力改善文旅產業數字化硬件和軟件設施,著力探索數字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新業態,有效應對數字技術融入過程中的多重挑戰,引導數字文旅健康規范發展,促進數字文旅消費提質擴容。
1.優化數字文旅規劃布局,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健康發展
優化數字文旅規劃布局,提高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系統性。要深入開展全面研究,著力優化頂層設計,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科技發展規劃,明確功能定位、實施路徑等,強化政策合力和要素保障。建立規章制度、完善相關法律,營造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旅游產業內部的資源整合作用,合理利用數字平臺集合提高旅游利益主體信息共享能力,推動旅游業組織柔性化和去中心化。建立公共數字化平臺,強化公共數字服務能力,提高旅游信息披露程度。積極培育具有影響力的本土旅游數字化企業,與政府合力搭建旅游服務一體化平臺,建立大數據中心,形成旅游數字化產品,提供旅游數字化增值服務。
2.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數字文旅平臺服務水平
有效利用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以云平臺為載體,創造數字文旅融合新場景,加強數字文旅平臺創新,全面提升數字文旅供給質量和服務效率。運用數字技術系統整合文旅資源,實時監測、處理和披露文旅信息,打造一站式、智慧化游客服務平臺和運營管理機制。基于交通、氣象、公安、輿情等公共數據,緊密結合游客行為軌跡、消費軌跡和時空軌跡,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精準高效、高品質和定制化服務模式。圍繞個性化消費需求進行精準對接,增加高質量產品供給,打造貼近百姓、豐富多元的數字消費服務平臺,提供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方式靈活多樣的消費環境。
3.推進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文旅高水平融合
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多重優勢,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推動優質文旅資源數字化轉型。建設文旅產業資源數據庫,將文旅資源進行數字化儲存,構建文化資源共享平臺,形成以數據為核心的新的生產力。通過數字經濟推動旅游業技術創新,發展特色文旅產業。通過數字平臺暢通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整合文化要素和生態資源,推出數字文旅新產品。
4.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強數字文旅內容創新
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注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旅品牌,讓消費者感受到文旅產業背后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地方政府在財稅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建設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勵數字文旅企業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式和新路徑。通過現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提供精準性、定制化、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點帶線、全域聯動,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完整產業鏈,塑造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