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科協創新科普渠道,深化“三型”科協組織建設,切實履行“四服務”工作職責,不斷探索科技志愿服務新方式,有力推動了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推動膠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同心同向建設現代化上合新區作出積極貢獻。
強基固本,打造“三型”科普組織新格局
膠州市科協聚焦科普服務體系建設,以膠州市科協代表大會召開為契機,推動基層科協體系覆蓋全面擴大;同時強化基層科協體系建設,在全膠州市12個鎮(街道)成立科協,新村(社區)設立了175名科普聯絡員,吸納78名“三長”加入基層科協,建立完善了三級科協架構體系,實現基層科協體系基本覆蓋,全面激發基層科協活力。在此基礎上,膠州市整合全市科技、科普資源,在中國科協“科技志愿服務”平臺注冊志愿者10675人,建立科技志愿服務隊伍101支,發布活動387次,累計發放科普材料40萬余份,科普惠及群眾70萬余人次,形成“市科技志愿服務總隊+12支鎮(街道)支隊+48支領域分隊+N支科技志愿服務專業隊”的科技志愿服務網格化體系。
創新開拓,探索科普服務線上新形式
為培養市民科學思維,提升市民對科學方法的興趣,膠州市科協積極發揮融媒體宣傳作用,運用“互聯網”思維,發揮科普中國、科學辟謠、數字科技館、每日科普的科普資源優勢,吸引市民將觀看“科普中國”App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用權威科普知識搶占科普陣地,截至目前,膠州市注冊科普信息員3.9萬人,月活量達3.7萬人,傳播量34.4萬次。膠州市通過電子大屏端與智能手機移動端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科普內容傳播,利用膠州政務網、電子智慧屏、“科普膠州”微信公眾號、LED電子屏等渠道,定期推廣各類權威科普知識,將線上科普與線下宣傳教育相結合,相輔相成,不斷擴大和提升科普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讓“科普處處有”,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拓寬思路,豐富多元科普宣傳載體
膠州市科協不斷豐富科普宣傳載體,拓寬科普宣傳渠道,探索科普傳播新途徑,不再拘泥于宣傳折頁等紙質材料,更多將目光投向實用性,選擇口罩、手提袋、科普撲克、抽紙等新型科普宣傳材料,創新科普宣傳形式,構建多元宣傳載體,豐富科普宣傳內容??破罩驹刚叨ㄆ谠陂_展活動時,分發印有“科普中國”App二維碼的手提袋、科普口罩、科普馬甲等,在餐廳分發印有“科普膠州”Logo的抽紙,利用“病媒防治消殺車”到各小區進行科普宣傳,在村莊、社區分發科普撲克,在醫院、商超、學校等設置科普海報,在三里河數字智慧屏開設科普膠州專欄,定期進行科普工作問卷調查,不斷增加群眾對于科普工作的知曉率,積極營造全民科普氛圍,科普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對標定位,打造膠州“國際范”科普新名片
根據膠州市委、市政府有關安排,大力推進上合創新館建設,按照打造“極具‘國際范的上合示范區”要求,就建設“國際范”的上合創新館進行高標準定位、設計、布展,建立完善科普場館體系。科技館位于上合示范區國際會議中心,地處上合示范新區,規劃布展面積2萬平方米,土木建設預計于明年5月份竣工。為保障科技館建設,赴中國科學技術館、安徽創新館和上海、廈門、泉州、合肥等地科技館進行實地調研,了解上合創新館發展建設的一手資料。積極與上合管委會、安達創展、中鐵、膠發等公司對接,就上合創新館空間功能布局、設計、技術等方面進行探討,完成了布展方案的初稿設計。
聚焦靶心,完善科普活動服務體系
膠州市科協聚力精品打造,活動服務內容和渠道日臻完善。聚焦重要節點,充分利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防災減災日”等主題日,動員膠州市各領域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圍繞衛生健康、心理健康、防災減災等主題舉行各類科普活動400余場,惠及群眾10萬余人;聚焦重點人群,與教育部門合作開展“蒲公英科普行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在全國范圍內吸引127731余人參與線上活動,助力膠州市“雙減”工作落地見效;聚焦重點工作,動員膠州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整合膠州市科技、科普資源,圍繞鄉村振興、銀齡科普行動、食品安全、科教強國等主題開展科普活動190余場,全方位呈現各類科普資源,豐富公眾的科普體驗,推動科技志愿服務扎實開展,擦亮“科普·膠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