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一、教學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學會使用多種藝術形式表現蝴蝶。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現蝴蝶的美,體驗創作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水彩筆、水粉筆、超輕黏土、顏料、海綿印章、毛球、紐扣、瓶蓋、膠棒等。
三、教學過程
1.歌曲導入
幼兒伴隨著音樂,模仿蝴蝶翩翩飛舞的動作入場,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跳的是什么舞呀?大家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呀?”
幼兒:“剛才跳的是蝴蝶舞,今天我們都是美麗的小蝴蝶……”
2.觀察與問答
(1)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中的蝴蝶,找一只自己喜歡的蝴蝶說一說它都有哪些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蝴蝶小小的身體上有一對寬大的翅膀,十分精致、漂亮。在蝴蝶的翅膀上有藍色、白色、黑色等各種顏色,還有圓點、條紋等圖案。
3.創作實踐
(1)教師和幼兒變身“小蝴蝶”,一起來探尋花園里都有什么材料,啟發幼兒思考不同材料的不同創作方法。
(2)教師根據不同的創作材料將幼兒分成兩個小組進行創作,并引導幼兒在創作過程中把蝴蝶的特征表現出來。
①繪畫組:幼兒根據蝴蝶的外形特征進行創意繪畫。在創作前,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提前想好畫面的構圖,比如如何安排蝴蝶的大小、數量、位置等。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大膽用色,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色彩搭配。對于獨立使用水粉筆進行繪畫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用干凈的海綿印章蘸取顏色進行創作。
②粘貼組:幼兒根據蝴蝶的外形特征進行創意粘貼。在粘貼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先在紙上涂抹膠棒,再將紐扣、毛球等材料粘貼在涂膠的位置。
(3)創作完成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小組和班級內的展示與交流活動,鼓勵幼兒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創作過程和創意想法,并為自己的作品起一個特別的名字。
四、教學拓展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手指謠《美麗的蝴蝶》、律動舞蹈《蝴蝶》,與幼兒一起聆聽《蝴蝶的成長故事》,帶領幼兒感受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并用畫筆將蝴蝶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
2.教師帶領幼兒做“蝴蝶飛飛”的游戲,提高幼兒的創作熱情,并將蝴蝶翩翩起舞的動態用油畫棒、水粉等繪畫工具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