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劍熊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兔共耳”的歷史淵源,加強幼兒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
2.能夠使用不同形狀的圖案和不同冷暖、深淺的顏色進行創作,體會畫面的裝飾美和節奏美。
二、教學準備
各色水彩筆若干、黑色勾線筆、素描紙等。
三、教學過程
1.互動引導,激發興趣
教師:“有一幅關于兔子的奇特圖畫,大家見過嗎?”
教師展示視頻和圖片,先讓幼兒們仔細觀察,再通過小組搶答的方式說說“三兔共耳”的圖案特征,為后續的創作環節做鋪墊。
教師總結:“‘三兔共耳最早是源自于敦煌莫高窟的藻井圖案,古代人們有生殖崇拜,因此這個圖案也寓意著多子多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還有吉祥、完整、無限的寓意?!霉捕鷪D案跟很多動植物造型一樣,呈現著一種獨特的自然美。”
2.自主創作,創意想象
(1)教師再次展示“三兔共耳”的圖案,讓幼兒仔細觀察,進行自主創作。
(2)在創作時,幼兒可以先確定兔子耳朵的位置,把三個耳朵看作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再順著耳朵的位置依次畫出兔子的頭、身體和尾巴。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例如,既可以按現實手法畫出兔子皮膚表面絨毛的質感,也可以像民間剪紙圖案一樣對兔子的造型進行抽象處理,還可以讓幼兒加上自己喜歡的蝴蝶結、皇冠等元素。
(3)畫完主體兔子以后,幼兒可以在圓環外面添加花瓣、半圓、三角等元素。在這一環節,教師應引導幼兒在添畫其他裝飾元素時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點、線、面的穿插與組合。
3.添加色彩,讓畫面更具有裝飾美和節奏美
幼兒根據畫面添加色彩,在畫之前先把想要的顏色選出來,以4—6種為宜,顏色太多容易花、亂,顏色太少則容易單調、貧乏。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做好顏色的搭配,可以用之前學到的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冷暖色等進行表現。
4.完善畫面,調整細節
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自評、互評,再根據自己的創作想法和畫面效果,看看哪兒有欠缺和不足,可以使用特殊筆(金、銀色)對細節進行調整,讓畫面更完整。
四、區域角建議
1.美工區:放置一些諸如敦煌壁畫等有關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圖片,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其創作熱情。
2.展示區:根據每次課程的內容,打造主題式作品展示墻,并讓幼兒參與到布置的環節中。
五、給家長的建議
幼兒可以試著給家長講一講“三兔共耳”的含義。家長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幼兒一起觀看敦煌莫高窟的紀錄片,深入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