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2月,位于常州經開區的東方·青年人才社區
眼下正值2023年畢業季,讓走出校園的年輕人沒有安居煩惱的城市,才能吸引他們“用腳投票”。6月26日,江蘇常州市開啟了首屆青年人才公寓鄰里節系列活動。
常州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季培東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常州要以更大力度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工作,進一步打響“全國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城市”品牌。
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一度“存在感一般”的常州成為長三角區域新能源投資熱度排名之冠。
為吸引人才“青春留常”,2021年,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啟動實施人才公寓建設三年行動。3年來,按照“園區更新配套、產業鏈上布局”的總體思路,經開區初步建成多元化、多層次、全覆蓋的人才公寓體系。
“2023年,全區還將新建3630套人才公寓,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經開區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海江說。
與園區產業特色配套,“東方·遙享+”人才公寓的設計處處可見化學、材料學元素:墻上有“勞動 創造鎂好生活”“鋅時代 夢開始的碲方”等諧音標語,房間被賦予“ 才氫橫溢”“ 全力以氟”“磷瑯滿目”等有趣名稱。
1998年出生的無錫人俞曉琦畢業于江南大學,現在是常州市潞城燃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設計師,居住在位于經開區內的東方·青年人才社區,單位與社區距離不到兩公里,社區外不到300米就是常州地鐵2號線終點站,如果開車走G42滬蓉高速,1小時就能回無錫老家。
“高效通勤讓我‘上班營業、下班快樂兩不誤,提升了生活幸福感。節假日不用動腦筋想去哪里娛樂,社區設施齊全,甚至有我最愛的電競室。”俞曉琦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社區還有24小時管家服務,讓我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
2020年以來,各城市招才引才掀起一輪輪熱潮,常州引進的人才數量逐年上升,2021年破10萬大關,2022年破11萬。如何讓引進來的青年人才留下來,成為常州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22年8月2日,常州市召開人才公寓建設現場推進會,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在會上說,人才優勢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常州市以人才公寓建設為“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公寓“建管服”模式,一批配套齊全、設施完善、特色鮮明、服務周到的人才公寓正成為網紅爆款。常州人才公寓的磁場效應持續增強,常州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東方·青年人才社區正是這樣一個網紅爆款。該項目由常州東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控股”)投資建設并自主運營。東方控股下屬人才科創集團總經理楊璐告訴《瞭望東方周刊》,2021年6月作為常州首個高標準青年人才公寓綜合體投運至今,社區已累計服務6000余人次。
年輕人真正需要、主動選擇的人才公寓應具備哪些要素?楊璐介紹,在建設投運之前,項目團隊對經開區青年居住情況開展了全面調研。調研發現,經開區青年公寓較少,位置較偏,配套不全;青年多選擇合租,合租條件較差,且安全隱患、室友衛生作息習慣等都影響入住體驗;整租價格較高,熱門區域單間租金均價超過1600元/月;青年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租金、配套、服務、安全、租住時間等方面。
根據調研結果,目標人群希望單間租金在1000-1300元/月,希望社區有生活配套、較充足的停車位、社區管家及夜間服務;希望能短租,提升靈活性;女性住戶特別強調了安全需求。“總結下來,年輕人到異地城市打拼,不僅要一張睡覺的床,還要一個安心的家。” 楊璐說。
在調研基礎上,東方·青年人才社區單間租金定價約1200元/月,社區做了3500平方米的生活配套,包括健身房、理發室、電競室、瑜伽室、共享廚房及餐廳等;配備24小時管家;配備智能門鎖、人臉解鎖、24小時保安巡邏;提供長短租多元租賃方式。
目前,社區952套公寓共入住1600余人,出租率超過90%。

4月,位于常州經開區的東方·遙享+ 人才公寓的共享書吧

2022年12月,位于常州經開區的東方·青年人才社區的一居室樣板間
2015年6月,常州戚墅堰經濟開發區更名為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經開區逐漸發展成為常州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2022年江蘇省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中,名列全省第一。
經開區現有非公經濟單位約2.5萬個,規模以上企業560家,超億元企業2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35家,上市企業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8家……這些市場主體吸納了大量外來青年人才。幫助青年人才“青春留常、才聚經開”,正是經開區人才公寓的使命所在。
2023年5月,位于常州宋劍湖光電科技港內的“東方·遙享+”人才公寓投入運營。宋劍湖光電科技港是經開區重點打造的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區之一,目前入駐了18家高成長科技企業,約2000人在園區辦公。
與園區產業特色配套,“東方·遙享+”人才公寓的設計處處可見化學、材料學元素:墻上有“勞動 創造鎂好生活”“鋅時代 夢開始的碲方”等諧音標語,房間被賦予“才氫橫溢”“全力以氟”“磷瑯滿目”等有趣名稱,樓體內飾充滿科技感、現代感。公寓提供單人、雙人、四人間等多種戶型,面積35-78平方米,租金1100-1800元/月,可滿足差異化需求。
為助力企業與人才對接,經開區的青年人才社區身兼人才公寓、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市場和人才科創集團“四位一體”,秉持“產才城”融合理念,開展“圍繞產業鏈、配齊公寓鏈、集成服務鏈、拉長幸福鏈”的閉環式綜合服務。
“‘四位一體是個系統工程:第一步,通過人才市場招引青年人才;第二步,青年人才入住公寓得到生活保障,還能在社區找到學習天地,激發奮斗的自驅力;第三步,青年人才通過人才交流中心找到理想職業、走上人生更大舞臺;第四步,人才科創集團為青年人才的‘雙創提供基金扶持,助力他們圓夢。”楊璐說。
在充分滿足經開區企業需求的基礎上,響應常州市“來的都是客”的號召,各青年人才公寓都在網上開放預定。“上市公司高管可以住,快遞小哥也可以住,社區無差別對待所有住戶。”楊璐說。
除了青年人才公寓,事實上,近幾年常州新建的青年保障性租賃住房覆蓋了擇業青年、技術技能人才、管理人才、領軍人才等多元需求,形成了“公寓+產業”、“公寓+人才”、“公寓+社區”的復合型供給體系。以國有投資公司、政府部門發揮主體作用為特點,常州的人才公寓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人才引擎”。
政府引領、國企運營的人才公寓與一般的長租公寓有什么本質區別?近10年來,在資本扶持下,長租公寓產業不斷做大。“但一些長租公寓項目,找不到可持續盈利模式,出現了壟斷帶來高租價、資本擴張帶來公司爆雷等亂象。”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說。
2022 年常州市GDP 總量9550.1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在全省經濟大市中排名第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宋丁認為,一些城市的失敗案例表明,過度商業化不利于保障性租賃住房體系建設。
2021年6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會議明確,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鼓勵市場力量參與,加強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場水平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此輪各地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為基調。項目嚴格按照各地保障性租賃住房計劃來推進,確保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貫徹實施。”宋丁說。
“從投資主體看,國內人才公寓建設基本是國有投資公司發揮主力軍作用。”江蘇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屠立峰說。
“青年人才公寓帶有公益屬性,簡單理解就是租金不能高;同時投資運營方還要有一定收益,能夠長期可持續經營。國企的實力和整合資源能力較強,因此實現上述目標有優勢。”楊璐說。
楊璐舉了一個例子:成立于2008年的江蘇鼎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智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直線絲桿步進電機的企業。2022年鼎智科技發布8500萬元定增募資,東方控股投資近3000萬元。2023年4月鼎智科技在北交所上市,東方控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實現收益5203萬元。
如今,鼎智科技在江蘇戚墅堰軌道交通產業園辦公,其管理層和許多員工住在東方·青年人才社區,二者均由東方控股投資建設運營。
“對這些有前景的‘四特三新企業(綠色優特鋼、軌道交通、綠色家居、智能電機和光電材料、汽車電子、生命健康產業),東方控股還會進行股權投資。”楊璐說。
摩泰金屬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位于宋劍湖光電科技港內,行政經理吳海丹對人才公寓給企業招聘帶來的幫助深有感觸。“園區人才公寓為企業解決了員工住宿亂、管理難等大問題,提高了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吳海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建在產業鏈上的人才社區,是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的新版“常州方案”。
此前在2020年,常州在人才公寓體系中配套規劃“青年驛站”,為來常州就業創業的青年大學生提供最長3個月免費住宿及就業咨詢等綜合服務,實現大學畢業生從大學宿舍搬入人才公寓的無縫銜接。
2022年,常州市委、政府對青年人發出“拎包入住”的承諾。除了配套建設一批高端青年驛站,還系統規劃布局人才公寓周邊配套設施,開展一站式公共服務和“一條龍”生活服務。
“常州能走出一條青年人才公寓新路,背后是不斷優化的人才政策、不斷升級的產業吸引力和就業吸納力。”屠立峰說。
2022年常州市工業總量破2萬億元,居全省第三,GDP總量9550.1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在全省經濟大市中排名第一。
2023年5月,智聯招聘等機構聯合發布《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報告表明,2022年常州全市引進人才11.06萬人,入選省“雙創”博士33人,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量連續9年全省第一;引進頂尖人才項目17個、其中院士項目2個,建成省級以上博士后設站單位109家;引進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項目463個,雙創績效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配合產業需求,常州的人才政策一直在“迭代”。如,2022年底,常州對青年人才生活居住雙資助政策進行調整。在購房資助上,對博士研究生資助額度提升20%,對碩士研究生和高級技師資助額度提升60%,對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師資助額度提升67%。截至2023年3月,常州已發放青年人才生活居住“雙資助”購房資助1315人次,發放總金額5887萬元;租房資助33151人次,發放總金額1755.8萬元。
“青年聚,城市興。推動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是常州人才政策的出發點。未來要把常州打造成為一座讓青年人‘愿意來、高興留、有預期的城市,讓天南海北的青年從‘流入到‘留下進而‘融入。”季培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