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6月22日,龍舟穿梭在位于杭州市西湖區西溪濕地河道中
“人間天堂”杭州是全國唯一連續16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的城市,“幸福城市”已成為杭州市的代名詞,這座城市到處洋溢著幸福感。
“東南形勝,錢塘自古繁華。”西湖區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杭州市核心城區,這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區域綜合能級大幅躍升,競爭力影響力全面增強,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2位。
“自2007年開始,西湖區就提出了共建共享美麗幸福的首善之區,幸福感浸潤著西湖大地每一個群體。”西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高衛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里的幸福既有氧度,又有氣度,更有溫度。”
2023 年9 月23日至10 月8 日,第19 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西湖搶抓這一重大機遇,累計建成嵌入式體育場地241 處11.3 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西湖生態怡人,讓幸福更有氧度。
好山好水好風光,西湖區山靈水秀,沁人心脾,有著“匠心獨蘊”的環境優勢,素有西湖養眼、西溪養腎、西山養肺、西泠養心“四養同區”之美譽。
西溪濕地發展歷史悠久 文化積淀深厚,“梵、隱、俗、閑、野”的獨到風光和氣質曾令無數名人雅士掛懷。通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做好“保護、管理、經營、研究”四篇文章,西溪濕地成為中國第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獲得“國際重要濕地”“國家5A級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等國家級以上榮譽30余項。近年來,“探梅節、花朝節、龍舟節、火柿節、聽蘆節、干塘節”等特色民俗節慶活動和特色生態旅游項目產品深受群眾歡迎。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平均4000個/立方厘米,局部更達到1.3萬個/立方厘米,堪稱杭州市區最大的“森林氧吧”,是城市居民理想的養肺之地。4.33平方公里的銅鑒湖緊挨著三江匯,歷史悠久,風景秀美,如同鑲嵌在之江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南北朝詩人沈約、謝靈運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贊美佳作。
為進一步發揚“有氧”優勢,西湖區因地制宜布局“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翻新“美麗鄉村”新面貌。比如:雙浦片區重點打造沿江時尚休閑產業、蘭里片區重點謀劃田園研學產業等,龍塢片區更是重點推動發展創新茶產業,依托特色茶園、山水、生態優勢,凝聚文創、養身、觀光、戶外休閑等功能,自然與人文發展充分融合,將1.1萬畝茶地傾力打造成新時代的“萬擔茶鄉”“千年茶鎮”。
西湖人才薈萃,讓幸福更有氣度。
宜居宜業宜發展。西湖才氣滿滿,深入推進“西湖英才計劃”“高能級創新行動”,充分發揮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同創辦)等上百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優勢。近五年,全區人才凈流入5.6萬,人才總量超40萬,施一公、王堅等48名兩院院士在西湖安家落戶。
聚焦自主創新,大力支持國家實驗室、智元研究院等項目落地建設,全區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58家,發明專利授權量連續17年保持全省第一,科技創新指數穩居全省前三,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全省前列,平均科技成果轉化指數全省第二,成功奪取“科技創新鼎”。
高衛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202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70.1億元,全區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上市企業總數達35家,排名省市前三,2022年已成功培育億元樓宇44幢、千萬元樓宇182幢(含億元樓)。
西湖民呼我為,讓幸福更有溫度。
暖人暖心暖社會。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積極探索打造更多試點實踐,讓更多的群眾參與享受社會發展成果,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
“西湖碼”搭起群眾訴求和政府服務互動的橋梁,通過手持終端,一鍵訴求,一鍵響應,確保24小時內得到處置。全區建成并啟用41個幸福西湖民生綜合體。
“西湖區市民的認同,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肯定。”高衛星表示。
此外,西湖推動“一鍵辦”在“浙里辦”“浙江政務服務網”上線,通過手持設備終端,群眾和企業即可在線申請辦理業務,助力辦事提速增效。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西湖搶抓這一重大機遇,累計建成嵌入式體育場地241處11.3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讓居民群眾切實享受到家門口的健身便利和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回首來時路,整裝再出發。”高衛星說,“西湖區將立足新高度、錨定新目標,以穩中求進的步伐走好新的‘趕考之路,讓美麗寫滿西湖大地,讓幸福綻放西湖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