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制造業貿易隱含碳與低碳貿易競爭力分析

2023-08-07 05:04:54史安娜
水利經濟 2023年4期
關鍵詞:競爭力

史安娜,陸 瑤

(1.河海大學商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2.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110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貿易發展迅速,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外貿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由于中國對外貿易規模的持續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高能耗、高排放和環境資源的大量投入,粗放式的發展消耗了有限自然資源,同時也使得中國在碳排放等問題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2022年6月22日,歐洲議會通過了碳關稅提案,確定2023—2026年為碳關稅實施過渡期,2027年起正式全面開征碳關稅,首批實施對象包括水泥、化肥、電力、鋁、鋼鐵、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隨后將包括歐盟碳市場內所有產品。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統計,如果碳關稅全面實施,中國出口量將下跌近21%[1]。碳關稅將一定程度影響中國的貿易競爭力,也會使中國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復雜。因此,加快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開展綠色技術研發,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也是中國對外國際貿易新格局的迫切需求。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特別指出,要“提高對外開放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加快建立綠色貿易體系”。制造業是我國最主要的出口貿易部門,根據TiVA數據庫數據,入世以來,制造業出口導致的碳排放在我國所有部門中占比高達80%以上。因此,研究雙碳目標下中國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及其發展趨勢,對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環境下,大力提升中國的貿易質量,促進中國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提高碳生產率是兼顧社會經濟發展與碳減排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針對貿易隱含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方面:①貿易隱含碳排放量測算和影響因素研究,測算方法主要以投入產出模型為基礎,基于傳統核算方法,將產品出口隱含的碳排放全部歸于出口國。例如:王峰等[2]認為技術進步會提高單位出口隱含碳排放;黃凌云等[3]進一步區分不同的技術進步路徑發現,自主研發、中間產品進口和模仿創新會顯著降低單位產品出口隱含碳,而國外技術引進和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則不顯著;潘安等[4]發現行業結構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隱含碳排放水平,并指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相對較低;呂越等[5]實證研究發現全球價值鏈后向嵌入模式會提高隱含碳排放,即國內增加值率的下降會惡化環境狀況;趙玉煥等[6]指出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減少出口隱含碳排放;劉斌等[7]指出從全球價值鏈視角來看,出口隱含碳排放的測算應包含國內排放和國外排放兩部分。②貿易隱含碳的產出能力。例如:潘家華等[8]把碳排放作為一種投入要素,指出未來的競爭不是勞動生產率的競爭,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競爭,而是碳生產率的競爭;胡劍波等[9]從隱含碳的視角測算了中國各產業部門貿易隱含碳的產出能力。③發達國家征收碳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例如:張友國等[10]認為中國碳生產率的提高將顯著削弱歐美征收碳關稅的影響;王謀等[11]分別測算了歐盟于2021年3月和2021年7月提出的兩版征稅提案對中國的經濟影響;許英明等[12]認為從中短期看歐盟碳關稅將對中國鋼鐵、鋁、水泥、化肥四大行業,以及 44 種碳泄漏產品清單出口和相關產業產生較大影響,從長期看將對現有國際貿易規則產生影響,基于氣候變化的貿易競爭將加劇。

在開放的經濟系統中,對外貿易加劇了碳排放在國際的流動,國家(地區)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逐步發生分離,在此背景下,低碳貿易競爭力應運而生[13]。低碳貿易競爭力的表征方法主要包括低碳貿易競爭力指數、綠色全球價值鏈指數、低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等。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算內容主要包括:①國家層面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算。例如:齊紹洲等[14]構建了低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比較了G20國家之間的低碳國際競爭力;桑丹丹等[15]從價值鏈的角度對中美制造業綠色全球價值鏈位置和參與度進行了測算。②省級層面對外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算。例如:胡劍波等[16]將低碳貿易競爭力指數由國家層面拓寬至省域層面,測算了中國各省市對外貿易的低碳競爭力。③一國各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算比較。例如:鄭義等[13]首次結合碳生產率和貿易競爭力指數,構建了既能反映行業減排成效又能反映行業貿易競爭能力的低碳貿易競爭力指數,測算了中國各行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并與傳統貿易競爭力進行對比;佟家棟等[17]測算了中國17個產業部門的低碳貿易競爭力指數。

綜上所述,在已有研究基礎上,以下方面還有待深入:①目前對貿易隱含碳的產出能力研究較少,且多數研究在測算隱含碳時,并未排除其中的國外碳排放部分;②已有對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度多側重于國家整體或者一國各行業之間的比較,少有研究細化到不同國家之間重點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比較;③圍繞低碳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且鮮有涉及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對低碳貿易競爭力影響的研究。出口貿易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出口貿易隱含碳生產率,以此實現出口增長與碳減排的雙贏,因此本文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基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法將出口增加值和隱含碳分解為國內和國外兩部分,從而確定中國制造業出口的“真實利得”和“環境成本”;從隱含碳視角測算碳生產率,分析中國整體制造業和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并從結構和技術兩方面分析影響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因素,進一步與歐盟國家碳排放進行比較分析;根據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條件,研究基準、低碳技術、出口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綠色、低碳綜合等5種不同情景下,中國整體制造業以及各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變化趨勢,以期為雙碳目標下中國制造業低碳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和應對碳關稅等新貿易壁壘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1 研究方法

1.1 貿易隱含碳的測算

國際貿易使生產與消費相分離,貿易產品中的隱含碳排放發生國際轉移,因此需要區別中間產品的國內生產與國外生產。從全球價值鏈視角,一國跨境中間產品貿易中,包含大量其他國家的要素投入,傳統的直接以最終出口為基礎的核算方法不能準確地反映各國貿易情況,而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通過探究產品從產生到最終消費的每個環節,追蹤一國出口所引致的本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收益,以此識別一國出口中國外增加值和國內增加值。在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中,Koopman等[18]提出的KPWW方法得到了廣泛運用。根據該方法,一國總出口可以分解為國內增加值和國外增加值兩部分,與之對應,一國出口隱含碳排放也可以分解為國內排放和國外排放兩部分,計算公式為

Er=Efr+Edr

(1)

Or=Ofr+Odr

(2)

式中:Er為r國總出口;Efr為其中的國外增加值;Edr為其中的國內增加值;Or為r國出口隱含總碳排放;Ofr為其中的國外碳排放;Odr為其中的國內碳排放;D為直接消耗系數矩陣;B為Leontief逆矩陣;Y為最終產品矩陣;X為總產出矩陣;V為增加值系數矩陣;C為碳排放系數矩陣。Edr和Odr均包含4個部分:①最終產品出口的國內增加值或隱含的國內碳排放,被進口國直接消費;②中間產品出口的國內增加值或隱含的國內碳排放,被進口國直接消費;③中間產品出口的國內增加值或隱含的國內碳排放,被進口國出口至第三國消費;④中間產品出口的國內增加值或隱含的國內碳排放,折返本國消費。

1.2 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測算

a.貿易隱含碳與低碳貿易競爭力的關系。出口國內隱含碳排放通過碳關稅改變貿易格局,進而影響各國競爭力。碳關稅是對商品隱含碳排放征收額外關稅的政策,也表明未來全球貿易發展將走向低碳貿易。從稅基來看,普通關稅的稅基一般是產品本身的價值量大小,但是碳關稅的稅基是產品生產過程中實際隱含碳排放量,因此,產品實際隱含碳量越高,需繳納的稅款越多。從繳納方式來看,稅款由進口商支付,要求進口商向所在國主管部門申報進口產品的隱含碳排放量,并購買相應的碳排放憑證支付碳關稅,若一國不采取減排政策,生產過程中隱含國內碳排放越高,則進口商進口該國產品需繳納的稅款也就越高,導致其產品價格相對于其他隱含碳量較低的國家升高而削弱國際競爭力;而若一國采取積極減排政策,其生產過程中所隱含的國內碳排放越低,則進口商進口該國產品需支付的稅款也相對更低,產品價格相對其他隱含碳量高的國家更低,憑借價格優勢能夠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低碳貿易競爭力就更強。因此,在碳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出口國內隱含碳排放和低碳貿易競爭力為反向變動關系。

b.基于貿易隱含碳的低碳貿易競爭力測算。鄭義等[13]認為低碳貿易競爭力指一國借助低碳經濟所獲得的貿易競爭力“增量”的能力;胡劍波等[16]認為低碳貿易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產品、產業在全球低碳經濟的浪潮中所獲得的國際貿易競爭力的能力。本文認為,低碳貿易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低碳經濟時代,以較低水平的本土碳排放獲得更多增加值的能力,與出口國內隱含碳成反向變動關系,其實質可以用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度量。碳生產率最早由日本能源經濟學家Kaya等[19]提出,被定義為單位碳排放的經濟產出水平。根據定義,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即為單位出口隱含碳排放的增加值收益,出口隱含碳生產率越高,則代表低碳貿易競爭力越強,計算公式為

Qr=Edr/Odr

(3)

式中Or為r國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于直接以總出口額和出口隱含碳之比來計算出口碳生產率的方法,借鑒KPWW方法對一國總出口進行分解,剔除出口中的國外增加值收益和隱含在國外的碳排放,只保留實際留在國內的部分,可以較為準確地衡量一國出口的真實增加值收益和隱含碳排放,從而更準確地測算出口隱含碳生產率。

1.3 低碳貿易競爭力預測模型

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是IPAT(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的拓展,被廣泛用于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和預測研究中,該模型把環境(I)的影響因素歸結為人口(P)、經濟(A)和技術(T)等因素,其優點在于拒絕了單位彈性假設,具有更多的隨機性,并允許對部分影響因素進行修改和拓展,基本表達式為

I=αPxAyTze

(4)

式中:α為常數項;x、y、z分別為P、A、T對應的彈性系數;e為誤差項。

基于STIRPAT模型,以出口隱含碳生產率來表示環境因素,并借鑒Meng等[20]對碳生產率的研究,認為技術因素和結構因素是影響碳生產率的關鍵因素,技術方面包括技術投入型因素和技術產出型因素,結構方面包括出口結構因素和能源結構因素。具體解釋變量為:①研發投入。一方面產品研發投入會提高出口的國內增加值,另一方面根據黃凌云等[3]的研究,技術進步尤其是自主研發會顯著降低貿易碳排放,從而使得出口隱含碳生產率提高,該變量為技術投入型變量。②能源利用效率。根據何建坤等[21]的研究,提高單位能源的產出效率會提高出口隱含碳生產率,該變量為技術產出型變量。③出口結構。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制造業出口的低端產品比例高,產品的國內增加值率低,呂越等[5]認為國內增加值率提高會顯著降低貿易隱含碳,有助于提高隱含碳生產率。④能源消費結構。目前中國的能源結構仍是以高污染高排放煤炭等為主,降低煤炭消費,增加新能源消費,能顯著降低碳排放,提高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為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轉換成對數形式,具體的模型設定如下:

lnQr=α+β1lnS1r+β2lnS2r+β3lnS3r+

β4lnS4r+e

(5)

式中:S1r為r國研發經費投入,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衡量;S2r為r國能源利用效率,以單位能源消費量的工業總產值衡量;S3r為r國出口結構,以國內增加值占總出口額的比例衡量;S4r為r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衡量;β1~β4分別為S1r~S4r對應的彈性系數。

為進一步深入分析中國低碳貿易競爭力,對碳排放較高的高碳制造業進行了細分。關于高碳制造業的界定,有學者按照碳排放量或者碳排放強度等指標來進行劃分[22-23],但目前未有統一的劃分標準。根據碳關稅的主要對象,結合制造業的劃分標準將高碳制造業界定為: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橡膠與塑料制品業、非金屬制品業和基礎金屬制品業。

2 情景設計與數據來源

2.1 低碳貿易競爭力情景設計

根據中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和出口結構等因素,設定 5種不同因素變化下的碳排放情景,以 2021年為基準年,以 2030 年為目標年,以國家層面的碳達峰、碳中和時間界限及歐盟碳關稅為參考依據設置情景。情景參數設定主要參考“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十四五”發展目標、相關政策目標以及發達國家發展水平,各個指標均分為中和強兩個等級取值,設定不同情景下整體制造業和高碳制造業各因素的變化率。①能源利用效率。中位值根據各行業“十三五”期間能源利用效率的實際變化率設定。根據《中國制造業2025》提出的“到2025年制造業能源強度相比2015年下降34%”,設定整體制造業能源利用效率強位值的年均增長率為4.80%;根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的“‘十五五’期間,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要使中國整體的能源利用效率達到歐盟國家的水平,中國總體能源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增長率要達到13.21%以上,以此值作為高碳制造業能源利用效率強位值的年均增長率。②研發投入。中位值根據各行業“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略低比例設定。參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十四五”期間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率不低于“十三五”期間的實際水平,設定研發投入的強位值為各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的實際增長率。③出口結構。中位值主要根據各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國內增加值占比的變化率設定。強位值根據歐盟國家的水平設定。④能源消費結構。中位值根據各行業“十三五”期間能源消費結構的實際變化率設定。根據《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煤炭消費量將逐步減少,以及《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中“到2030年天然氣占比要提至15%左右”“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目標達到 25%左右”,參考唐志鵬等[24]的研究,2030年中國整體的煤炭消費占比將下降到42.4%,據此可得2021—2030年中國整體制造業和高碳制造業能源消費結構強位值變化率。各指標具體變化率見表1。

表1 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預測參數變化率

a.基準情景。反映按現在系統行為的發展規律,未來整體制造業及各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的變動趨勢。在基準情景下,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不發生較大的改變,各指標的設定參考歷史變動趨勢,取中值位。

b.低碳技術情景。旨在探究現有的出口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下,加大研發投入尤其是低碳技術投入對未來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在該情景下,出口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指標參數設定和基準情景相同,取中值位;而研發經費投入快速增長,低碳技術水平提高,各行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研發投入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標取強值位。

c.出口結構優化情景。旨在分析以現有的技術水平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出口結構對未來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在該情景下,假設研發投入、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費結構參數設定和基準情景相同,均取中值位;但出口產品的國內增加值在總出口中的比例上升,向價值鏈高端環節攀升,出口結構取強值位。

d.能源結構綠色情景。旨在探究在現有的技術水平和出口結構下,綠色能源消費增加對未來低碳貿易競爭力影響。在該情景下,天然氣以及核能、水能、太陽能等綠色清潔能源將逐步取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進一步下降。該情景下,研發投入、能源利用效率和出口結構參數的設定和基準情景相同,均取中值位;能源消費結構取強值位。

e.低碳綜合情景。該情景為低碳技術情景、出口結構優化情景和能源消費結構綠色情景的綜合,該情景旨在探究在研發投入增加、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出口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等綜合調控下未來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發展趨勢,各指標均取強值位。

2.2 數據來源

隱含碳排放數據來源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聯合最新發布的2021版TiVA數據庫,數據庫中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能源消費量數據來源于《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工業總產值數據來源于《中國工業統計年鑒》,由于2012年后統計局不再公布工業總產值數據,用工業銷售收入除以產銷率估算2012—2018年的工業總產值。制造業細分行業劃分結合歐盟碳關稅的征收對象進行,化肥、水泥、鋁、鋼鐵和塑料等是制造業碳關稅的主要對象,其中化肥屬于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塑料屬于橡膠與塑料制品業,水泥屬于非金屬制品業,鋼鐵和鋁屬于基礎金屬制品業。為確保行業一致性,將《中國工業統計年鑒》的行業與TiVA數據庫的行業對應,具體為:將“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合并為基礎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和“化學纖維制造業”合并為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對應非金屬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對應橡膠與塑料制品業。2019年、2020年隱含碳數據根據已發布的出口貿易數據推算得出。

3 結果與分析

3.1 中國制造業出口隱含碳排放現狀

2003—2018年中國制造業出口隱含碳排放及其在國內碳排放總量中的占比見圖1。由圖1可見,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不斷增長,2003—2018年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由6.9億t增長至14.27億t。中國的出口隱含碳在國內碳排放總量中占比較高,2003—2008年50%以上的國內碳排放是由出口貿易引致的,2008年后由于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出口隱含碳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40%左右。Peters等[25]測算得到全球貿易隱含碳占比為26%,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在總排放中的占比相對較高。這個比例的增加也導致中國國內碳排放總量不斷增長,2018年中國制造業碳排放總量約為2003年的2.23倍,達到34.26億t??梢?中國目前的碳排放仍處于較高的位置,出口貿易更加大了國內的減排壓力。

圖1 2003—2018年中國制造業出口隱含碳及其在國內排放總量中的占比

3.2 中美制造業出口隱含碳排放對比

2003—2018年中美出口隱含碳排放總量及國內國外碳排放占比見圖2。由圖2可見,一方面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總量明顯高于美國,另一方面出口中的國內隱含碳占比也顯著高于美國。從出口隱含碳排放總量來看,中國一直高于美國,2003—2018年中國出口隱含碳總量由7.59億t增長至15.75億t,而美國僅由2.78億t增長至2.95億t,2018年中國出口隱含碳是美國的5.58倍。從其中的國內排放來看,中國國內排放占比遠高于美國,2003—2018年中國國內排放占比均在90%以上,最高達到98.11%,這表明中國產品出口引致的碳排放幾乎都發生在本國境內,雖然獲得了一定的貿易收益,但極大地犧牲了本土環境;而美國國內隱含碳占比僅有70%左右,這表明美國出口產品引致的碳排放中僅有70%左右實際發生在本國,30%左右的碳排放被轉移到其他國家。中美出口隱含碳結構存在較大差異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同。相比美國,中國制造業還處于價值鏈低端,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但卻具有較高的環境污染,因此國內隱含碳占比顯著高于美國。

圖2 2003—2018年中美制造業出口隱含碳對比

3.3 中國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和情景預測

3.3.1影響因素

根據STIRPAT模型,為消除共線性對分析結果的干擾,運用嶺回歸方法擬合方程。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的嶺回歸系數見表2。解釋變量標準化嶺回歸系數的大小反映了對低碳貿易競爭力變化的影響程度。

表2 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嶺回歸系數

a.在整體制造業中,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依次為:能源利用效率(29.1%)、研發投入(28.8%)、出口結構(23.9%)、能源消費結構(14.5%)??梢钥闯黾夹g因素(57.9%)的影響程度大于結構因素(38.4%),Meng等[20]也指出,相比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對碳生產率的貢獻率更高。各影響因素的作用效果為:能源利用效率、研發投入、出口結構為積極因素,能源消費結構為消極因素。能源利用效率每提升1%,出口隱含碳生產率提高0.218%;研發投入每提高1%,出口隱含碳生產率提高0.110%;出口結構中國內增加值占比每提高1%,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將提高2.055%,國內增加值占比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國內增加值占比越高,價值鏈位置越高,中國制造業國內增加值占比遠低于歐盟國家,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2018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國內增加值率為73.6%,而歐盟為80.6%,美國為92.2%,這說明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制造業仍處于價值鏈低端環節;能源消費結構的系數為-0.699,表明煤炭消費占比每下降1%,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上升0.699%,中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仍是以煤炭消費為主,2020年煤炭消費占比達到56.8%,而歐盟僅為10.2%,說明中國制造業的能源消費結構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b.在各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中,各因素的作用效果為:能源利用效率、研發經費投入和出口結構為積極因素,能源消費結構為消極因素。各因素在不同行業的影響程度不同,技術因素在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76.1%)、非金屬制品業(48.9%)和基礎金屬制品業(54.5%)的影響程度更高;而結構因素在橡膠和塑料制品業(53.5%)的影響程度更高。從具體因素來看,能源利用效率仍是高碳制造業競爭力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相比整體制造業,能源消費結構對高碳制造業競爭力的影響程度更大,尤其是橡膠與塑料制品業(27.6%)、非金屬制品業(27.2%)以及基礎金屬制品業(25.8%),這說明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降低煤炭消費量對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出口結構對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影響較大,而研發投入對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影響較大。

3.3.2情景預測

a.基準情景。圖3為各情景下2021—2030年中國整體制造業和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預測結果,圖4為1995—2018年歐盟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由圖3可見,在基準情景下,各行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增速緩慢,低碳貿易競爭力較低?;鶞是榫跋?2030年中國整體制造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較低,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為10416元/t,年均增長率僅為3.66%,低于歐盟1995年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16187元/t)。對于各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以及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仍將處于極低的水平,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分別為7906元/t和6523元/t,均遠不及歐盟1995年的水平(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13717元/t;橡膠與塑料制品業19733元/t)?;A金屬制品業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為3713元/t,約為歐盟1997年的水平(3825元/t)。非金屬制品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發展最快,出口隱含碳生產率達到11574元/t,略高于歐盟2018年的水平(9470元/t)。

圖3 各情景下2021—2030年中國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

圖4 1995—2018年歐盟整體制造業及高碳制造業出口隱含出口隱含碳生產率

b.低碳技術情景。低碳技術情景下各行業2030年低碳貿易競爭力預測見表3。由表3可見,低碳技術情景下,高碳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提升幅度遠高于整體制造業。橡膠與塑料制品業以及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低碳貿易競爭力提升幅度最高,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增長了29.52%,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增長了27.59%。其次是非金屬制品業和基礎金屬制品業,兩者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均增長了16%左右。整體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的提升幅度最低,相比基準情景僅提高了4.48%。由圖3各行業的情景預測也可以看出,高碳行業在低碳技術情景下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高于其他情景,而整體制造業在低碳技術情景下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卻是最低的,這說明若高碳制造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大幅度提高各行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

表3 2030年各情景下制整體造業及高碳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 單位:元/t

c.出口結構優化情景。由表3可見,出口結構優化情景下,橡膠與塑料制品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提升幅度最大。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增長了33.83%,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相比其他制造業而言,出口結構因素對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影響程度是最大的;另一方面,目前中國橡膠與塑料制品業出口的國內增加值率較低,2018年國內增加值僅占80.83%,且正以較快的速度下降,而歐盟國家為84.30%,橡膠與塑料行業出口結構優化的空間較大,若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該行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此外,出口結構情景下,整體制造業以及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也有較大的提升,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分別增長了21.71%和13.7%。但基礎金屬制品業和非金屬制品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的增長幅度較小,分別為2.82%和1.46%,這說明調整出口結構對于這兩類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d.能源結構綠色情景。由表3可見,能源結構綠色情景下,各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整體制造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提升幅度最大,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增長了51.37%,說明中國目前設定的能源結構目標可以很大程度推動整體制造業的低碳貿易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非金屬制品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相比基準情景增長了9.19%,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業、基礎金屬制品業以及橡膠與塑料制品業分別增長了5.88%、5.48%和5.14%。可以發現,雖然回歸分析中能源結構對高碳制造業的影響程度高于整體制造業,但在情景預測中,能源結構對高碳制造業的提升幅度卻小于整體制造業,說明高碳制造業能源消費綠色轉型更為困難,因此,進一步加強對高碳行業的能源管控,加快以清潔能源代替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速度,才能有效提升高碳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

e.低碳綜合情景。由表3可見,相比基準情景,各行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增速加快,低碳貿易競爭力得到較大提升。首先,整體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得到較大的提升,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將達到19190元/t,年均增長率超過10%,約為歐盟在2003年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水平(20329元/t)。其次,對于各高碳制造業細分行業,2030年橡膠與塑料制品業的競爭力仍較落后,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為11888元/t,低于歐盟1995年的水平(19733元/t)?;瘜W原料與化學制品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相比基準情景有較大的提升,出口隱含碳生產率達到12144元/t,約為歐盟2000年的水平(12737元/t)。基礎金屬制品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相比基準情景小幅度提升,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將達到為4685元/t,約為歐盟在2003年的水平(5012元/t)。非金屬制品業的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將達到14940元/t,高于歐盟2018年的水平(9470元/t)。

4 結論與對策建議

4.1 結 論

a.出口貿易加劇了中國國內的減排壓力。2018年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約是美國的5.58倍,其中90%以上的隱含碳都屬于國內排放,出口引致的碳排放在國內總排放中占比40%以上。

b.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費結構對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影響最大。能源利用效率是影響整體制造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首要因素,而能源消費結構對橡膠與塑料制品業、非金屬制品業以及基礎金屬制品業這類高碳制造業的影響程度較大。

c.實施單一調控措施對不同行業低碳貿易競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綜合調控措施對低碳貿易競爭力提升作用最明顯。低碳技術情景下,高碳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相對較快;出口結構優化情景下,橡膠與塑料制品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增速最快;能源結構綠色情景下,整體制造業出口隱含碳生產率的增速最快。

4.2 對策建議

a.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出口低碳增長。一是逐步摒棄中國制造業高碳產品出口,推進制造業從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等隱含碳量大的產業鏈低端環節,向產業鏈高端轉型;二是要充分利用能源政策導向,鼓勵支持出口企業生產和加工低能耗、高附加值產品,從源頭上降低碳排放;三是要通過出口關稅、出口配額等手段限制高能耗商品的出口,對高附加值、低能耗商品則采取更大力度的出口促進政策。

b.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要大力推進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在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代替煤炭消費;二是發展節能減排技術,圍繞新能源開發應用、工業節能減排等領域,解決一批關鍵和共性技術,建立完善節能減排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推動節能減排技術的加速進步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

c.建立異質性減排方案,促進低碳貿易競爭力提升。一是對高碳制造業要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化利用,推進燃煤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組合使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二是對于橡膠與塑料制品業,優先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快培育出口產品國際競爭新優勢,提升出口國內增加值率;三是對于其他非高碳制造業,優先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嚴格控制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擴大清潔能源的適用范圍。

猜你喜歡
競爭力
藍青松:讓競爭力武裝到牙
汽車觀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42
在校大學生兼職對培養就業競爭力的影響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未來電視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制筆(2017年3期)2017-10-18 00:49:09
開拓進取 提升設計院核心競爭力
中國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日本競爭力
服務外包提升中國新的競爭力
華人時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5:59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南風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化社會責任為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精品福利网|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午夜小视频| 99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一极毛片|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av在线无码浏览|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99在线国产| 欧美亚洲欧美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欧美中文一区|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九九香蕉视频|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成人免费一级片|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免费看美女毛片|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天堂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麻豆精选在线|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在线色国产| 91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精品国产91爱|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亚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a|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婷婷六月在线| 精品色综合|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91原创视频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