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系合同與社會規范的實驗探索

2023-08-07 20:30:07王子樂秦向東

王子樂 秦向東

[摘要] 合同的不完全性體現在社會活動的許多方面,會引起分配不均、雇用關系破裂、消極怠工等問題。關系合同引入指導原則,可以維護合同雙方一致的利益,促進雙方的合作,克服合同的不完全性。本文設計了一個實驗,以第三方對合同行為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判為關系合同的指導原則,探討這種機制在克服合同的不完全性和促進雙方的合作上發揮的作用。結果表明,第三方認為,越親社會的行為越符合社會規范。在引入第三方對社會規范的認知后,合同雙方的合作行為顯著增加,雙方更多地選擇親社會的行為,可以有效減少推諉行為。本文分析了各種社會偏好和社會規范對合同雙方決策的影響。結果表明,合同雙方的行為與第三方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具有正向相關性,內疚厭惡影響雙方的選擇。本文為關系合同的實踐提供了實驗依據,社會規范可以作為指導原則被整合到關系合同中,能夠有效促進合同雙方的合作。

[關鍵詞] 關系合同? 不完全合同? 社會規范? 社會偏好

[基金項目] 本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區域經濟多極網絡空間組織理論與實證研究”(編號為72073045)、華東理工大學中央財政專項費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王子樂,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研究方向為不完全合同理論和實驗經濟學;秦向東(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行為與實驗經濟學,郵箱:xdqin@sjtu.edu.cn。

[中圖分類號] F0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7672(2023)03-0136-13

一、 引言

在經濟活動中,幾乎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簽訂合同的雙方要預料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并在合同中清楚地寫下發生意外事件時應該如何處理,是難以實現的。合同的不完全性表現在社會活動的許多方面,造成分配不均、投資不足等社會福利損失。

新冠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合同未曾涉及的諸多問題,如海運運費暴漲、勞動力不足難以履行訂單等。在此類黑天鵝事件發生之時,合同雙方的利益可能互相沖突,雙方難以達成一致的意見。2022年以來,受疫情期間招聘大量員工線上工作、收入增長放緩、宏觀經濟潛在的衰退影響,美國高科技企業開啟多輪裁員。在美國的勞動法實踐中,企業普遍采取任意雇用制(at-will employment),即雇主有權以任何合法理由解雇員工,不需要事先通知員工,也不需要提供合同終止的“正當理由”。即使法律授予雇主這一權利,雇主一般也很少行使該權利。當埃隆·里夫·馬斯克(Elon Reeve Musk)以提高效率為由解雇了推特近一半員工時,人們對他的抗議不斷。可以看出,即使任意雇用是合法的,美國社會也認為冰冷而直接的勞資關系是不值得提倡的。社會呼吁構建長期、互利共贏的雇用合同關系。

與此相對的是,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中,企業被視為一個家庭,員工是企業這一大家庭的成員。社會鼓勵員工與企業構建緊密的關系,員工為企業付出,企業為員工提供人性化關懷。在此基礎上,長期雇用關系在我國廣泛存在。為保護廣大勞動者的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我國的長期雇用合同有助于維持穩定的雇用關系,但是當合同未事先約定的事件發生時,員工消極怠工等現象可能會出現。

針對合同的不完全性,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希望將中國社會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的“關系”納入不完全合同理論的研究中。奧利弗·哈特提出了關系合同,即構建正式的關系合同,規定共同目標,建立治理結構,從而保持合同雙方的利益長期一致,促進合作。關系合同經常用在戰略聯盟、公私合營、特許經營等高度復雜的關系體中。

一些學者認為,個人是道德的,個人愿意遵守社會規范。他們提出,社會規范可以作為指導原則被整合到正式合同中,以激勵合同雙方更加重視對方的福利。筆者認為,合同雙方在關系合同不完全的情況下被賦予自由裁量權時,應當能確定哪些行為被視為道德的、符合社會規范的。雙方可以參考被廣泛接受的、沒有利益沖突的第三方的意見。

建立關系合同有清晰性和可信性兩個難點。本文研究當合同未盡事宜發生,決策者被賦予自由裁量權時,怎樣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合同雙方對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是否達成一致。此外,本文探討第三方公認的道德行為,在面對不可預見的情況時,作為合同方行事準則所發揮的效果。

本文關注推諉行為(shirking behavior),即當合同相關方不認真履行合同義務,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時,損害了另一方的權益。推諉是長期雇用合同中的典型現象。本文擴展了規范誘導實驗,引導群體在不完全合同下知曉公認的社會規范,向合同雙方披露旁觀者認可的規范,促進合同雙方相互信任。本文以第三方對社會規范的評判為關系合同的指導原則,用實驗數據展示雙方的行為。

二、 文獻綜述

(一) 關系合同

關系合同理論最初是由伊恩·羅德里克·麥克尼爾(Ian Roderick Macneil)和斯圖爾特·麥考利(Stewart Macaulay)美國兩位法律學者提出的。不同于傳統合同理論將合同視作離散的交易,關系合同關注合同雙方的關系,即使是簡單的交易也涉及其背后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關系合同中的關系大多是由其內在價值觀和更廣泛的社會基礎維系的。有學者認為合同是“社會合作的工具”。相對于書面合同,企業更依賴社會規范和行業標準來克服不完全合同帶來的挑戰。也有學者關注非正式社會規范對合同的重要性。

一些學者將社會規范以指導原則的形式納入正式合同,加強合同當事方在遇到重大沖擊時遵循社會規范的意愿,并能繼續保持合作關系。盡管許多組織仍然依賴非正式規范,但創新導向的商業關系越來越多地依賴正式合同。正式合同能明確雙方享有的權利,從而幫助雙方保持一致。

加拿大溫哥華島衛生局和南島醫院等眾多大型組織所應用的勞務合同就是關系合同。雙方基于共同的愿景和指導原則,能夠以平等的方式討論所遇到的棘手問題,實現互惠互利。政府樂意給予住院醫生自主權,住院醫生則以患者為中心采取最佳醫療護理方案。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在正式關系合同的指導下,政府部門衛生管理人員和住院醫生有效地解決了醫生的工作時間分配問題和收入減少問題。

(二) 社會規范與社會偏好

長期以來,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都認為社會規范對行為有重要影響。然而在合同未盡事宜發生時,人們很難判斷怎樣的行為是符合社會規范的。一些學者提出了用一種激勵方式(規范誘導實驗)厘清社會規范。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根據社會規范適宜性對每個行為進行評分,當參與者的評分與絕大多數人的評分相同時,會獲得獎勵。這是一個純粹的協調博弈,在此博弈中,參與者被激勵去猜測大多數人的期望,而不是他們個人對行為的社會適當性的判斷。因而這種方法可以揭示公眾對社會規范共同的預期。雖然協調博弈有多個均衡點,但是集體認可的社會規范被視為可以在協調博弈中創造焦點。

在社會規范之外,社會偏好也被認為會影響決策者行為。有學者將社會偏好定義為人類不僅關心自己的經濟利益,也關心群體的收益。在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國家中,如利他主義、不公平厭惡、內疚厭惡、互惠等社會偏好有很大的差異。

在非正式合同中,社會規范在影響合同相關方行為上發揮核心作用,而內疚厭惡間接地影響行為。合同的選擇可以產生信號作用,普遍認可的社會規范在物質激勵之外間接地影響行為。在描述性規范不確定的情況下,內疚厭惡會影響決策者行為,不能被簡化為規范的信號效應。

本文希望通過實驗,探討當合同沒有規定的事項發生時,關系合同在克服合同不完全性、促進合同雙方合作上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以及社會規范和社會偏好對決策者行為的影響。

三、 實驗流程

實驗一共有5輪,每一輪2名參與者隨機配對組成1個小組,1人被隨機選為買方,另1人被隨機選為賣方。被試的角色(買方/賣方)是隨機決定的,在5輪實驗中保持不變。

每一輪,買賣雙方將進行交易,買方購買賣方提供的5單位產品。雙方計劃交易K產品,由買方決定交易價格 P0,其中P0∈{35,50,65,80,95,110},交易環境好的概率為60%,不好的概率為40%,計算機將在買方確定價格后隨機決定每一輪交易環境。在好的交易環境中,K產品能正常交易,買方確定價格后即成交5單位K產品。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賣方無法提供K產品,只能提供另外兩種G產品或L產品,買方重新決定價格P,其中P∈{60,70,80,90,100,110}。買方新價格披露給賣方后由賣方決定G、L兩種產品的數量(q,5-q),其中q∈{0,1,2,3,4,5},雙方以買方重新給定的價格、賣方決定的產品數量交易G產品和L產品。

本文的實驗由基準組、信息組和旁觀組構成。在基準組中,買賣雙方在執行合同的同時,對合同允許的行為進行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價。在旁觀組中,被試了解基準組中的合同設計,評價合同行為的社會規范適宜性。在信息組中,被試看到旁觀者對每個選擇的評價分布,并執行合同和評價該行為的社會規范適宜性。

基準組和信息組的實驗流程如下:

第1階段,買方決定好的交易環境中產品價格。

隨機配對分組后,買賣雙方屏幕上顯示3種產品的成本和價格,如表1所示。

買方從6個價格中決定好的交易環境中K產品的價格P0,其中P0∈{35,50,65,80,95,110}。

買方做出價格決策后,賣方的屏幕上將顯示買方選擇的價格。

第2階段,隨機決定交易環境。

在K產品交易價格被確定后,計算機隨機決定交易環境,好的交易環境概率為60%,不好的交易環境概率為40%。雙方將被告知本輪的交易環境。如果為好的交易環境,那么以買方上一環節確定的價格P0交易5單位K產品,直接進入第8階段,結算本輪收益。如果為不好的交易環境,那么進入第3階段。

第3階段,信念估計。

賣方猜測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的價格選擇(賣方對價格的一階信念),如果猜測正確,那么獲得額外的獎勵。買方猜測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賣方所猜測的價格(買方對價格的二階信念),如果猜測正確,那么獲得額外的獎勵。買方猜測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賣方的數量選擇(買方對G產品數量的一階信念),如果猜測正確,那么獲得額外的獎勵。賣方猜測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所猜測的數量(賣方對G產品數量的二階信念),如果猜測正確,那么獲得額外的獎勵。

第4階段,規范誘導任務。

被試對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的價格選擇和賣方的數量選擇,進行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評分0,1,2,3,4,5分別代表“完全不符合社會規范”“不符合社會規范”“有點不符合社會規范”“有點符合社會規范”“符合社會規范”“完全符合社會規范”。如果被試的評分與絕大多數人的評分相同,那么被試獲得額外的獎勵。

第5階段,買方決定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產品價格。

買方從6個價格中決定不好的交易環境中G產品和L產品的價格P,其中P∈{60,70,80,90,100,110}。

第6階段,賣方分配產品數量。

賣方獲知買方決定的不好的交易環境中G產品和L產品的價格,進行產品數量分配,選擇本輪要賣給買方的G產品數量q, L產品數量即為5-q,其中q∈{0,1,2,3,4,5}。

第7階段,買方獲知賣方的產品數量分配。

第8階段,結算本輪交易收益。

買方的交易收益為購買所有產品價值與產品價格之差,賣方的交易收益為賣出所有產品價格與產品成本之差。雙方屏幕上顯示交易環境好/不好,交易產品的名稱、價格和數量,雙方本輪交易收益。收益結算后本輪結束,開始下一輪的匹配。

第9階段,展示收益。

計算機隨機抽取5輪中的一輪收益作為被試參與實驗的收益。

在信息組中,被試可以看到旁觀組中第三方對合同允許的各個價格和各個價格下數量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的分布,如圖1和圖2所示。

實驗的編程和運行通過oTree來完成,實驗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共招募404人,實驗持續約90分鐘,平均收入是92.5元。實驗各組場次和參與人數如表2所示。

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G產品對買方有利,而L產品對賣方有利。與好的交易環境中的K產品相比,無論賣方提供哪種產品,買方的收益均低于好的交易環境中的收益。在此實驗中,較低的價格P對買方有利,而不利于賣方;在買方給定新價格后,賣方提供較低數量q的G產品對賣方有利,而不利于買方,即此時合同雙方產生了沖突。與此同時,G產品帶來的社會效益更高(175-55>120-40)。更高的P和更高的q可以被視為更親社會的選擇。賣方選擇L產品時,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時更大限度地降低了買方的收益。這與雇用關系中的推諉行為類似。

四、 假設與檢驗

(一) 行為假設

假設1:買賣雙方是完全理性人,僅在意個人利益。

買方是先行決策者,買方在好的交易環境、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給出的價格,取決于他對賣方行為的估計。如果買方認為賣方是完全理性和自私自利的,即賣方在價格給定的情況下,只會提供最低數量的G產品,買方將給予最低的價格。賣方作為行為跟隨者,看到買方提供的最低價格,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慮,將給予最少數量的G產品。在這一假設下,我們可以預測基準組和信息組的價格和數量:P0=35,P=60,q=0。

假設2:買方有公平的偏好。

不公平厭惡者關心的是總收益的相對公平份額,即應當將總收益按照決策者的數量平分。?譺?訛在本文的實驗參數設置下,G產品的價值和成本分別是175和55。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如果買方偏好公平,那么買方給出的價格應使雙方平分社會剩余,即買方給出的價格應為115。在實驗設置的6個選項下,我們可以預測基準組和信息組的價格:P=110。

假設3:賣方有互惠的偏好。

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賣方的互惠效用來自買方給予賣方的價格高于賣方參考價格的部分與買方交易中獲得的效用之乘積,即賣方做決策時將同時考慮自身獲得的價格與買方獲得的效用。?譹?訛在本文的實驗設計下,基準組和信息組中q與P可能存在著正向相關性。

假設4:關系合同下買賣雙方的決策受第三方公認的社會規范影響。

越親社會的行為被認為越符合社會規范,越自私的行為被認為越不符合社會規范。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越高的價格和越多的G產品的數量是符合社會規范的。一些學者認為,個人是傾向于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的。可以預測,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在信息組中會給出比基準組更高的價格,信息組中買方的價格與旁觀組中第三方對價格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價存在正相關關系;與基準組相比,賣方在信息組中會給出更高數量的G產品,信息組中賣方的數量選擇與旁觀組中第三方對數量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存在正相關關系。

假設5:關系合同下買方有內疚厭惡的偏好。

當決策者認為他讓合同的對方失望的時候,他會感到內疚。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給出的價格低于他對賣方預期價格的期望值時,會產生內疚的心理。信息組中買方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的價格P與他對價格的二階信念存在正相關關系。

假設6:關系合同下賣方有內疚厭惡的偏好。

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信息組中賣方提供的G產品數量與其對G產品的數量的二階信念存在正相關關系。

(二) 假設檢驗

1. 假設1檢驗

表3顯示了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買方在兩種交易環境中給出的價格的分布比例。結果顯示,在好的交易環境中,基準組中提供最低價格(P0=35)的買方比例(41.5%)最高,但是大多數買方(58.5%)提供的價格都高于最低價格;信息組中大多數買方(76.9%)提供的價格都高于最低價格。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基準組中買方提供的價格高于最低價格(P=60)的比例為58.7%,在信息組中該比例為75.1%。

對基準組和信息組分別進行t檢驗,結果都拒絕了買方是完全理性的,僅在意個人利益這一假設(H0:P0=35,p>0.1;H0:P0=60,p>0.1)。

表4顯示了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基準組和信息組中的賣方提供G產品的數量的分布比例。在兩組中分別進行t檢驗,結果都拒絕了賣方總是給出最少數量G產品的假設(H0:q=35,p>0.1)。

2. 假設2檢驗

對基準組和信息組分別進行t檢驗,結果都拒絕了假設2 (H0:P=110,p>0.1)。表5顯示了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在好的交易環境中的價格P0給定后,買方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給出的價格P的分布比例。結果顯示,買方在好的交易環境中給出高的價格時,有更大的可能性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給出的價格也高。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P與P0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是0.4283(p<0.01)和0.6304(p<0.01),同樣拒絕假設2,即未發現買方在給出的價格上有公平的偏好。

3. 假設3檢驗

表6顯示了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在給定買方的價格時,賣方提供G產品的數量的分布比例。結果顯示,賣方提供的G產品的數量與P正相關。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G產品的數量與P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是0.558(p<0.01)和0.412(p<0.01)。檢驗結果不能拒絕假設3,即賣方有互惠的偏好。

4. 假設4檢驗

表7和表8分別顯示了旁觀組對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的價格P和給定價格下各數量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的均值。這些結果與此前的研究相同,即越親社會的行為(在本文實驗中表現為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給出高的價格、賣方在給定價格下給出多的G產品數量),被視為越符合社會規范的。

表9和表10分別呈現了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給出的價格與旁觀者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的變量解釋和回歸結果。表10的第2列顯示,信息組中,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買方給予的價格與第三方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判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453,p<0.01),第3列的Probit估計(0.311,p<0.01)進一步證實OLS回歸的結論。結果表明,買方給出的價格受社會規范的影響,買方愿意采用被視為符合社會規范的價格。

如表10所示,我們對賣方G產品的數量與旁觀者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進行回歸。在表10的第4列和第5列中,第三方對買方給定價格下該數量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均值的系數(0.195,p< 0.01;0.225,p<0.01)證實了賣方的數量選擇與第三方的社會規范評判有正相關關系,即賣方愿意提供符合社會規范的G產品數量。此外,表10的回歸結果顯示,買賣雙方行為受社會規范的影響。

5. 假設5檢驗

在表10的第2列和第3列中,買方對價格的二階信念的系數(0.333,p<0.01;0.03,p<0.01)表明,買方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給予的價格與其對賣方預期價格的估計有正相關關系,即不能拒絕假設5,買方存在內疚厭惡的偏好。

6. 假設6檢驗

在表10的第4列和第5列中,賣方對不好的交易環境中G產品數量的二階信念的系數(0.701,p<0.01;0.628,p<0.01)證實了在不好的交易環境中賣方提供給買方的G產品數量與其對買方預期數量的估計有正相關關系,即不能拒絕假設6,賣方存在內疚厭惡的偏好。

五、 結論

針對如何促進各方的共識和合作,本文的機制設計不同于此前的研究,如使用道德呼吁、增加監督者角色、回顧道德或不道德行為、簽署承諾、口頭提醒。

本文通過實驗獲知了第三方對合同未規定事件發生時,合同允許的范圍內合同雙方各行為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并進一步向合同雙方披露了第三方對行為適宜性的評判情況,以認可的社會規范模擬關系合同中雙方認可的指導原則。第三方認為,越親社會的行為越符合社會規范,即買方給予賣方高的價格,賣方提供符合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產品。在引入第三方對社會規范的認知后,合同雙方顯著增加合作行為,更多地選擇親社會的行為,有效減少推諉行為。

本文分析了社會偏好和社會規范對合同雙方決策的影響。在基準組和信息組中,合同買賣雙方均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完全自利的偏好,兩組中買方沒有表現公平的偏好,而兩組的賣方則有互惠的傾向。實驗引入的第三方認可的社會規范,對信息組買賣雙方的行為都有顯著的影響。買方愿意采用被認為是符合社會規范的價格,賣方的數量選擇與第三方的社會規范適宜性評分有正相關關系。合同雙方的決策行為受他們對對方預期結果的二階信念的影響。本文的實驗結果證實了內疚厭惡機制的影響。

本文為關系合同的實踐提供了實驗依據,被廣泛接受的社會規范可以作為指導原則,被整合到關系合同中,有效促進合同雙方的合作。

(責任編輯:亞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电影网|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男人天堂伊人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网|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99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a级片|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a| 色国产视频| 91精品网站| 9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综合亚洲网| 国产不卡网| h视频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伊人欧美在线|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找国产毛片看| 伊人网址在线| 色噜噜中文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欧美精品啪啪|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色香蕉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久久99国产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99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18禁|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